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连州供电局 513400)
摘要:电力能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各个方面的发展对电能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电网建设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电力行业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在应用这种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运用
人口增长、气候变化显著是现今社会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特点。日益紧张的生态能源供应,尤其是在西方金融危机现象出现后更加显著的能源供给现状,是人类正在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中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基本国情,只有将电力工程技术更好地应用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之中,才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变化发展的潮流,有效保障我国电力安全输送,及时解决能源供给紧张的社会发展现状。
1.智能电网特征
电网智能化是我国整体发展有所进步的表现,为供电企业开展相关业务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证。智能电网相较于传统的电网建设更加环保,在开展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对电网资源进行重复利用,使得能源损耗降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智能电网的环保性恰好与其发展目标相符。利用智能电网能够起到优化资源的作用,使得电网维护的难度降低,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提高电力传输效率。虽然智能电网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但是其实际收益性较高。主要是由于智能电网可以加快能源传输质量及效率,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智能电网的交互性较强,供电企业在利用其开展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市场沟通体系,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客户的需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得服务更加到位。自动化也是智能电网的一大特性,在利用其供电的过程中,能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自动诊断及修复。主要是由于智能化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电网错误点,对系统进行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维护成本。智能电网的构架比较牢固,在发生自然灾害的过程中,电网系统能够依靠牢固的构架进行自我保护,使其危害性降低。
2.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
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对智能电网的质量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由于电力工程技术是自动化技术,对智能电网中用电对象的控制和数据采集能够完全实现自动化,而且可以使用更高科技的智能化信息技术处理模式对用电对象及用电数据进行快速处理,最终得到的反馈控制信号的准确性也非常高。因此,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避免传统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将电网的控制效率提升到最高水平。
2.2有利于强化数据采集的能力
以往的物理电网中采集的数据并不能够进行自动分组,原因就是科技含量不高,自动化程度不高。而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能够使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提高,而且能够按照设备种类和功能进行区分,创建不同的数据收集档案,不仅为电力工程设备的运行程度检测提供了基础支持,也能够利用科技手段确定电力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案,提升了电力工程和智能电网整体运营的水平,强化了智能电网对数据采集的能力。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要点
3.1能源转换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的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对碳的排放量。智能电网的使用就是利用新技术来实现低消耗、低排放的目的。而对于整个电网系统来说,在进行电能转化的时候存在着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于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改善和解决。特别是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发转换效率更好的能源转换器,从而为整个智能电网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能源,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高压直流输电
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利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将其与传统的交流电输送方式进行区分,因为其主要是利用高压直流输电的方式。在利用这种输电方式的过程中,能够利用仪器的直流及逆流输送,使得电流能够达到输送点。高压直流输电可以增强输电的稳定性,还能够为供电企业节约建设成本。在部分偏远地区开展电网建设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开展高压直流输电比较方便。还能够将其应用于孤立的地区输电供应,使得智能电网建设覆盖面更广。
3.3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在我国现今社会发展阶段中,国家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并逐渐接受,将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有效结合了微电子和电子技术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是电力控制技术以及电力通讯传输技术的综合。在大多数时间里,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变电技术会被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的高压电输变电发电传输的过程之中。在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中,危害程度较轻的发电能源体更多的吸收运用到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之中的基础上,通过柔性交流输变电对电力工程技术与电力控制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有效融合,最终实现对电力能源的科学分割。电力工程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电力网络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和保证电力网络输送平台的平稳运行。通过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还能在智能电网运输电能的过程中有效减少电力能源的损耗,更好地提升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工作效率。
3.4变电及配电
智能电网建设的变电及配电作为其中难度较大的环节,要求供电企业加强重视程度,利用相关方法对其进行完善。利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与智能电网进行良好的配合,达到相关效用。主要是由于变电环节能够对信息进行自动收集,还可以自动执行测控任务,使得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自动化系统能够用于继电保护,体现较强的智能性。在开展配电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力工程技术中的信息化技术对配电网络进行优化,提高运营效率。这样一来,配电网络的双向流动就能够与电力输送终端的自动电压进行调控,使得智能化功能得以实现。
3.5用电及其他环节
用电环节是智能电网运行的终端,用户以往只能根据电表的数字确定用电量,精确度较差,功能也较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电能服务需要。而智能电网能够为用户提供功能更加齐全、精确度更高的用电计量服务,不仅采用了精确地数据计量设备,也保证了用户的用电计量更稳定,甚至能够随时随地查询各家各户的用电信息。另外,电力调度的管理功能也伴随着电力工程技术和智能电网的高级合作应用而更加趋于自动化,避免了以往出现不平衡供电时出现的影响用户生产生活的相关问题出现,增强了电能的利用率。因此,积极的开展智能电网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确保电力行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也能够造福人类,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总而言之,做好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是适应时代发展,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我国发展如此迅速,电力需求急剧增大的情况下,将电力工程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改进和完善智能电网的结构和功能。不仅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进一步改革,还能对社会结构和能源系统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最终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勇.“智能电网综述”技术讲座第四讲: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电子,2010,(4):67-70.
[2]孙庆彬,刘淑莉,董晨晖.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机电信息,2013,(24):96-97.
[3]陈东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通讯世界,2013,(11):120-121.
[4]钟永颉,吴凯,张甦涛.试析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应用[J].电子制作,2013,(19):69+67.
论文作者:冯剑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能源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