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016年:我国耳针相关著作统计分析论文

2006年~ 2016年:我国耳针相关著作统计分析

李迎斌1,努 娜2

(1.天津中医药大学 图书馆;2.天津中医药大学 保康医院,天津 301617)

摘 要: 作者对2006年~2016年出版的耳针相关著作进行了统计,包括著作形式的统计、著作地域分布的统计、耳穴刺激方法统计。通过分析,作者认为近十余年来我国耳针方面内容著作有所欠缺,且2013年开始,耳针专著的出版发行有所降温;著者对耳穴刺激方法的关注主要集中在13种方法上,耳穴刺激方法的标准化仅涉及其中4种方法,标准化的道路还很长;且耳针这一针灸学的独特领域对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影响势微。

关键词: 耳针;著作;耳穴刺激方法

耳针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领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根据当前文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最早的全方面介绍耳针相关专著是上海市耳针协作小组编著的《耳针疗法选编》1959年出版,河北省中医研究院编著的《耳针疗法》1959年出版,至今已经有60年了。这么多年来,我国学者展开了全面的研究与思考,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态势,从出版的著作数量和研究的深入程度来说,也为我国占领耳针国际标准的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著作形式的统计分析

1.1 年度统计

根据天津图书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超星图书馆等多种渠道,2006年~2016年的不完全统计,共有132部耳针方面内容著作出版发行,特别指出的是,上述统计著作包含了耳针操作规范方面的,仅提及耳穴但未涉及耳针操作规范的未统计在内。由表1可以看出,2006年~2016年期间,每年都有耳针著作出版,尤其是2006年有20本,2012年最多有30本。

中国在灌排领域,特别是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的经验和技术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这必将为改善全世界灌溉农业生产条件和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表 1 2006年~ 2016年年度出版统计

1.2 作者的形式分类

在统计的132部著作中,独著著作共10部,占8%;合著著作共122部,占92%。独著是这本著作由作者独立撰写的,出版著作耗时长,写作难度也比较大,要求对相关领域知识的全面掌握,更能体现个人能力与独到见解。如郭长青于2007年学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微针疗法》,王富春于2011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针法医鉴》。

1.3 按著作的编排形式分类

这一时期,著作数量上呈现不同阶段的变化,形式上也有多样化。除了纯理论研究著作外,还有其他多样的形式。

1.3.1 教材。一般书名上包含“教程”、“学”,有的还冠以“国家规划教材”等等。如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14年石学敏、王拥军编著的《针灸推拿学高级教程》,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刺法灸法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9年王富春主编)。在统计的著作中,教材总数目为22本,占总量的17%。

(1)铣刨原水泥稳定基层。采用小型凿面机及铣刨机对原基层毁坏路段进行铣刨。在铣刨过程中,应控制铣刨的深度,尤其是桥头处铣刨深度,要求路槽壁密实且无褶皱[2]。开槽后应及时清理,用空压机将灰尘吹净,而后马上进行下一步工作,完成防水材料的铺设,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降雨,应用防水材料将未铺筑路段覆盖,避免进水,同时用多余铣刨料在路面坡脚位置设置临时挡水墙。若有积水进入路槽内,应用虹吸管将槽内积水吸净,并用空压机吹干。

1.3.4 图谱著作。在统计的著作中,图谱著作总数目为12本,数量最少。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由齐昌菊、李荣华编著的《中医针灸适宜技术简明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周幸来、周举编著的《望耳诊病与耳穴治疗图解》。

1.3.3 工具书。工具书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系统汇集耳针方面的资料,并按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供查询。如学苑出版社出版由朱恒燕编著的《常见病针灸治疗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由何天有编著的《实用针灸临床手册》,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张梁编著的《人体反射区使用图册:家庭实用手足耳反射区保健指南》。在统计的著作中,工具书总数目为63本,接近总数目的48%。

1.3.2 丛书。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往往是一个专业群体呕心沥血的结晶,是一个学科标志性的专著。如贺普仁出版的《国医大师贺普仁针灸心法丛书》,于201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共5本,分别是《针具针法》,《灸具灸法》,《针灸治痛》,《针灸歌赋临床应用》和《针灸三通法临床应用》。在统计的著作中,丛书总数目为35本,占总量的27%。

2著作地域分布的统计

2.1 主要出版机构

依照出版社出版数量的多少,对出版社进行了一项排序,见表2,出版著作数量大于5部的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总数的67%,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分列1~5位。数量排名前5位的出版社均为核心出版社[1],体现了该出版社在耳针领域的权威性,前6名出版社地址均在北京,说明了北京是我国出版行业聚集地,相关出版机构对耳针领域专著也较为重视,且作者也更倾向于将著作在核心出版社出版发行。

表 2出版机构与出版地的著作数量统计

2.2 出版地的数量统计

试验数据分析在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DPS)(唐启义等,1997)上进行,经DMRT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评价药效[2]。

3耳穴刺激方法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2]中仅对4种耳针操作方法(耳穴毫针法、耳穴压丸法、耳穴埋针法、耳穴刺血法)进行了规范定义,其他方法并未制定标准,命名仅仅是沿用约定俗成的命名方式,并且部分方法存在多种命名,如耳穴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法[3],耳夹法又称耳穴压迫法[4],耳穴激光照射又称光针法[5]等等。故在耳针施术方法的规范化上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2006年~2016年期间出版著作中论述的耳穴刺激方法共24种,此段时期论述频次较高的耳穴刺激方法13种,分别是:耳穴压丸、耳穴毫针、耳穴刺血、耳穴埋针、耳穴电针、耳穴按摩、耳穴穴位注射、耳穴灸法、耳穴磁刺激,耳穴激光照射、耳穴药物贴敷法、耳夹法、梅花针法。这些方法因其施术简便易行,是临床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也是学者广泛关注的操作方法,使得上述方法广泛传播。

众多著作中论述频次较低的耳穴刺激方法11种,分别是:耳穴电刺激、放射性同位素疗法、割耳敷药法、超声耳针、耳穴震荡法、割治法、熨耳法、吹耳法、滴耳疗法、割治法、耳穴综合疗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较少采用,但也有其研究的价值,采用的特殊材质、特殊是对常见方法的有益补充,对某些患者不适宜采用常见方法,可尝试采用这些方法。对上述11种方法进行论述的著作,读者可参照表3中著作查找相应耳穴刺激方法。

(1)训练集:使用第6届“泰迪杯”数据挖掘竞赛的train_data_sample数据集、train_data_complete数据集与百度WebQa数据集中me_train数据,共计92万条数据。在实验时,选取不同数量数据集进行训练并进行对比。

表 3 11种论述频次较低的耳穴刺激方法相关著作统计

论述耳穴刺激方法数量在10种以上的著作共20本,其中工具书14本,丛书4本,教材1本,图谱1本,如表4所示。显见,表4中著作大部分为综合性著作,作者均为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出版机构也是大部分出自核心出版社[1],出版机构在出版发行把关上更为严格。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呵护和保障。法治能够给民营企业一个稳定的预期,只有在产权保护、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才会踏踏实实发展实业,民营经济才有机会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

表 4论述耳穴刺激方法数量在 10种以上著作统计

4著作统计结果分析及透视

耳针施术方法超过20种,操作方法众多,已实施的耳针操作规范仅对4种方法进行了标准化制定,且已过去整整十年,对于大部分的施术方法的标准化操作规范亟待制定,目前的形势并不能适应我国耳针事业的发展;同时耳穴施术方法异名普遍存在,这对于耳针向世界推广不利。随着时代发展,旧有的标准体系也需仅跟时代,标准化道路还很长[6]

近年耳针方面内容著作欠缺。表1发现2012年后出版的耳针方面内容著作欠缺,这与现阶段其他国家争相争夺标准制定主导权的情形不相符,在某一侧面说明国内在此领域研究有所降温。另外,耳针是一门传统学科,专著作为专业学科的引领性文件,汇集了专家学者多年的智慧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没有合适的著作引导行业发展,对国家对此领域研究给予的关注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导以及人才的培养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不能不引起行业人士的警惕。

此段时期,从耳针方面著作所在城市分布来看,以北京最为集中,占总数的73%,反映出北京是该领域出版行业的先锋,它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2006年~2016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期间出版的耳针方面132部著作都可称之为这一时期的佳作,是大批学者长期的研究实践的潜心力作,通过梳理发现大部分作者工作所在地集中在中部东部,尤其是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西部地区鲜少见著,①是因为西部地区主要为少数民族聚集地,众所周知针灸方面文献大部分为汉字,历来受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字的限制,耳针在西部地区的发展较为缓慢,民众接受度不高;②也是受政策方面的局限,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医学,政策上更倾向于发展少数民族医学,这也都限制了耳针在西部地区的发展。

2006年~2016年共出版耳针教材著作22本,平均每年2本,相较于工具书的出版量明显偏低,对我国的医学院校来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根本准则,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材获取专业知识,教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成效。对耳针的学习需要综合大量的著作和文献,参考教材的缺失,会使得学生转而投向其他书籍,但编纂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证,这对于人才培养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对于耳针标准的建立,耳针标准的国际化同样带来了弊端。

耳针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它的施术方法的数量直接影响着未来耳针发展的前景。综上述不难发现,施术方法数量较多的著作出版全部集中在2012年前,此时期后出版的著作所述施术方法只占全部施术方法的一少部分,学者们不再将部分施术方法体现在著作中,这与在其实践临床应用较少有关,也受限于施术条件和患者个体情况,未来一部分的施术方法将会鲜少采用。

5结束语

综上,耳针相关著作在2006年~2016年期间总体数量较低,这与其独特的专业性有关,关注度不高,也与操作方法的适应性有关,在今后我国应加大出版力度,在政策上鼓励相关学者编纂耳针方面著作,在耳针施术方法的推广上着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且加大在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和推广力度。

关于碑学对于隶书发展的影响,张同印[17]指出,清代隶书的复兴和碑学密切相关。清代隶书的复兴既是书法自身发展的结果,又有着广泛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晚明豪放书风虽然是帖学内部的变革,但已在审美思想上开启了清代书学思想转换的思潮。帖学的衰落促使清初的有识之书家进行新的探索,因而出现了隶书的复苏;文物的大量出土,金石考据学的兴起,以及在此基础上碑学理论的创立,极大地促进了隶书创作的繁荣,从而迎来了清代隶书的全面复兴。

[参考文献]

[1] 李李.22大类核心出版社测定——基于武汉卷藏统计数据[EB/O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190121.1112.004.html,2019-04-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GB/T21709.3-2008)[S].

[3] 郭长青,刘乃刚.耳穴诊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周幸来,周举.望耳诊病与耳穴治疗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 杨兆民,董勤,周静珍.耳针疗法治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 卢文辉.中国针灸标准研究进展[A].中国针灸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

收稿日期: 2019-04-23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计划编号20170322-T-468。

作者简介: 李迎斌(1981- ),男,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数字化图书馆。

努娜(1991-),女,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病的机制及针灸标准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9)16—0151—03

标签:;  ;  ;  ;  ;  

2006年~2016年:我国耳针相关著作统计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