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中学 255000
摘 要:基于学情,即从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一线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究其实践策略和教育价值。
关键词:基于学情 阅读教学设计 实践策略 教育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助于形成这种学习方式。
新课改很多年了,这项要求做到什么程度了?初中语文一线教师在中考升学率的压力下,日常教学依旧赶进度、挖考点、贪多求快。教师身心俱疲,学生疲于应付。
一、怎样更好的找准语文学习的“命门”,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要想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能量,教师必须备好课本,实现优质的教学设计。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先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而这一切,必须基于学生的学情。
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中给出了建议: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的实现路径要基于学生的“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具体落实在学生所面对的“这一篇”课文。教学设计之前,除了分析教材和解读文本之外,教师最需要做的是研究学情,关注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尊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并且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整理学生的感受和困惑,了解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执教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祖父,后园和我》,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自主预习文本,提出问题。根据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基于自主学习任务单分类整理,设置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整理后的学生感受和疑问如下:1.内容:祖父和“我”在后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在后园里那么快乐?2.情感:萧红对后园的情感是怎样的?萧红为什么对园子念念不忘?3.语言:为什么萧红写景写的那么好?从而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我”在园子里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基于此,设计教学主问题,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在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中,思考、感悟、体验、发现、提升。本课课堂教学效果明显,被评为山东省省级优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基于学情的阅读教学设计实践策略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预习,提高预习质量。可以借助导学案、自主学习任务单等形式开展。其次,教师要用多种途径搜集学情,并分类整理。传统的途径,如:师生谈话、个人问题卡片、小组问题卡片、学生阅读批注交流等。网络途径,如:QQ,微信,博客,群聊,班级网站等方式。最后,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师要充分关注、补充、唤醒、组织交流和分享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以形成新的阅读方法。这样,教师的细读文本获得的教学价值点就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体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就转化为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基于学情的阅读教学设计,其教育价值体现
1.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尊重学生的人格,有助于形成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课前预习,提出的问题,教师分类整理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这会凝聚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究中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这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更利于每个学生的长远发展。
4.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充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信。基于学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更容易实现师生的民主平等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亲其师,更信其道,学习氛围其乐融融。
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正一步步走向沉默。基于学情的阅读教学设计,会让学生逐渐学会思考,并乐于表达,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只是第一步,其实还需在课堂中扎实有效的推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荣生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1。
[3]段岩霞 《基于学生的感受 读出诗歌的情味》.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8年,7-8,31。
[4]张伟忠 《评价标准的建构与实践》.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4,25~28。
论文作者:王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经验论文; 后园论文; 祖父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