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是以多种多样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环境和完各的设施来发挥其改善城市生态和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优美的园林建设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同样是吸引各方投资、发展旅游事业所必需的条件之一,由于园林绿化是一项比较复杂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施工时候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严重的影响着植被的成活率和整个园林的绿化效果,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中的技术控制,保证整个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现状;措施
工程概况
上海宝松广场项目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盘古路732号,占地面积13699.2平米。基地交通便捷,周边配套环境成熟。
地势平坦,地理优势优越,城市附加值高。基地所处区域交通便利,临近地铁站和公交站点,大约十分钟步行路程。
一、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现状
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要么是土建专业人员,缺乏生物知识;要么是园林专业人员,缺乏建筑知识等。从而造成园林施工中许多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认识,比如缺乏全局意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管理漏洞,管理部门只有对人员、机械和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在工程建设中,有时由于受到人为或者天气的影响,会导致工期的延长,预算成本增加,这就需要施工方与建设方及时地商讨、解决。只有做到与其和谐的沟通与交往,才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时建设工程规划设计也会出现许多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地方,于是在施工实际中给施工方留下了难度。同时还会在树种、数量、种植密度等诸多方面进行变更和调整。
此外,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管理失误,在具体操作中不时地表现出这边没活干,那边干不完的尴尬局面,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浪费。同时,园林工程质量和园林效果又主要取决于苗木质量和栽植效果,它占工程总投资的70%以上,其中苗木部分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苗木的成活率对于施工方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工程实践中,如果管理不到位经常会出现成片地苗木死亡,这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景观效果。
二、如何有效加强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1、强化沟通、及时联系,重视现场施工的环节管理
强化园林施工、建设单位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加强联系是园林工程各项工序流程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只有积极的联系了、沟通了,才会尽早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不合理因素,从而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前提下扭转局势、避免重复、低效,使后续的施工建设顺利进行。例如,在种植体积较大树种时,需要在充分了解施工环境的标高及回填种植土的情况下方可实施,因此我们应及时的向土建、排水部门了解路面的最终标高、管道的布局、走向、埋设深度,从而使绿化的软硬件设施形成良好的融合与衔接,避免造成种植施工对管道的二次破坏。当某项工序阻碍了其他工程的正常开展时,我们也可通过宏观的调控与协商促进其加紧施工的节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林工程因冗余施工造成的成本增加。
2、深化技巧管理、严格控制苗木的采选
科学的统筹规划与宏观的现场调度是园林工程紧凑施工、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只有依据科学的管理策略及园林施工管理要求充分规划各环节的合理施工,才能确保各工序的顺畅与高效。如对苗木的种植应依据其数量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分批的进行挖掘、栽种、灌溉、养护等工序,从而避免造成由于工序不合理导致窝工而产生工程成本的增加。同时,由于种植苗木的种类极其繁多、规格较为复杂,给大量的园林施工采购造成较大的难度,容易产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跨地域的大量苗木运输及舟车劳顿也给苗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给不同地区的苗木适应性采购、依据环境、适龄、适生的采购带来较大不便。有些供货方为了一己之利常常在大批苗木中掺杂次级的弱苗,加之人为错误施工导致的苗木病害发生、成活率下降,也给园林工程的高质量施工造成了破坏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只有从苗木的采选关口入手,做到专人负责、层层把关、严格控制运输环节、杜绝走人情、走后门的采选现象,依据科学的选种素养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发现有病苗、坏苗、弱苗及死苗时严格杜绝其进场施工,才能最终清理苗木采选的不良现象,使园林工程在进货渠道的严密掌控下实现快速、科学的发展。
3、苗木质量管理
3.1成苗出圃前管理。苗木在苗圃起苗后,应选择背风、避阴处、并立即进行选苗分级工作,严禁在大风天,光照强烈时起苗。选苗应选择干形良好、顶芽饱满、色泽正常、根系发达的苗木,严格按规程规定的苗木等级标准进行分级,按规定数量打捆,进行假植,或放入苗木窖中浇水,以保证苗木活力。若是秋起苗,则要做好防寒、防鼠等防护工作。
3.2苗木调运管理。调运苗木的车辆,必须配带遮盖物,苗木装车前要打包,装车后,要浇足水,盖好遮盖物,防止苗木在运输途中风干、脱水。如果运输距离较长,则每隔二至三小时浇水一次,苗木运到造林作业区后,要立刻在选定的假植场进行卸车、假植。
3.3苗木假植管理。假植地应选择在背风、避阴、土质良好、有水源的地方,假植沟深25厘米左右,一捆一捆单行摆放,摆一行,培土一行,将苗根培严培实,防止透风而影响苗木活力。假植完成后要浇足水,盖好遮盖物,每天浇水两次,一定要浇足、浇透。在作业人员取苗后,要立即进行假植场整理工作,防止由于造林作业人员取苗后,造成培土松动、透风,影响苗木的活力。
3.4造林作业中苗木管理。造林人员必须配带苗木桶,用桶装苗,严禁大把拿苗,苗木桶中应存有三分之一的水,苗木根系必须浸入水中。若经过吸水剂处理过的苗木,则桶中不应装水。在植苗作业过程中,应植一株,取一株,发现病苗、死苗、有机械损伤等不良苗木应及时剔出。在植苗时,不能像种子似的,一撒一片,回头再植,这样,很容易使苗木风干、脱水,而影响苗木成活。
4、讲究施工技巧
在施工现场安排工作,就好比在一个工厂,要遵从流水线工序,这样有利于更顺畅、更有效地完成工作。例如种植一批苗木,安排多少人,哪些人做什么工作,谁先谁后,在这个过程中,哪一个环节人手不足,赶不上下个环节的工作,该如何调动、调配这都是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否则,造成窝工,增加工程成本。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强化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施工各项管理制度。同时,对不合要求的施工人员和以往工程质量信誉不好的施工队伍应拒绝。
5、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首先,应该让绿化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自身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美丽的植物和洁净的绿地才能给人舒畅的环境和美的享受,这样才发挥出了绿地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其次,要想让绿化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证种植物的成活率,应该设法平衡好植物在移栽过程中的水份,并且减少根系在挖掘、运输和种植过程中受到损伤,对树冠定期修剪避免其失水的现象。最后,严格的管理标准,使得管理工作从今以后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并药不断在管理机制、经验和技术上创新出新的思路。
结束语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开展是一项艰巨、复杂、持续的任务,在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依据合理、科学、人性化的技术管理措施完善工程施工建设,深化创新施工技术规程的统筹规划作用与细化规范作用,才能使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实现最大限度的提高,使园林企业在高效的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单丽玲,张晓杰.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21).
[2]徐海峰.做好园林施工中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5(09).
[3]李林.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分析[J].北京农业,2015(18).
[4]冷荣富,梁琳晓.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
论文作者:刘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苗木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假植论文; 园林论文; 工作论文; 工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