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临床治疗论文_黄丽丹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临床治疗论文_黄丽丹

黄丽丹

(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11)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其中45例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为观察组,另外45例患者进行阴道自然分娩,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生产的临床效果。结果:剖宫产的产妇,发生产后并发症3例,占分娩人数的6.6%;产后血压控制比阴道分娩组稳定,新生儿有2例发生窒息,无新生儿死亡;阴道分娩的产妇,发生产后并发症的有10例,占分娩人数的22.2%,7例发生新生儿窒息,无新生儿死亡病例。结论:妊娠期有高血压疾病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有助于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新生儿健康率,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063-02

1.前言

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临床治疗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临床治疗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整体效果。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分娩的9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其中45例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为观察组;另外45例患者进行阴道自然分娩,为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4岁;妊娠时间为33~39w,平均妊娠期为36w;初次生产的产妇有38例,经产妇有7例;产妇平均血压为168/95mmHg;对照组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为31岁;妊娠时间为33~40w,平均妊娠期为36.5w;初次生产的产妇有36例,经产妇有9例;产妇平均血压为165/92mm Hg。因此,两组产妇在年龄、妊娠时间、妊娠次数、血压以及其他疾病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

在产妇分娩之前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解痉、降压、镇静等方法。具体操作为:对所有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给予硫酸镁葡萄糖溶液的静脉注射,在500mL葡萄糖中加入60mL 25%硫酸镁,对产妇进行解痉降压。观察组产妇采取剖宫产手术进行非自然性分娩,一般手术时间为40min~2h,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产妇取下腹部横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大约5~8min取出婴儿,在进行剖宫手术期间,严格监控产妇的血压,通常控制在130~160/80~95mmHg,剖宫手术中产妇的平均出血量为500mL。对照组患者进行阴道自然分娩,两组产妇产后均继续给予硫酸镁解痉降压治疗48~72h,并且密切观察呼吸、尿量以及血压变化。在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如遇突发情况,要及时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观察指标

对于产妇血压的测量,高血压:持续血压升高至收缩压≥140mm Hg,或舒张压≥90mm Hg。若间隔4h或4h以上的两次测量舒张压≥90mm Hg,也可诊断高血压。

2.4 统计学分析

本次选取观察的9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V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经过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45例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有3例发生并发症,所占比例为6.6%,产时及产后无子痫发生;对照组有10例发生并发症,所占比例为22.2%,其中3例因产后出血量多,给予输血治疗,2例于产时发生子痫,1例产后发生子痫,2例患者术后出现视物模糊,经眼底检查证实为视网膜脱离,视力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两组产妇虽经过治疗病情改善,但是剖宫产的产妇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阴道分娩患者,两组在数据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2 两组产妇前后血压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治疗前的血压情况基本一致,因此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产后均给予解痉、降压治疗,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治疗后血压得到明显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血压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产妇血压虽有下降,但与观察组相比控制不稳定。因此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进行剖宫产手术更有利于产妇产后血压的下降。

3.3 两组新生儿情况

观察组新生儿总健康率为95.6%,有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均为轻度窒息;对照组总健康率为84.4%,45个新生儿中有7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占总新生儿人数的15.6%,其中有2例为重度窒息。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新生儿的健康率高于阴道分娩,剖宫产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4.讨论

妊娠期患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其中产妇体型、年龄、初孕、营养状况以及多胎妊娠都是妊娠期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另外孕妇精神紧张以及家族性高血压史也是高危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不同的临床时期其治疗方法不同,但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最终降低母胎围生期死亡率,改善预后。

本文所选取的90例产妇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观察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6.6%,新生儿窒息2例,产妇产后血压控制稳定;而对照组产妇进行阴道分娩,产后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高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7例,而且产妇在产后血压控制不稳定。因此,对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有助于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新生儿的总体健康率,值得临床推广。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临床治疗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临床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该项治疗工作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方案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宋显明,朱前勇,赵世喆等.妊高征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麻醉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09):88-89.

[2]时建荣.妊高症产妇剖宫产的临床处理方法的分析和探讨[J].当代医学.2015(02):115-116.

[3]张凤杰.10例妊高症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处理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0):60-62.

论文作者:黄丽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临床治疗论文_黄丽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