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生成机制”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感论文,述评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语感教学业已成为了语文教学研究新的热点。综观语感论者的研究,多集中在语感性质、语感地位和语感培养这三个方面,而对“语感生成机制”的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时至今日,除有少数几篇作了专题论述外,其余的也仅是散见于其他的论述之中。笔者以为,弄清语感性质、特征等问题固然十分必要,但是要想真正地解决好如何培养的问题,就必须解开“语感生成”之谜,这才是语感培养实施问题的症结与关键所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试图对这些年语感生成机制的研究作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就目前笔者所能收集的资料看,所有的研究,无论是从何种角度切入,又冠以何种名称,却都确认了语感生成机制是学习者内在的心理机制,并且深入到学习者的内部认知,以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作为其探究的理论基础,这可说是它们的共同之处。然而,这些林林总总的诠释与描述,实质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不仅仅在于表述上,更主要的还在于它们所依据的具体理论上。
一、基于认知结构理论的诠释与描述
在现有研究中,有受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启发而得的“语言习得机制”说;有借助列宁的实践理论而成的语言意识的“格”和“格的结构群”;有认为是长期有效的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以及认为是渗透着理性的表象系统,是以类似为契机的类推式的“特殊的认知机制”;认为是在言语反复实践活动中,因多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言语信号刺激作用而形成与之相应的言语活动联系系统——言语动力定型;还有受皮亚杰的“建构学说”的理论启迪,而以这样的公式来揭示语感生成的奥秘的“语感中介”说;及至潘纪平(1995)、俞冬伟(1997)、杨金鑫(2002)的“图式说”都应属于此类。它们所具有的共性,基本与认知结构理论的主张是相吻合的。
1.已明确认识语感是人认知语言过程的一种心理结构
认知结构理论是指从德国格式塔学派到瑞士和美国的认知学派中有关“完形”“结构”“图式”的理论,特别以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有关思想为典型代表。他们认为:认知结构指在感知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是个人的全部知识的内容和组织。这种理论认识虽然仍受早期的康德“图式说”的影响,但在内容上已较之更为丰富、具体,因而也更接近于客观事实。
而上述的诠释,虽说提法各异,可是所要表述的其实都指向了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即认同了语感是人认知语言过程的一种心理结构,是通过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对主体的言语器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主体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
2.都以皮亚杰的“同化”“顺应”作为模式识别与语感发展的必要手段
几乎所有的认知结构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变化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与建构之中。皮亚杰用同化、顺化、平衡等过程表征认知结构建构的机制,他认为:人最初仅有一些最简单的、由遗传而来的,如呼吸、抓握、吸乳等动作图式,尔后与环境发生作用,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构造出新的图式、高级图式,即认知结构(引自唐芳贵《图式研究的历史演变》)。这就是说,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首先试用已有图式去整合外界刺激,即同化。如获成功,便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便作出顺应,即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的图式去同化新的事物,以重新达到认识上的平衡。人的智慧行为就是依赖于同化与顺应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的。
在上述语感论者的诠释中,有的已明确地表述了这一认识。譬如持“特殊的认知机制”论者就认为:语感的认知结构是以类似为契机的类推式的认知。这种认知方式是异质同构基础之上的心物感应,是主体经验的直接转移。运用语感解释和说明言语作品,这是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个体要改变认知结构以适应言语作品,使认知结构对象化,语言能力知识化,这种适应也就是心理学讲的“顺应”;有的虽说并没有直接点出“同化”与“顺应”,但是也明确了:一旦主体认知的内在心理结构模式的建立,在主体重新接触言语对象时,就会由于其契合点的触发,而使主体意识自然而然地以“类推”或以“迁移”的形式迅速做出反应。显然,这些诠释就应是对皮亚杰“同化”“顺应”的一种通俗化的图解。
3.较多诠释的理论意识,较为明显受到皮亚杰的理论局限的影响
从皮亚杰自身的理论而言,皮亚杰认为最初的图式是先天的,而在后天的发展中认识图式则是动作协调的产物,所以他强调动作和活动的作用,忽视社会因素的制约和教育的作用,这就构成了他的活动论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能科学地解释图式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理论意识,在以上的诠释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像“语言习得机制”强调的是得自遗传,在此基础上,儿童借助这种机制能获得灵敏的语言直觉,从而自然而然地识别和理解句子,创造和生成句子。这明显打上了皮亚杰“图式是先天的”的理论烙印;再比如“格”“关系模式”和“言语动力定型”所强调的“图式”来源于一般动作协调,就不仅是皮亚杰理论的翻版,同时也是基于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性”的认识观的,以至于对语感这一心理结构的建立也仅是认为只有通过操作(语言实践活动)和重复(语言训练过程)进行。
二、基于认知图式理论(也即现代图式理论)的诠释与描述
1.“认知图式理论”的理论认识
现代图式理论是在汲取了理性主义关于心理结构的思想和经验主义关于过去经验对心理具有积极影响的观点,及至心理学关于表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与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相比,现代图式理论显然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1)对图式结构认识的深化。现代图式理论对图式结构的解释业已上升到“图式是记忆中表征知识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心理结构的网络”这样的认识层面,较之于皮亚杰对图式的描述,自然就更为丰富而富有层次感了。其中的关键,主要是并行分布加工(PDP)模式的提出,它使图式结构的描述更为科学、更为清晰而具体入微了。依照明斯基的观点,图式具有以下特征:①图式有许多变量或“狭槽”,必须用具体材料来填充或限定。②图式有网络,可以嵌套。即图式可以有亚图式,可以组成层次。③图式可以在各种抽象水平上来表征知识。④图式又是一个主动的加工过程,是一个试图构成经验陈述的积极过程。(引自唐芳贵文)
(2)对图式的产生和发展的诠释更加精确科学。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而学会与获得的,图式的变化与发展的途径为附加、协调、重构。附加只在量上扩大图式,而协调、重构则可以使图式得到发展和创造。(引自王兄、庞国萍《图式理论及其教学意义》)。以表面看,它似乎类似于皮亚杰的同化与顺应的概念,可实际上,比之于皮亚杰仅把同化与顺应看成是两个对立方面的认识,现代图式理论对图式的变化与发展的这一解释就更为具体化了。
2.相应诠释与描述的分析
以上述理论认识来观照目前对语感生成机制的诠释,能归属于认知图式理论范畴的自然就只有李海林(1994)的“语义网络系统”“图式理论”以及王尚文(2000)、张亮、许士荣(2002)的“语感图式”说。
(1)“语义网络系统”说。这是李海林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义网络系统,在网络中每个词或概念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代表着言语主体的一次经验积淀和知识输入,节点与节点互相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如果激活了某一节点,思维就会沿着网络通道同时向所有方向扩展,直至波及到整个系统,并带来整个网络结构的重构。这一诠释与描述,虽说并没有直接从语感生成机制这一角度去界说,但是他对语言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是以网络形式储存的认同应该说已经超越了认知结构理论的局限,从而初步显现现代图式理论的基本构架。
(2)“图式理论”说。这一提法首先见于李海林《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一文,是他综合了皮亚杰等心理学家的认知理论而提出:图式实质是一种已经内化的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单元或知识体系。在阅读中,图式实际上是一种加工机制,其具体表现为监察和解释。图式是一个预期的框架,新的学习信息是通过“合并”人在过去学习基础上形成的图式之中而贮存起来,并促使业已存在的图式结构重新组合。相比于前述的“语义网络系统”说,他的理论原基点很大程度是倾向于认知结构的图式理论。但是,李海林对图式加工机制以及“图式是一个预期的框架”的意识,却又使他的图式理论向认知图式理论着实地迈出了新的一步。
时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王尚文、张亮、许士荣等人对语感生成机制的诠释已能够上升到了认知图式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和描述,认为:语感的图式生成是主体对各种言语表达式的长期揣摩、积淀与内蕴的结果,而且是一种融会贯通式的积累。就语感图式的形态结构而言,它又是由许多敏感程度不同和有待激活的节点,或言为包容性不同的知识单元构成的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而对语感图式的变化和发展,则认为:如果外界言语信息不能与主体的语感图式相匹配的时候,就会引起主体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而语感图式因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的特点能够使其始终保持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促使主体语感与语感图式得以生成与发展的潜在动力因素。而保持主体语感图式的平衡有三种途径:即同化、顺应与忽略。很明显,在这一点上,他们也如同其他研究者一样,都还未能超越皮亚杰的“同化”与“顺应”理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缺憾。
由此可见,以往的语感论者在解释与论述语感性质时,为何对语感所具有的敏锐、迅捷之特性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科学的解释,这主要是他们依据理论的局限所致。而如今,现代认知图式理论中并行分布加工(PDP)模式的突现以及其中“变量约束”和“缺席赋值”对信息单元的分布表征和分布控制所起关键作用的提出,就足以为语感生成机制的科学诠释与描述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