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中医医院 放射科 湖南新化县 417600
【摘 要】目的:探讨CT与MRI检查运用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CT检查和MRI检查,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与CT检查相比,MRI的检出率较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MRI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CT检查;MRI检查;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主要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突出髓核对马尾神经、神经根产生刺激,以一侧下肢放射痛、腰痛以及坐骨神经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直接影响。当前在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时,通常以影像学检查为主,包括CT检查、MRI检查、X线片等,但是不同检查方法的准确率也有所区别。因此,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运用MRI与CT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病程6个月-4年,平均(2.3±1.4)年,年龄38-80岁,平均(58.6±19.3)岁,40例为女性、59例为男性,其中伴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70例、伴有腰神经压迫试验阳性者17例。入选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且经手术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完善者;③患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严重心肝肾功能病变者;③严重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者。
1.2方法
1.2.1CT检查
选择Siemens Somatom Emotion 64排螺旋CT扫描仪,常规设置参数,其中矩阵为256×512,层距为1mm,层厚为3mm,检查时,先明确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对病变区域进行重点扫查,扫描时,要平行于脊椎中心,对腰椎部位的L4-S1和L3-L4进行连续3次扫描,对患者的脊椎突出位置进行观察,查看有无脂肪、钙化以及硬膜囊受压等表现。
1.2.2MRI检查
选择Siemens Magnetom Essenza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运用横断面T2WI成像、矢状面SE序列T1WI成像以及快速SE序列T2WI成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扫描,对腰椎间盘的信号变化进行观察,记录患者有无神经根受压、Schomorl结节、髓核突出以及髓核游离等表现。
1.3观察指标
根据手术诊断结果,对CT和MRI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进行判断,包括椎间盘结节、椎间盘游离、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以及椎间盘膨出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4.5软件分析,运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本次研究的99例患者中,经手术诊断,15例为椎间盘结节,占15.15%,8例为椎间盘游离,占8.08%,18例为椎间盘脱出,占18.18%,35例为椎间盘突出,占35.35%,23例为椎间盘膨出,占23.23%;同时,相比较CT检查而言,MRI检查的检出率较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尤其是青壮年,其原因可能与青壮年活动强度大、椎间盘出现变性等因素有关[1]。有研究发现,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左侧的发病率高于右侧,可能与大部分患者喜欢右侧用力,使右侧腰背肌发达,使椎间盘受到的压力传递至左侧,从而导致腰椎左侧突出[2]。在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检查中,X线平片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腰骶椎斜位和前后位平片显示,有助于发现椎间隙异常,从而排除脊椎肿瘤、结核、不稳以及滑脱等;而CT检查能够将伴发征象、压迫征象(神经根、硬膜囊)以及突出物等直接显示出来,并且扫描速度快,操作简单,但是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伤害[3]。张丽娟[4]在研究报道中,通过对比MRI和CT诊断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性,发现与CT相比,MRI检查的准确性较高,并且在MRI检查中,可以将纤维环破裂、突出的髓核以及与硬膜囊和神经根之间的关系显示出来,判断有无腰椎管狭窄等。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在MRI检查中,通过全方位和多序列成像,不仅可以使诊断准确率提高,还能将椎管内结构、椎间盘游离以及椎间盘真空象直观显示出来,为判断患者病情提供有效依据。同时,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对莫尔式结节进行观察,对其数量和位置进行准确探查,并且在本次研究中,MRI的符合率为94.95%,高于CT检查的82.83%,这一结果与程春[5]等研究报道一致,说明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率较高。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中,通过MRI检查,不仅可以清晰显示脊髓变形等病理征象,还能提高检出率,有助于明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旭平.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比较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5):60-61.
[2]辛立旭,姚立正,李新.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效果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6):5129-5130.
[3]王俊琴,陈明安,张海燕.MRI与CT检查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07):1343-1345.
[4]张丽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运用MRI与CT诊断的价值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2):9-10.
[5]程春,陈蕾,梁晓航,杨友林,杨泽鹏,杨超.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07):91-92+119.
论文作者:杨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椎间盘论文; 患者论文; 较高论文; 检出论文; 方法论文; 准确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