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遵义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工作困境的心理学现象。方法:通过多年的观察及与临床药师、医护人员、患者的访谈,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会遇到很多困境,并对导致这些工作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了一些心理学现象是导致临床药师工作困境的原因。
【关键词】临床药师;工作困境;心理学现象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324-01
临床药学是一门药学与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及管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综合性药学学科[1],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人员为临床药师。临床药师[2]是医药结合、探讨着药物临床应用规律、实施合理用药的一类药学专业人员。临床药师以其丰富的现代药学知识与医师一起为患者提供和设计最安全、最合理的用药方案,临床药师是在帮助医生合理用药上起关键作用的人,协助医生在正确的时机为患者处方正确的药物和正确的剂量,避免药物间不良的相互作用,解决影响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但是临床药师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却困难重重,本文对导致这些工作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以下心理学现象是临床药师工作困境的原因。
1.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一种心理定势行为,指对某一类人的固定看法[4]。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晚,医疗用药品种单一,制剂生产设备落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医院药学的任务原来主要是保障药品供应和满足临床用药需求。药师以前在医疗诊疗活动中主要充当药品供应者角色,又因为临床药师工作起步晚,导致临床药学工作在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从而才让大家还会认为白马只是马,产生了对临床药师是药品供应者的刻板印象。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用药信息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临床药师未能及时掌握循证用药信息,就会使临床医师产生临床药师只是药品供应者的刻板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网络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获得信息越来越便捷,药品信息也是一样,护理人员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或患者在使用药物时产生了的疑惑如果只需要上网查询就能获得,就会减少与临床药师指导的依赖,临床药师未能在合理用药方面掌握到很高的专业高度,护理人员及患者的这种刻板印象就还会继续。
2.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心理定势行为,是指以个体品质推论全部品质的倾向,是一种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心理倾向[5]。这种效应一般表现在患者的身上,患者会认为诊疗疾病的临床医师医术高明,合理用药方面当然是无可厚非的;患者也会认为不会诊疗疾病的临床药师,合理用药方面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个体在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表现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在对临床药师方面的从众心理上都是一种真从众行为,不仅在外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意愿也同于群体。外在行为具体表现为临床医师诊疗过程中很少临床药学会诊、护理人员很少向临床药师的药学咨询及病患不愿有偿的临床药学服务,在内心意愿方面由于社会对药师长期产生的刻板印象,以为临床药师这匹白马也只是马的想法,从而内心认为临床药师也是加了个名头的药品供应者,与其他药师一样。
4.社会致弱效应
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抑制,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体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工作时的工作效率更为低下的现象。临床诊疗活动是由多部门、多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的工作,其中又以临床医师为主体,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会产生社会致弱效应,临床药师当然也会产生社会致弱效应。
5.酸葡萄心理效应
酸葡萄心理效应是指个体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心理防御行为。一般表现在临床药师身上,由于社会对药师的刻板印象,医护人员的不配合及病患的不理解,导致临床药学开展的困难,容易让临床药师产生挫折感,如果临床药师没有越挫越勇,不从体现临床药学工作的价值着手,单是自我安慰,只会保护了自己,而不会改变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不会改变社会对临床药师的认同。
通过以上心理学现象可以看出,临床药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仅须掌握本专业药学动态,还需了解循证用药信息;不断深入临床实践,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体现临床药学的价值,总结个人临床药学经验,提升自身临床药学专业高度。
【参考文献】
[1]刘蜀宝,李晓阳,朱照静.临床药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01:1-50.
[2]阚全程,马全昌.全国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 综合技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03:1-30.
[3]杨玉福,汪诚.临床药师实践[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8:2-48.
[4]邹海燕,柳礼泉,张君.社会心理学[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07:76-286.
[5]罗森兹维格.光环效应[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7:1-200.
论文作者:张梦1,曾钟德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药师论文; 药学论文; 工作论文; 心理论文; 效应论文; 困境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