跨国企业出具对国外口径的财务报表时应注意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口径论文,财务报表论文,跨国企业论文,时应注意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准备和已经在海外上市,另一方面由于受亚洲市场的活跃及亚洲市场的人力资本低廉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工厂,这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令人关注的趋势。
由于受到不同国家会计制度和法规的限制、约束,不论是国内公司需要赴海外上市,还是已经在海外上市公司需要在国内设厂的,都需要面对不同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转换问题。不同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转换一般都会涉及会计期间变换、币种折算和不同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信息折算等三大类问题。
一、关于会计期间变换
问题形成的原因
各会计要素核算特点与不同会计准则会计期间要求不同是导致企业在出具不同会计期间口径报表时需要做相应调整的原因。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主要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时点数据,反映在某个时间点企业的经营状况。而收入、费用属于时期数据,反映企业在某个时间范围内的经营业绩。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期间划分的不同,对时点数据没有影响,对于时期数据确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章第六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也就是说在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的一个会计年度均为从每年的1月1号开始,12月31号截止。而在欧美国家的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期间的划分并没有严格规定,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特点或上市的时间等自行规定。一般用的比较多的是4月1号到次年的3月31号,或者7月1号到次年的6月30号等,称为财政年度(Fiscal Year)。
在处理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期间划分不同的问题时,需要根据会计期间的划分对收入和费用类时期数据作相应的转换。如某家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母公司财年为4月1号到次年的3月31号,该企业一到六月份的收入为3000万,其中四到六月份的收入额为1000万,按母公司口径出具会计报表时本财年的收入额就应为1000万。
解决方案
由于目前财务数据基本上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因此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均为在计算机管理下的实现方案。
实现步骤为:
1.在系统中设置另外一个用于出具对母公司财年口径的账簿。
2.将中国财年核算的财务数据通过映射关系把月发生额映射到母公司财年口径的账簿中。
3.在母公司账簿中,根据母公司的要求出具各种财务报表。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财年口径不同的原理和解决方式虽然简单,但是这些内容都离不开计算机系统的支持。因此涉及跨国业务的企业在选择计算机系统时也需要充分考虑这部分因素。
二、币种折算
关于币种折算
根据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按国外要求口径出具报表的企业需要根据相关的折算要求将人民币的会计报表折算为对应的外币报表。
外币折算的相关规定
资产、负债类科目采用期末汇率
收入、费用类科目采用期间的平均汇率
所有者权益科目(除期末未分配利润外)按历史汇率折算
解决方案
币种折算原本是件复杂的工作,需要按不同的汇率对不同的会计科目进行折算,现在有了计算机的辅助,币种折算的工作也变得简单起来。
沿用前面的管理模式,我们已经把人民币核算的会计系统按照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后,映射到国外口径的账簿中。在系统中需要设计外币折算差异科目用于归集会计科目用不同的标准折算后的差额。
币种折算后需注意的问题
根据外币报表折算公式,我们通过对科目的期末余额进行折算来反映在某个时间点,用外币计价的企业价值。由于汇率的波动,我们在反映企业外币价值的同时会对企业当月发生额的统计产生偏差。
如以上面提到的企业为例,母公司需要根据报表统计子公司的月固定资产变动情况。11月份子公司的固定资产价值100万,假设期末汇率为10,折算为10万美元。12月份子公司并未采购固定资产,而这时汇率变为8,折算为12.5万美元。这时反映出来的12月资产变动数额应为2.5万美元。
这是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并非资产变动产生的,在定制相关报表时应注意并予以调整。
调整公式:
科目的当期发生数=截至本月底的科目原币余额×本月折算率-截至上月底的科目原币余额×上月折算率
三、会计准则差异调整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对会计准则的要求不同,在对外出具报表时,根据不同会计准则调整财务报表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了。
关于会计准则
发达的市场经济,成熟的证券市场离不开完善的会计准则,从世界不少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来看,会计准则具有相当的法律效力,它实际上是各国的一种“准法律”,在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和报告方面具有强制约束力。会计准则由准则、方法和程序所组成。既包括指导性原则,也包括具体的方法和程序。例如,哪些经济资源和经济债务应以资产和负债入账,入账的资产和负债及其变动应如何计量等。
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简称GAAP,如中国会计准则,被称为PRC GAAP,美国会计准则称为US GAAP。公认会计原则不仅是企业会计人员记录、汇总会计数据和编制会计报表所必须遵循的,也是审计人员审核企业会计报表的依据。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各国通行会计准则间的主要差异
随着国际经济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便于外国资本进入我国,同时也便于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必然要求我国在会计上向国际靠拢。其实,我国在会计准则制订方面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国于1990年就开始起草有关会计准则方面的草案,迄今为止已正式发布了多项具体会计准则,还有些会计准则正在酝酿颁布中,可以说,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在与国际会计准则(IAS)接轨方面已驶入了快车道。
与IAS相比,我国会计准则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数量不足。国际会计具体准则已达40来项,我国只有其三分之一左右。
二、信息披露广度不足。例如我国的会计准则缺乏通货膨胀下的相关规定以及职工福利及退休金方面的财务信息。
三、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我国已经颁布的会计准则有:存货、非货币性交易、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调整、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投资、收入、建造合同、无形资产、租赁、或有事项、借款费用、债务重组和财务报表的列报等15项。
一般的抵消业务
由于各国会计准则各有不同,在这里无法一一详述。在报表合并中,除了账簿合并教材中提到的项目外,一般涉及会计准则差异的报表调整还可能有以下一些项目:
资产负债表:
1.固定资产认定调整。
2.商誉和无形资产认定差异的调整。
……
损益表:
1.固定资产折旧差异调整
2.商誉和无形资产摊销差异调整。
……
四、结论
综上所述,跨国企业在面对不同会计准则出具报表时需要认真考虑会计期间的变更,币种的折算和涉及会计准则差异的调整三方面的因素。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只是从作者工作中得到的一些启示和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由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国家间会计准则规定不同,在涉及会计准则差异调整部分只能列举较为典型的例子作为说明,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文献。
从另一个方面考虑,尽管需要按国外会计制度要求出具报表的企业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仔细研究会计制度间的差异,合理设计会计科目结构和理清各法人实体间的组织关系对出具优质的会计报表非常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跨越不同会计准则出具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会计期间变更、币种折算、报表合并和差异调整只是报表工作的一部分,实际操作中还会涉及企业与财务报告信息相关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各个方面。如所有操作层面的控制,销售管理、采购管理、项目管理、人事管理等;财务结账和财务报表出具过程的控制;IT总体控制和应用的控制等。
为了规范企业的内部操作流程,满足境外投资者的要求,建议企业采用下列做法:聘请专业机构咨询;与外部审计师密切沟通,及时获取控制要求和标准;建立内部流程改进制度,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