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丽1,2 文 捷2 李风森1,2,31.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3.新疆呼吸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研机构创新发展专项基金(NO:2015008)
【摘要】 目的 探讨相关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速度的影响.方法 按照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快”“慢”的判断指标,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部已经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3例,将其分为发展“快速型”组及发展“慢速型”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检测指标(性别、年龄、是否吸烟、体重指数(BMI)、呼吸困难程度、肺功能指标)资料,使用统计学中的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所有收集资料进行描述、分析、整理,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性.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分布、BMI、吸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病程、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临床研究中,性别、BMI、吸烟指数对COPD疾病进程无明显影响,呼吸困难评分高会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进程.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发展速度; 相关指标【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3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肺脏,也可引起全身(或肺外)效应[1].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后肺功能常常出现不可逆性地逐年进行性下降,但不同的患者其病情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表现出两种极端表型,一种是病情速度发展“快”者,他们发病时间短而肺功能水平和全身状况迅速恶化.第二种是病情速度发展“慢”者,他们发病时间长,但肺功能水平和全身状况相对稳定.因此虽都为COPD患者,但其发展速度表现出个体间的差异性.而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从COPD 常用相关检测指标对COPD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差异性进行分析,从而为更全面地评估病情、探讨新的预防及治疗途径提供指导意义.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3年0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病人中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3例,其中男54例、女39例,年龄39~78岁(平均66.02±10.23岁);1.1.1 纳入标准 ①年龄大于30岁;②符合前期项目组应用德尔菲法制定出衡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快”或“慢”判断标准的患者;③既往无精神病史及认知障碍史,能够较为准确提供病史的患者;④住院期间各项临床检查资料齐全的患者.1.1.2 排除标准 ①诊断明确的其他肺部疾病患者:支气管哮喘、肺炎、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患的患者;②妊娠、哺乳期患者;③排除合并严重并发症、有恶性肿瘤、既往精神病史及认知障碍的患者,④其他研究者认为不宜参加本试验者. 1.2 分组1.2.1 将93例研究对象分为发展“快速型”组患者(32例)与发展“慢速型”组患者(61例);分组采用前期本项目组应用德尔菲法研究制定出的COPD 患者发展“快进程”与发展“慢进程”判断指标:①“快”诊断判断指标:病程≤5年, 肺功能≥Ⅲ级,急性加重次数≥5次,急性加重时间≥1个月,年住院次数≥3 次,六分钟步行试验3~4分,呼吸困难指数≥3级,CAT 评分>20分;②“慢” 诊断判断指标:病程≥15年,肺功能≤Ⅱ级,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急性加重时间≤1月,年住院次数≤1次,六分钟步行试验1~2分,呼吸困难指数≤2 级,CAT评分≤20分
2 方法2.1 相关检测指标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指数、mMRC 评分、病程、肺功能检查等病进行统计学分析. 2.2 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结果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两两比较使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时我们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相关检测指标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BMI、吸烟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病程、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3.1 性别COPD慢进程组男性为33例,占54.1%,女性为28例占45.9%,快进程组男性为21例,占65.63%,女性为11例,占34.38%,两组的性别构成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2 年龄COPD慢进程组的平均年龄为:68.93±10.37岁,快进程组的平均年龄为:63.11±11.22岁,两组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BMICOPD慢进程组的体重指数为25.9±8.64,快进程组的体重指数为22.94±2.94,体重指数并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3.4 病程COPD慢进程组的病程显示为25.73±9.31年,快进程组为4.00±1.02 年,两组病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5 肺功能指标COPD慢进程组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为67.9±14.62,快进程组的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为38.06±10.42,快进程组要明显低于慢进程组(P<0.05);COPD慢进程组用力肺活量为102.01±126.54,快进程组的用力肺活量为60.5±15.7,用力肺活量并未发现两组间的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OPD 慢进程组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为60.53±9.82,进展快者的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为50.94±14.32,快进程组要明显低于慢进程组(P<0.05). 3.6 呼吸困难指数COPD慢进程组呼吸困难指数为1.38±0.78,快进程组的呼吸困难指数为2.69±0.93,快进程组的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要高于慢进程组(P<0.05);
表1 纳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速度相关检测指标[X±s】
4 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呼吸系统慢性病,其特征是累及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进展,不完全可逆,且在临床症状、病程进展、对治疗药物的反应、预后等反面存在明显的不同[1],因此早期识别患者和评判患者病情进展快慢,并予以预防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表明年龄、病程、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等因素与COPD 病程进展、预后有相关性,这与Puhan等的研究相符合,考虑年龄、病程、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等因素的分布特点可能与暴露于致病环境时间长短及出现合并症、并发症的数量及严重程度有关. 本次研究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快进展组与慢进展组两组之间的肺功能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快进程组的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比例要明显低于慢进程组,而用力肺活量并未发现两组间的明显统计学差异,同时发现快进程组的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要高于慢进程组.研究发现,在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相近时,男性患者的肺气肿改变较女性更为显著[2.3].
由此可见,单独应用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评估气流受限程度,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分期作为疾病诊断、评估和治疗手段,无法准确反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个体差异实现个体化治疗.因此,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研究,可能将患者分为不同临床表型,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的差异性, 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区分出来具有独特预后或治疗特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这样可以为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从而实现个体化的治疗.总之,有很多反映COPD病情的临床指标,但其复杂性不是任何单一指标所能完全反映的,综合评估对患者预后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再将COPD看作是单纯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对COPD 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及治疗指导是有必要的.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且大多为城市居民, 其代表性较有限,观察指标有限,期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观察指标和设计前瞻性的队列研究.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2] 李风森,高振,荆晶,徐丹.应用德尔菲法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快”、“慢”的判断标准[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10):43-45 [3]徐倩,徐丹,李风森.应用德尔菲法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快”“慢”评价标准问卷的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6):165-167
论文作者:唐晓丽1,2 文捷2 李风森1,2,3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3
标签:患者论文; 进程论文; 疾病论文; 指标论文; 病程论文; 统计学论文; 呼吸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