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很多施工现场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严重制约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辨识以及安全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施工单位在生产经营中,必须对企业生产负全责,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建成有效的生产与管理框架。安全生产作为很重要的工作,必须做好危险源防治,通过辨识、评估风险源,对安全管理进行系统、全面的预防,这样才能确保风险监管力度,建成有效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结构。
1危险源评价方法
1.1定性评价方法
所谓定性评价指的是依照相关经验以及判断,对危险程度做出的一些非量化评价。一般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的过程,均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其是通过技术人员以及专家,根据自身的相关经验,结合我国目前实行的标准与规范,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一些数据,并且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方案。定性评价方法相对来说较为粗犷,仅仅可以从表层对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判断,得出的结果也具有较强主观性,多是借助于评价者相关经验以及判断,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危险的因素制定相应防治方案。
1.2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中又包含有半定量评价与定量评价。所谓半定量评价指的是对危险指标选取以达到评价的目的。通常在危险指标选取的过程中,会选择某一种或者某几种能够反映出危险程度的一些指标来表示危险大小。例如,人员素养高低以及物质属性好坏等均能够被选作半定量评价指标。所谓定量评价指的是把危险源指标加以量化处理,以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准确评价。
概率危险性评价方法(LEC方法)是定量评价方法中的一种,其拥有较大的可靠性,一般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或者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危险源的危险性进行分析。依照前期收集的事故相关数据信息,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以得到危险源的危险程度以及可容许范围大小。采用概率危险性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不过,要求前期要收集大量的安全事故数据信息,需要的工作量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困难。
1.3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将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加以融合,全面的考虑施工安全条件下,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员、机械、环境等各个方面加以全面评价。在综合评价方法中,经常使用模糊评价方法。
2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
2.1辨识的方法
采用正确的辨识方法有利于快速确认危险源,以尽快地采取防控措施。常采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经验法,它主要包括类比推断法和经验法,是借鉴可参考的例子以及过往的经验,分析处理危险源问题。二是系统分析法,它把以往的规律用系统的观念来规范,利用系统工程评价的方法辨识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常采用的系统分析法有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因果分析法以及危险性预先分析法等。三是观察法,它主要包括现场观察法和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对观察者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其综合能力与危险源的辨识度成正比。资料观察是查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技术方案、重点施工环节和安全布置等资料。四是安全检查表法,它通过利用积累的资料,作为新项目的参考资料,来识别危险源。五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它将施工工序分成小流程模块,具体分析可能出现的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辨识的阶段
预防事故的重要步骤之一是事前控制,而危险源的辨识是事前控制的关键环节。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阶段主要包括施工前、施工中、事故后和施工后的辨识四大阶段。施工前的辨识也是对危险源的预估阶段,对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估计,找出潜在的危险源。施工中的辨识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人员配置、机械布置和施工情况等进行观察和评估,找出隐藏的危险源。事故后的辨识是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施工后的辨识是分析施工人员作业情况、施工记录等资料,找出隐藏或爆发的危险源。危险源确定后应及时纳入管控范围,并采取管控措施。
3 危险源控制方法
对于危险源进行控制,采用的技术措施主要包含施工中应用的一些安全技术,以对事故发生前以及事故发生时进行安全控制。事前安全技术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在危险源没有造成危害之前,事先对事故加以分析,寻找到危险源所在。事中安全技术主要是为了有效的控制事故,确保危险源在刚发生不久,还未造成较大的危害,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以达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的目的。在对危险源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预防工作是极为关键的,应当在危险没有发生时,便有效地将危险源加以控制。不过,要是危险已经发生,同样应当做好准备工作,防止危险进一步的扩大,避免二次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事故危害程度降至最小。
①确保安全责任制得以落实与执行,完善施工管理体系,防止任何人为因素诱发安全事故。②应当制定详尽的施工计划,交由施工方进行审批,在监理单位总监审核完成以后,再依据设定的施工计划进行施工。③进一步强化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人员拥有较强的安全保护技能。设备操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在取得证书以后才能上岗作业,在操作设备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④强化对不同危险源的管理,依照高层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具体特点,根据确定的危险源,制定适宜的安全防控措施。⑤应当编写健全、合理的安全应急方案,若是安全事故出现,依据应急方案及时报告与救援,并将现场保护好,将事故带来的损失降至最小。
4 建筑施工过程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①注重人员的安全管理,一方面提高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及时的反馈的观念;另一方面保证人员安全施工、技术和设备操作应用的安全性管理,从人为因素上能够切实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②做好安全管理的定期巡察,及时的组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各项施工部分、各个施工阶段、各个施工方面等进行直观经验法和系统化分析方法的危险源辨识和明确,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预防对策。然后,强化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工程管理单位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工程项目施工的特殊性的问题的存在制定细致的、突出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在安全管理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以此能够通过安全管理制度权威性、限制性、规范性的优势促使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实落实。③建筑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存在种类多且复杂,隐蔽性强,所以在针对危险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强化内部监督制度,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作用的发挥,督促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并且定期地对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评估、反馈与交流,及时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改正,落实有效的危险源安全管理方法的落实。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注重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思想管理,杜绝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情绪化,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以及高系数危险源预防管理方案,多方位,多层次的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系数,从而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韦信续.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J].福建建材,2016,(09):100-101,74.
[2]曹凌坚.深基坑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析与化解[J].建筑施工,2016,38(06):688-689.
[3]黄河.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6.
[4]段东东.项目群危险源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赵建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危险源论文; 方法论文; 评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事故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定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