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与清末民初军衔制度的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初论文,军衔论文,清末论文,制度论文,袁世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E296.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5)04-0111-08 军衔制产生于15世纪的法国,清末民初被引进中国。在军衔制引进过程中,袁世凯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军衔制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失误。他授予的将军军衔数量过多,频率过高,对军衔制度造成了严重损害,也对北洋军的管控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此前,学界对此关注较少,①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袁世凯在军衔制度引进、实施中的贡献和失误进行梳理。 一、袁世凯对军衔制度引进的贡献 甲午战争以前,清廷的军事变革已进行了30多年,洋枪洋炮虽然被普遍采用,但军队管理仍然沿用了传统武职体系,以致“将骄兵惰,相习成风,弊窦丛生,几至不可究诘”②。甲午惨败后,清廷痛定思痛,开始仿照西法编练新军,军衔制度也被逐渐引进过来。 清廷引进军衔制的用意有三:一是改变重文轻武的弊端:“国家设立武备,原欲折冲捍卫,其责并不轻于文臣。有明之季,文臣用事,武备废弛,疆圉孔棘,国事遂不可为。此皆重文轻武之弊,不可不引为殷鉴。”③二是鼓励尚武精神:“近者朝廷锐意自强,屡奉诏书,振兴武学,海内人士,靡然从风。其自将弁武备各学堂毕业及游学回国诸生,肩背相望于道……而其进身之途,仍不外乎千把末秩无足轻重之官,其谁不废然而自沮乎!”④三是改变军官使用混乱局面:“中国自军兴以来,保举冗滥,或以记名提镇降充末弁,或以候补千把骤膺统将,官职既悬殊,名器不无淆杂。今方整饬营伍,宜以官配职,裨无参差,明定等级,以举其纲,简订章程,以张其目,庶寓鼓舞变通之意于整齐划一之中。”⑤ 在军衔制度引进过程中,袁世凯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洋陆军是按照西法编练而成,编制和军官名称都与众不同。为了明确各级军官在武官系统的地位,袁世凯于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呈递了《改设武职员缺片》。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明确各级军人的阶秩:“全军总统一员,秩仿提督;两镇翼长二员,秩仿总兵;四协统领四员,秩仿副将;步队八标统带,秩仿参将;炮马队四标统带,径隶两镇,秩亦仿副将;两翼参谋官四员,各标帮统十二员,及步、炮、马各管带三十八员,秩仿游击;工程、辎重四营管带,亦径隶两镇,秩仿参将;四协参谋官八员,各营帮带四十二员,秩仿都司;各标参谋官十二员及队官一百六十五员,秩仿守备;各队长一百六十五员,秩仿千总;各排长四百四员及各标令旗官十二员,秩仿把总。”⑥二是明确了各级军官的任职资格:“营内副将以下,遇有调补,必须在新设实缺人员及武备学堂出身者考核选拔,不得以未娴武备之员掺杂补署,以杜侥幸干进阘茸充数之弊。”⑦三是明确了各级军阶的晋升年限:“现系各职曾习武备人员,准其按升衔品级借补武职,或以原官借署。其武职原官较卑者,亦准试署大缺,如果称职,按三年升转一阶,当品即止。”⑧袁世凯的建议得到了清廷认可。由于各级职衔所对应的阶秩比较高,故各级新军军官的政治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十四日(1904年12月20日),由袁世凯主导的练兵处又订定了《新军官制》,把军官的阶秩分为三等九级,并明确了每等武职所对应的品阶:“上等军官有三,第一级曰正都统,秩视提督,阶从一品;第二级曰副都统,秩视总兵,阶正二品;第三级曰协都统,秩视副将,阶从二品。中等军官有三,第一级曰正参领,秩视参将,阶正三品;第二级曰副参领,秩视游击,阶从三品;第三级曰协参领,秩视都司,阶正四品。下等军官有三,第一级曰正军校,秩视守备,阶正五品;第二级曰副军校,秩视千总,阶正六品;第三级曰协军校,秩视把总,阶正七品。”⑨至此,清廷的军衔制前进了一大步,新军军官的政治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1905年9月),为了“矫人情积轻之习,使文武渐近同科”,“挽营员越次之风,使名实不甚相远”,⑩练兵处又订定了《陆军人员补官体制摘要章程》,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明确了军佐的军衔:“经理饷械、医务、法律等员,是曰军佐。所司事务,重要且繁,必各有专门之学,始能胜任,与军官事同一体,其品秩官阶亦应相似,惟以官名之首,冠以同字,以示区别。拟按现设军职之大小,分别授予同参领以下各官。”(11)这对新军的专业化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明确了授衔资格。一是现任军官授予三等实官,必须同时满足“陆军学堂出身暨曾带新练队伍资及三年、谙习训练、通解兵学”(12)等4个条件。二是对在陆军供职人员予以区别对待,“或由陆军学堂出身,或久带新练队伍之文官,或久带新队粗通文理之武官,品学阅历均能及格者,准其按现充军职,授以新制相当之官。次者递降补授,以二级为止。再次者,只给相当或降级之官衔。如久带新队识字无多之武官,只可给予官衔,不得授以实官。”(13)这些规定有利于学堂出身的新式军官的晋升。 第三,明确了各级军衔的授予程序:“上等第一级、第二级军职,均由练兵处会同兵部,请旨简派。自上等第三级至中等第二级各军职,由督练各督抚具奏,暂行委充,俟练兵处考核相符,再行覆奏准其充补。中等第三级以下各军职,由督练各督抚咨明练兵处委充,由练兵处汇案具奏咨报兵部。”(14)这就是说,各级军衔的授予权虽然掌握在皇帝手中,但中下级军衔的推荐权是由练兵处掌握的。 第四,明确了各级军衔的待遇。一是终身享有俸饷:“新设此项官阶,永无候补名目,或带领军队,或办理各项兵事,一经奏准补授,均为实任官。按其官阶给以官俸,按其军职给以薪公。除因案革斥不计外,其供职年久例应退休人员,亦得食减成俸饷。”(15)二是转任相等品级文官:“实授正参领以下,各在营供职计足十五年后,倘筋力渐差,不便行伍,而学术优裕通达治理,其精神尚能任事者……准以对品文职分别奏请简用、选用。”(16)这在官场上无疑具有莫大的诱惑力。 民国建立后,军衔制有了进一步完善。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军士制服令》,将全部军衔分为6等14级。高级军官为将校(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中等军官为领(大领、中领和少领),初等军官为尉官(大尉、中尉、少尉),军士两级(一等目兵、二等目兵),兵两级(一等兵、二等兵),另有额外军官一级。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又公布了《军官佐士兵阶级表》,一是将士和兵的军衔分别增加为三级(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二是修改军官的军衔名称,上等军官改称将军(大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中等军官改称都尉(大都尉、左都尉和右都尉),初等军官改称军校(大军校、左军校和右军校)。 袁世凯政府更加重视军队建设,先后公布了《陆军官佐士兵等级一览表》(1912年8月)、《海军官佐士兵等级表》(1912年10月)、《陆军官佐补官暂行章程》(1912年9月)、《陆军官佐补官令》(1914年10月)和《陆军官佐补官令施行细则》(1915年8月)、《海军军官进级条例》(1914年12月)、《海军军佐进级条例》(1915年11月)、《海军官佐进级条例施行细则》(1916年3月)和《海军士兵进级规则》(1915年11月)等文件,对各级军衔的任职资格、晋升年限和推荐、考核、授予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至此,我国的军衔制度正式确立。 与清末相比,民初军衔制的进步性表现在:一是各级军衔采用了将、校、尉等国际通用称谓;二是按兵种不同,将校官和尉官的军衔分为步兵、骑兵、辎重兵、炮兵、宪兵等不同类型;三是军佐军衔更加明晰:“军佐与将官同等官只有二级,与校官、尉官同等官仍各分三级”(17);四是把士和兵的军衔等级分别确定为六等(上士、中上、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五是设立了准尉衔,为优秀士兵晋升为军官铺平了道路。这些做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军队的专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对遏制各地都督专权也有一定效用。 二、袁世凯在军衔授予方面的失误 在清末民初军衔制的引进和完善过程中,袁世凯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军衔制度的施行过程中,他始终把军衔制度当做收买人心的工具。在清末,他利用职务之便,提拔了一大批忠于自己的中下级军官,导致了清廷对北洋军的失控。在民初,袁世凯仍将笼络人心当作统治国家的第一要务,大肆封将授衔,对军衔制造成了诸多损害。 1.授予的将军军衔数量过多 根据《陆军官佐士兵等级一览表》规定,民国初年的将军军衔包括上将、中将和少将三等,能获得上将军衔的有中央军事部门的总长和各军军长,能获得中将军衔的是中央军事部门的次长和各师师长,能获得少将军衔的是中央军事部门的局长、各旅旅长和军校校长,总数不应该超过300人,但袁世凯执政期间,授予的将军军衔有1672个,其中实衔1101个,荣誉衔571个。 第一阶段是1912年9月7日至1912年底。在此期间,袁世凯授予的将军军衔达579人次,其中实衔456人次,荣誉衔共123人次,具体情况如下表(18): 在这期间,袁世凯对将军军衔的授予是比较公允的,获得上将军衔的分别是黄兴、黎元洪和段祺瑞等人,获得中将军衔的既有袁世凯的老部下何宗莲、李纯、曹锟等人,又有两湖集团的孙武、蒋翊武等人,还有革命派的蒋作宾、黄郛、柏文蔚、蔡锷等人。 第二阶段是1913年上半年。此前陆军部提出了停止补授将军军衔的建议。这个建议具体内容是:“窃维上等官佐体制较崇,虽铨授之始不妨从宽,而名器攸关,未容或滥。若非酌定停止日期,略与限制,则滔滔不竭,纷至沓来,何以杜冒滥而昭核实?兹拟定补授上等各级陆军官佐限于本年阳历十二月三十一日截止……其有应补上等各级陆军官佐人员,务于期限内赶报到部,以凭核办。”(19)这个建议显然引起了袁世凯的重视,故授予的将军军衔大为减少。即便如此,他授予的将军军衔仍有有134人次,其中实衔有74人次,荣誉衔60人次。具体数量如下表(20): 第三阶段是1913年下半年。由于刚刚镇压了“二次革命”,需要论功行赏,故袁世凯授予的将军军衔明显增多,共429人次,其中实衔253人次,荣誉衔176人次。具体情况如下表(21): 第四阶段是1914年和1915年。这两年,由于政局基本稳定,军人立功的机会较少,袁世凯授予的将军军衔也明显下降。具体情况如下表(22): 第五个阶段是1916年前3个月。由于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授予的将军军衔又多了起来,共授予将军军衔77人次,其中实衔42人次,荣誉衔35人次。具体情况如下表(23): 自此,袁世凯授予的将军就达到了1672人次,其中实衔1101人次,荣誉衔571人次。此后,封将授衔虽然没有停止,但无法辨别是否与袁世凯有关,故未做统计。那么,当时需要这么多的将军吗?根据《洪宪帝制前后中央及各省军费预算表》(24)统计,洪宪帝制前后,全国军队共有25个师(含2旅)、29个混成旅,3个步兵旅和1个骑兵旅,外加1个混成团、1个骑兵团、17个步兵团、23个步兵营以及甘肃新建军13营,新疆陆军29营,安徽安武军37营,巡防营260营。根据军衔与军职的对应关系,全军有资格授予中将的只有25个师长和中央军事部门的次长,有资格授予少将的只有84个旅长和陆军部、海军部、参谋部的司长和局长以及军校校长,据此推算,有资格获得将军军衔的不该超过300人。而袁世凯授予的将军军衔竟然多达1672人次。这与当年太平天国滥封诸王的历史闹剧如出一辙,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2.将军军衔授予的频率过高 除了授予的将军军衔数量过多之外,频率过高也是一个严重问题。在袁世凯当政的1301天内,袁世凯签发将军授予命令的天数为418天,即平均3天就要签发一份或数份将军授予的命令。具体情况见下表(25): 从上表情况看,频率较高的时期有两个,一是1913年下半年,袁世凯不到2天就要签署一份或几份将军军衔授予命令,二是1916年前3个月,袁世凯不到3天就要签署一份或几份将军军衔的授予命令。这么高的频率,必然会刺激中、高级军官的晋升野心,其结果必然是人心浮动,重蹈“将骄兵惰”的泥潭。 3.军衔晋升中的冷热不均现象比较明显 民国初年,袁世凯授予将军军衔的数量和频率都很高的形势下,军官晋升的冷热不均现象也比较突出。 一些军官的军衔晋升过快。如李文运,1915年1月被授予少将衔,1915年8月被授为少将,1915年11月被授予中将衔,1916年1月被授为中将,(26)可谓青云直上。再如张敬尧,1913年8月被授为少将,两天后被授予中将衔,1914年8月被授为中将,1916年3月被授为上将衔,(27)晋升速度也是很快的。再如李厚基,1912年10月被授为少将,1913年8月被授为中将,1915年10月被授为上将衔,(28)固四年晋升了三级。再如石星川,1912年11月被授为少将,1913年6月被授予中将衔,1913年10月被授为中将。(29)根据经济学效用递减原理,如果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人们就会更多考虑维持现状、规避自身风险。这些军官晋升过快,不仅会助长本人的骄傲自满情绪,也会滋长志得意满、明哲保身、不思进取的惰性,这对北洋军的管控是非常不利的。 与此同时,一些军官的晋升速度却很慢,朱泮藻、叶长盛和唐天喜就是这样。光绪三十年(1904年),朱泮藻、叶长盛、唐天喜都是步队标统(30),军衔相当于上校。直到袁世凯去世前夕,三人的军衔依然是少将(31)。情况相似的还有刘富有、刘跃龙等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富有、刘跃龙都是管带(32),军衔相当于中校,但直到袁世凯去世前夕,这两个人的军衔还是少将衔(33)。现代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没有受到激励,一个人通常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有效的激励,就能发挥其潜能的80%-90%。(34)在绝大多数军官晋升速度过快的情况下,那些晋升过慢者,失望和怨恨情绪必然滋长,这对军队的有效控制是非常不利的。 三、结论 “军官是治军建军的骨干,是军事活动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协调者,处于军队活动的中心位置,是军队凝聚力、向心力生成的核心。”(35)因此,古今中外的统治者无不重视对军官的管控。军衔制是世界通用的军事激励制度,它能够提高军人的责任感、荣誉感,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清末,袁世凯是实施军衔制的主要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因为中下级军衔的推荐权直接掌握在袁世凯手里,那些获得军衔的人,就有可能出任相应文官,自然对袁世凯感恩戴德。吴虬曾经这样评价北洋军官与袁世凯的关系:“北洋军人,多系卵翼于袁世凯,对上只知服从,不敢有所主张。盖北人对于长官之忠,非发生于公的意识,全基于私的情感,服从之外,更有‘报恩’的观念,牢不可破。只要是‘恩上’,或是‘恩宪’,无论是否‘乱命’,亦须服从。意谓不如此则为‘忘恩’,受同人道德责备,此北洋军人之共同心理。”(36)在这种形势下,北洋军逐渐蜕变为袁世凯的私家军队。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民国初年将军军衔的授予过程中,袁世凯授予的将军军衔人数过多,频率过高,一些军官晋升过快,另一些军官晋升过慢。这些问题不仅限制了军衔制效力的发挥,也对我国军事现代化造成了不利影响。 在清末民初军衔制度的引进和实施过程中,袁世凯的贡献和失误都是非常明显的。在清末,他提拔了一大批忠于自己的中下级军官,进而将北洋军变成了袁家军,最终导致了清廷对北洋军的失控。在民初,他肆无忌惮地封将授衔,对军衔制度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北洋军管控。军衔制度在清末民初的命运,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不断引进西方的先进制度,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需要,但要想使这些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克服人治的弊端。 注释: ①此前有关清未军衔制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刘岩:《中国军衔百年史略》,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年;张建基:《民国军衔制度述略》,北京:《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孔曼:《论清末民初中国军事奖惩制度》,河南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②⑤⑩(11)(12)(13)(14)(15)(16)(36)来新夏编:《北洋军阀》(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80、559、559、559、560、560、561、560、562、966页。 ③④⑨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255页。 ⑥⑦⑧廖一忠、罗真容编:《袁世凯奏议》(中),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35页。 (17)《陆军官佐士兵等级一览表》,北京:《政府公报》,1912年8月21日。 (18)据1912年5月1日至1912年12月31日《政府公报》统计。 (19)《陆军部呈大总统拟定停止补授上等各级陆军官佐日期请批准施行文》,北京:《政府公报》,1912年11月25日。 (20)根据1913年1月1日至1913年7月1日《政府公报》统计制作。 (21)8月份的数字是根据1913年8月1日至9月6日的《申报》统计而来,其他5个月的数据分别根据1913年7月、9月、10月、11月、12月和1914年1月6日的《政府公报》统计出来。 (22)本表数据是根据1914年1月6日至1916年1月6日的《政府公报》统计而来,个别日期《政府公报》缺失,则查阅当时《申报》的“命令”专栏。 (23)根据1916年1月6日至4月1日《政府公报》统计制作。 (24)章伯锋、李宗一主编:《北洋军阀(1912-1928)》(第一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年,第119~124页。 (25)此表数据是根据1912年5月1日至1916年4月1日的《政府公报》逐天统计的,个别日期的《政府公报》缺失,则查阅当时“申报”的《命令》专栏。 (26)北京:《政府公报》,1915年1月10日、1915年8月6日、1915年11月21日、1916年1月22日。 (27)上海:《申报》,1913年8月20日、8月23日,第2版,北京:《政府公报》,1914年8月21日、1916年3月11日。 (28)北京:《政府公报》,1912年10月7日、1915年10月12日,上海:《申报》,1913年8月20日,第2版。 (29)北京:《政府公报》,1912年11月2日、1913年6月5日、1913年10月16日。 (30)(32)《奏报常备军翼长等官衔名折》,廖一中、罗贯真:《袁世凯奏议》(中),第970、972页。 (31)(33)北京:《政府公报》,1912年11月2日、1912年10月7日。1915年2月1日、1914年6月8日、1914年2月2日。 (34)刘学峰等:《军人任职激励机制设计与政策建议》,北京:《军事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35)彭光谦等著:《军事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73页。标签:军衔论文; 袁世凯论文; 中华民国国军军衔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历史论文; 陆军论文; 申报论文; 北洋军论文; 北洋军阀论文; 清朝历史论文; 辛亥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