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历史学科课堂提问的“过程”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课堂论文,目标论文,过程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次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将“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体系,使“过程与方法”成为三维课程目标之一。作为教学过程重要环节的课堂提问,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而成为了课程目标之一。这种过程即目标的全新理念,体现出了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价值取向:课堂是学生收获成长的生命场,要从关注教师成功的教转向更关注学生踏实的学。 不能否认,“过程与方法”目标同时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最大难点。新课改已经十多年了,课堂提问应该具有哪些新的内涵和要求,许多教师仍存在认识误区。 为实现课堂提问的过程目标,在“过程哲学”的指导下,我们对目标的落实进行了有益尝试。“过程哲学”是由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于20世纪中叶创立的新哲学,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思辨哲学,其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和东方哲学有相通之处。① 从“过程哲学”的视角看,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提问的内涵和要求应该是: 第一,所有的事件在本质上都是一个“过程”,课堂提问是一个不断变革、转化、发展、生成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品质。 第二,事物的创造性特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因,因此课堂提问,教师要由追问“是什么”的实体思维转向追问“如何是”的过程思维。 第三,课堂提问,应该是学生的“观念历险”过程,是对未知领域和新颖状态的历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历学习冲突和波折,是一个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过程。 第四,过程里的所有事件都是以享受为特征的,享受同真、善、美一样,也是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课堂提问,是一种享受、愉悦和审美的过程。 下面以“重农抑商”政策的学习为例予以说明。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强力推行,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王朝国家对此未曾有大的改变。讲授此课时,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全面了解要学习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够梳理、归纳出“重农抑商”的相关知识(见表1): 这样,学生对“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从“是什么”的角度看教学任务已经完成,此时的教学呈现出平衡状态。但“过程哲学”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一、静态、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生成的动态过程。所以,下一步需要打破平衡,将问题引向深入,从“是什么”的实体思维转向“如何是”的过程思维。教师要以“生成”“过程”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使以动态、开放、活力为特点的过程思维代替以静止、封闭、僵化为特点的实体思维。 这时候,提出问题,出示支持问题的第一组材料。 问题1:简述商和西周时期政府的商业政策,分析形成这种政策的原因?春秋时期政府的商业政策是否已开始发生变化?为什么? 材料1: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丁巳小雨,佑(?)多贾以鬯[chàng,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2: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商周时代的商品经济不很发达,产生个体工商业者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尚不具备,工商业只能产生于都邑之中,依靠政权的力量管理和经营。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3: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仲《管子·治国》 学生阅读材料,认识到商和西周时期,商人主要为官府服务,商业规模小,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大。所以那时政府对商业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政策。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是随着东周(春秋时期)以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其核心的主张是,要巩固国家政治统治,必须重农,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而要真正做到重农,就必须抑商,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统治者试图把重农和抑商结合统一起来,来消弭引发严重社会问题的根源,使王朝国家的统治秩序有序。政府的商业政策已开始发生变化。如此,战国以后,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是否一直处在被抑制甚至停滞状态? 问题2:结合宋代商业发展相关史实说明宋代商业的地位特点? 材料4: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梁家珠子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曹婆婆肉饼……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5:陆游:“布衣儒生似骨立,纨绔市儿皆瓠肥”。范纯仁:“今之商贾富人,车马器服,皆无制度”。 材料6:“草市”之名始见于南北朝的文献,入宋后大量出现。所谓草市,是指乡村地区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到南宋,与市镇一道发展为区域性地方市场的细胞。商品交换通过遍布各地的基层市场,形成新的特点。 ——包伟民《宋朝简史》 材料中出现了车家炭、张家酒店、曹婆婆肉饼等品牌特色产品;城市布局坊市不再分离,还突破了对市的时间限制,出现夜市;乡村等基层市场繁荣;商人富裕等信息。通过阅读学生不难概括、归纳这些史实,并得出“宋代商业高度繁荣”的结论。但这一结论显然与“重农抑商”政策相矛盾。这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3。 问题3:既然重农抑商,那么宋朝的商业又为什么空前繁荣呢? 此时,随着学生困惑的产生,原先的教学平衡被打破,课堂进入了动态过程,学生的观念也开始了“历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历学习冲突和波折,受挫继而进一步探索。 如果课堂提问不能使学生产生“观念历险”,学生就如同在平地上兜圈子,没有经历跋涉和历险,也就没有智力加工的过程,没有思维层次的升华,没有情感体验的高峰。所以,面对学生的困惑,教师不能通过直接回答来“解惑”,而是要使学生经历一个“观念历险”的过程。 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历史想象力,踊跃地发表自己观点:宋朝统治者无力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宋朝地方政府阳奉阴违,没有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宋朝统治者要充实国库,主动放松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宋朝中央集权强化的史实,认识宋朝统治者无力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和地方政府阳奉阴违的观点站不住脚。那么宋朝统治者真的放松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吗?出示第7段材料。 材料7: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经济管理体制……发挥商品货币关系……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市场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即使在国家直接经营的盐茶酒专卖中,也采取了适当放宽的态度。 ——张岂之、张国刚:《中国历史·辽宋金卷》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原来是宋朝统治者曾主动放宽了重农抑商政策。问题解决,教学在新的基础上又达到了平衡。这时,老师要在新的平衡基础上持续追问,使教学由浅入深。 问题4:宋朝统治者为什么放宽了重农抑商政策呢? 材料8:北宋税收比例变化表 注:“两税”主要是土地和财产税、“征榷”是商业税和政府对重要商品的专卖。 ——据郑学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通过阅读材料8,学生不难得出伴随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也不断发展,商税已成为宋朝政府的重要财源。 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的思维开始真正点燃。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也就是教师最希望的“新问”: 问题5:重农的原因很有道理,但商业发展能够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不是也能维护统治吗?宋朝就是一个例子。为什么非要将“农、商”对立,而不能既“重农”又“重商”呢?2000多年的“重农抑商”政策,其间如宋朝虽然有放松,但本质仍未改变,难道没有开明皇帝或精英阶层提出既重视农业又重视商业?难道无人意识到抑制商业发展最终会制约农业的发展吗?统治阶级到底还有哪些考虑呢?…… 随着一系列“新问”的产生,课堂教学进入了高潮。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用“设问、解问、追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如何是”的过程思维训练。“设问、解问、追问”是“新问”的条件和必要的知识铺垫,为“新问”服务,让学生产生“新问”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由“是什么”的实体思维向“如何是”的过程思维转变的关键。 “新问”并不是指学生不明白的问题,而是在课堂上生成的新问题,是学生从新角度、新高度、新层次提出的新问题,既可以是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恍然大悟的新问题;既可以是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课前所没有想到的新问题;既可以是学术界早已经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尚未解决的学术前沿问题。 面对学生的众多问题,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9: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10: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汉书·食货志》 通过阅读材料,学生总结出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是,要“避免商人依据雄厚财力交结王侯,干预和威胁政权统治”。《吕氏春秋》特别强调重农意义,不仅在于可以收获地利的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有益于端正民志民心,有“贵其志”的精神教化作用。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而容易驱使,谨慎而遵从国法,积累私产而不愿迁徙,统治者是想培养民众安分、朴实、顺从等品格,有很强的精神教化作用,以更好维护统治。而商人需要云游四方做生意,要追求利润精心算计并最终要求公平买卖,民间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尊卑贵贱等级秩序,对“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俭朴均平风尚,都是一种破坏因素,而对形成骄奢淫逸、见利忘义的不良社会风气,则起到助长促进作用。在统治者看来,商人是难以具备安分、朴实、顺从等品格的。也因此历朝历代才都要“抑商”。抑制民间私营工商业,也有着明确的道德目标,其利于维护“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封建道德和尊卑有序的等级秩序。 至此,学生才觉得真正解决了为什么“重农”,为什么“抑商”的问题。同时进一步认识到,一项政策的实施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古代统治者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角度选择了“重农抑商”政策,即使期间出现王安石变法、张居正的重农惠商、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思想,也大多出于财政目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规律性的执行失效。 而伴随历史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愈来愈明显,采取超经济方式对民间私营工商业实施抑制打击,本质上是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相矛盾的。经济政策确实需要考虑政治文化因素,但前提必须遵循经济本身的发展规律。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突破政治权力的超经济强制。 此刻,随着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课堂教学在新的基础上又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这时候,老师及时地展出材料11: 材料11:重商主义的商业政策是由城市商业中产生的。英国执行限制或禁止制成品输入和原料半成品输出的政策,这就是关税保护政策。……都铎王朝政府还推行逐步取消国内关税的政策办法,以促进国内商业的发展。……关卡就这样逐渐消失了,因为执行重商主义,王权在关卡设置期满后即不再批准。旧有的地方割据领域的界限,逐步推进到了国境线上,使国内各地逐渐统一,再没有关税限制将他们分成支离破碎的各个部分。英国税制统一的实现,使其国内贸易和商品转运最终畅通繁荣起来了。 ——陈曦文《英国16世纪经济变革与政策研究》 从材料中不难看出,西欧的封建统治者不但没有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反而采取了与其相反的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国家富裕的象征,积极主张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 问题6:同样是封建统治者,同样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为什么中西对待商品经济采取了相反的态度呢? 问题6又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学生纷纷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地将该问题留作了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在课后查阅资料,合作探究。 综观整个课堂的追问,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当前的状态比较准确的评估基础上的,是难易适度的。如果追问的问题过难,学生回答不了,那么教学状态就很难再达成新的平衡。如果追问的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即使是“满堂问”,也不能打破原有的教学平衡状态,教学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就对学生形不成刺激,思维不能被激活,使其思路堵塞,出现少、慢、差的现象。也就是说,课堂系统没有在动态中发展。因此教师的追问要源于原先问题并高于原先问题,对问题的层次不断深化和拓展。追问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走出困惑,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推动主线问题的深入解决,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同时,正如“过程哲学”所说,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显然,如果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就无法使学生产生审美和享受。那么,中学生最本质的课堂需要是什么呢?“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为强烈。”② 因此,如果教师只是千方百计将学生引诱到教师所认定的真理或教参所呈现的答案上,课堂就成了一个带有强制性的、不自由的、满足教师自上而下的外在要求的过程。而当我们的课堂在努力满足学生成为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的愿望,课堂教学才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满足学生自我生命自由发展需要的过程,成为一种享受和愉悦的过程,成为一种审美的过程。 “重农抑商”政策的学习使学生经历了“是什么”到“如何是”再到“生成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整个课堂呈现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向纵深发展的动态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断地拓展思路、开启智能、生成能力,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不断地提升思维深度,呈现出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设问、追问、回答、反思的学习过程中,去不断实现“过程”目标。 要将实现“过程”目标的课堂提问常态化,需要我们超乎其外和入乎其中。所谓“超乎其外”,一是心系历史新课程上位目标即进行人格教育和公民教育,服务学生的人生,引领师生“精神成长”;二是关注学科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重点;三是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与书为友,不断充电,不断修炼内功,通过书中汲取的营养增强我们的课堂胜任力和智力高度。所谓“入乎其中”就是精心思考设计有吸引力和能引发讨论的问题。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具备问题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断提升独立思考的品质。可把封闭式问题转化为开放性问题:如将“阅读材料,归纳百家争鸣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兵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医家、杂家的主要思想?”转化为“结合材料,说明你喜欢百家争鸣中哪一种思想?说说你的理由”;可提出一些能探究相反、差异的问题:如“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分析说明反抗外来侵略的经验与教训”;可关注如何通过材料找出答案而不是答案本身:如“说明雅典民主特点”转变为“从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和苏格拉底之死分析雅典民主的特点”;可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如“什么是人文主义?”转变为“探究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谈谈什么是人文主义?并请列举你生活中能体现人文精神的3个具体事例。”可运用批判性思维:如“说明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和意义”转变为“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列举英王种种罪行并‘吁请世人作出评判’。大多数美国人包括中国人认为美国独立战争是正义的战争,而许多英国人则认为这场战争是分裂国家的叛乱。结合课堂观看的相关视频和文字材料,你如何评判这场战争?” 总之,全面实现课堂提问的“过程”目标,需要广大历史教师不断阅读,独立思想,提升胜任力,不断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断加强课堂提问诊断,不断探索实现课堂提问过程目标的措施。 ①杨富斌:《过程哲学要义》,《光明日报》,2011年7月5日。 ②韩和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页。历史课堂提问“过程”目标的一个实例_重农抑商论文
历史课堂提问“过程”目标的一个实例_重农抑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