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轮班制度对于地铁司机疲劳的影响论文_郭帅

探究轮班制度对于地铁司机疲劳的影响论文_郭帅

深圳市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交通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针对轨道交通运输的人际系统,列车的驾驶者就是司机,因此司机的驾驶状态直接关系到其驾驶,也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安全和轨道运输能力。地铁列车司机需要严格遵守运行图进行轮乘,使运营需要和连续性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因此需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轮班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铁司机的疲劳程度,保障地铁交通的运输安全性。

关键词:轮班制度;地铁司机疲劳;影响

引言

地铁列车司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都要求他们始终集中注意力,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具备单调性和重复性,他们在日常工作当中很容易就会出现驾驶疲劳等问题。驾驶员长时间连续行车就会产生驾驶疲劳,降低驾驶操作效能。为了避免列车司机产生驾驶皮料,需要深入的研究轮班制度对于地铁司机疲劳的影响。

1地铁运行现状

现代化城市重要的标志就是地铁,这也是当今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干线,地铁在我国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我国也不断开通运营线路,运营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安全运营。轮班制作业可以有效的解决运能和运需矛盾,这也是地铁司机的一个特性。地铁司机属于一项特殊职业,司机的驾驶状态直接关系到实际驾驶效能,也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安全性和轨道交通的输送能力,这也是当今轨道交通运输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例如北京地铁充分发挥出公共交通的大容量优势,地铁客运量不断提高,也逐渐凸显出骨干交通的态势。地铁运营面巨大的客运压力,保证乘客更加方便的出行,地铁运营公司可以加开临客,或者是形成密度不断提高,满足列车连续性服务要求,这样一来地铁轮班制作作业方式就会更加复杂,同时也会增加司机工作负荷,加剧他们的疲劳感。因此地铁运行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当前轮班制度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确定有效的轮班制度,使地铁的运输效率不断提高,最大程度避免司机产生疲劳的感觉,更好的实现地铁安全运营,保障地铁司机的身心健康。

2轮班制度对于地铁司机疲劳的影响

2.1作业时域

作业时域指的就是来自生物节律的影响,生物节律就是生物体按照特定时间表的运动规律,具有内源性特征。人体具备固定的最佳工作时间和睡眠时间,因此人们在不同的时刻生理机能当中,其活力水平是具有很大不同的,因此人体时间结构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人体的体温在凌晨四点左右最低,在早上八点之后快开始逐渐上升,最高值是中午十二点前后,随后在逐渐下降。警觉性变动趋势和体温基本一致。轮班制度要结合人体生物节律,尽量在人体机能活力较高的时段安排作业时间。这就说明早班和夜班时间破坏了人力节律,也颠倒老司机体温周期。早班司机在清晨出车要做好准备工作,但是他们这个时段无论是体温和警觉性都属于低水平阶段,司机具备较高的困睡度,具有强烈的疲劳感,夜班司机退勤之后主要需要在白天睡眠,但是在白天的睡眠质量比较低,通过睡眠也无法得到消除,长久下来司机就会积累疲劳感。

2.2作业持续时间

司机在一小时之内的驾驶,并没有进入到驾驶状态,驾驶效能比较低,具有较大的事故风险。司机逐渐进入到最佳驾驶状态,也不断提高其警惕性,因此需要安排司机维持一段时间的驾驶作业之后,才可以充分的发挥出他们的驾驶绩效。达到最佳驾驶状态之后,就会加剧司机的疲劳感,降低驾驶效能,提高事故风险发生效率,再加上司机室具有较大的噪声和电辐射,驾驶作业也非常单调,因此需要合理的设置驾驶作业周期。

2.3工作间歇

在工作期间合理调整休息时间,可以帮助地铁司机缓解疲劳感,及时恢复地铁司机的作业能力。安排共组间歇需要综合考虑动作时域和工作时长等各个方面。此外为了保证司机正常的化合作用和血糖水平,要保证充足的进食时间。人们通过持续的睡眠,可以有效的消除疲劳感,因为昼夜节律问题,再加上白天光线和噪声等方面的影响,使司机的睡眠受到各种影响,夜班司机无法在白天进行足够的睡眠,他们入睡非常困难,也很难进入到深入的睡眠,这样就会缩短有效睡眠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需要保证地铁司机充足的睡眠时间。

2.4睡眠缺失

睡眠缺失和工作模式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好几天都出现了睡眠不足,可能会积聚劳累,损伤司机的驾驶效能和警觉水平。如果有效睡眠达到了8小时,那么就不存在睡眠缺失的情况,夜班和早班实际的有效睡眠时间都无法达到8小时,此外他们的睡眠质量也比较差,严重缺乏睡眠。连续的睡眠不足,会产生迭加效应,严重威胁到司机的身体健康和地铁行车的安全性。

2.5轮班模式

人类的生物节律的周期为25小时,加上生物节律延迟的影响,因此人体可以更好的使用时间顺差。顺时针轮换模式符合人体生物节律,此外两个板在轮换过程中具备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有利的缓解人们的疲劳感。结合班次持续时间,分类轮班速度为快速轮班,通常为1~4天;中速轮班,时间为1~2周,慢速轮班3~4周。当前欧洲主要利用快速轮班,但是发展中国家通常都是利用慢速轮班。慢速轮班会偏移人们的节律,积累睡眠缺失效应,轮班司机也无法保持正常的的生物节律,无法有效的适应轮班作业。

3有关轮班制度对于地铁司机疲劳产生影响的实例

3.1介绍实例的情况

以某市繁华地段的地铁为例,这段线路呈现环状,并且具有多条线路进行换乘。这条线路具有较大的运输量,行车密度也比较高,因此司机具有较大的作业强度,当前利用轮班制度为四班三运转,具体来说就是分成四个不同的班组,三个班次分别为白班、夜班、早班,每天由三个班组分别承担三个班次的运行任务,另外剩下一个班组为轮空,每个班次一共具有27个轮换岗位。夜班司机退勤之后,可以在机务段进行休息,等到第二天清晨再执行早班祖业。结合当前的轮班表,对于其中一组司机的整个轮乘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分析轮班司机的疲劳风险。可以利用疲劳指数法评估司机的疲劳状态,水壶测量司机的生理症状,利用的评价指标就是闪光融合频率,确定司机实际的疲劳症状程度,最后对比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构,这样就可以确定某市这段地铁线路的轮班表是否存在着风险隐患。

3.2疲劳指数评估

针对某市的繁华地段地铁线路的运行时刻表,对比相关指数计算,可以确定轮班司机疲劳指数的评估结果,在79个运行位置当中,一些司机的疲劳程度比较高,存在着疲劳风险,一些疲劳法风险指数还比较高,这样就可以明确在这段地铁线路当中确实存在风险隐患,威胁到行车的安全性。

3.3测试疲劳生理症状

为了掌握各个运行位置的司机疲劳情况,可以利用闪光融合频率测试,确定地铁司机通过轮乘之后产生的疲劳心理症状。其中可以利用CFF指标,因为这项指标具有可靠的疲劳测量性,主要利用较低频率的闪光对于人的眼睛产生刺激,人们就会产生对于光的闪烁感,逐渐增加闪光频率,人们的闪光感也会随之逐渐消失,最终就会成为稳定的光。正常情况下,人们可以分辨出30~55Hz,但是如果不但加深疲劳程度,人们就会降低对于光的敏感度,降低CFF值。因此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于司机的疲劳程度进行度量。

结语

通过本文的综合论述,对于地铁司机轮班系统疲劳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当前我国地铁司机的轮班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调整,保证地铁司机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史富强.西安地铁1、2号列车司机控制器检修与测试方法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11).

[2]张营.地铁列车司机控制器故障分析及检修策略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6).

[3]李超.浅谈地铁司机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控制与分析[J].农家参谋,2017(17).

[4]袁虎林.深圳地铁3号线车辆司机控制器试验装置的研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9):63-66.

论文作者:郭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探究轮班制度对于地铁司机疲劳的影响论文_郭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