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150025
【摘 要】中风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而这不仅影响到了患者自身的健康与正常生活,更对其家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对整个社会而言,中风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了解中风病,分析其各种指标,进而找到有效的措施去缓解甚至是治愈这种病,是当前的医护人员需要做到的事情。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在有些方面无法解释患者的病情特征,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运用现代的机器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准确分析患者的病情。目前最有效的医学技术就是通过对患者做脑部CT,来分析患者的病情。
【关键词】中风病;分析;脑CT
前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医疗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原来人们所面临的那些疑难杂症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甚至是得到了全面的治疗。针对现在中风病病人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医疗人员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其中,选择做脑CT这一医疗方案给这类病征的治疗带来了更好的帮助,使得医疗人员更清楚病人的实际病情,这对治愈中风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中风与脑CT征象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只有分析清楚了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内部联系,就能实现对中风病的有效治疗。
1.人们对中风病的认识
1.1现代医学所理解的中风
人们都知道,中风病的表现特别明显,对人身体的伤害很大。但在医学领域,中医与西医针对中风病的看法是不完全相同的。在现代医学中,脑卒中主要分为脑出血和脑梗塞两类,这两类都能危害到人的生命。而且,由于发病一般都是比较急促,极易造成患者残疾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在临床中,脑中风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一种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将中风的发病原因归结到动脉的异常之上,认为是由于患者动脉内膜发生粥样变性,导致脑动脉硬化,形成局部血栓,或是由于处于远端位置的血栓脱落,造成该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最后丧失功能。但这些只是医生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以及所学习到的医学知识进行推测的,其准确性与否还不得而知,这必须要经过严密的测量与精确的了解才能最终确定中风病形成的根本原因。
1.2中医所理解的中风
与西医的理解方式不同,对于中风病,我国的中医有着不同的看法。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中医诊断方式为望、闻、问、切,虽然其科学与否无法得到完全的说明,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医疗技术,中医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奇特的效果。与西医的看法不同,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患者体内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与人的心肝脑肾密切相关。当人的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就会导致体内的气血流通出现异常,加上其饮食起居可能也存在着不合理,导致其阴阳失调。这几者同时作用,必然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危害到人的健康,使得人罹患疾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这也只是中医所做的一种推论,具体情况还是需要通过机器设备来进行准确的检查才能知晓。
1.3中风必然与脑CT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对中风的看法,我们可以知道,由于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两者所得出的结论也必然存在着一些不同,但在本质上还是差不多的。不过,这些都只是两个领域的学者的理解而已,并没有进行科学的验证。要想真正治愈中风病,就必须从其病理上得到确切的信息,这就要求,医疗人员必须拿出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图像来表明这种病的患病机理。只有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是真正符合科学的,才能说服整个社会。而目前临床上的脑CT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脑CT 是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测试出患者脑部的具体情况,并且可以根据此种情况得出比人工更为精准的结论。要想从根本上研究中风病,就必须对患者做脑部的CT。
2.中风与脑CT征象的分析
2.1比较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病灶的密度值
通过对患者做脑部的CT 检查,大致可以分析出中风病的患病机理,其患病机理主要分为两大类,中经络与中脏腑,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就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病灶的密度值来看,中经络证的病灶普遍为低密度,在34.58上下12. 37 左右。而中脏腑则与它完全不同,相对而言,中脏腑的病灶密度值比较高,平均密度比中经络证要高11左右。由此可见,中风与病灶的密度有着潜在的联系。不仅如此,通过观察两类病者的脑部CT,我们发现中脏腑的患者CT主要是脑出血,而脑梗塞的局部密度比脑出血低,可以知道,就病灶的密度值而言,中脏腑高于中经络证。
2.2比较临床证型与脑出血量
在临床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不仅仅是在病灶的密度值的比较中,中脏腑患者高于中经络证患者,就脑出血量而言,前者仍是多于后者。根据统计数据,闭证患者脑出血量脱远低于脱证患者的脑出血量,而这与中风闭证和中风脱证的临床表现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中,中风脱证的临床表现与脑病的形成机理相类似。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风脱证的脑出血量较中风闭证为多。
2.3观察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的病变部位
研究了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的病灶密度值和脑出血量之后,我们还要研究这两者的病变部位的差别。虽然这两者的病灶都是以基底节区为主的,但其实它们还是存在着些许差异的,其中,中脏腑除了基底节区外还合并有脑叶部位的病变,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中脏腑患者的病情较中经络患者更重了。由于中脏腑患者的病变范围大,这就导致了这类患者一旦脑部出现血块就会直接压迫脑组织,出现组织水肿等等不良情况,最终危害到患者的健康。
3.结语
通过研究中风与脑CT征象,并且将其进行细致的划分,我们更为科学准确的了解到中风的发病机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中经络证CT表现以脑梗塞为主,而中脏腑证CT表现以脑出血为主。但这两者并不是等价的,通过将它们的病灶密度值、脑出血量以及病变部位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事实证明,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能够对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的破解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侯键,余朝骏,李明富,中风病急性期病灶CT定性定位规律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影像学杂志,2005,20(30):86--89
[2]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科研协作组.《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的临床验证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6):41.
论文作者:杨振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脏腑论文; 患者论文; 病灶论文; 脑出血论文; 经络论文; 中风病论文; 密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