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发展观看区域发展的理论创新_城市经济论文

从科学发展观看区域发展的理论创新_城市经济论文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区域发展理论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区域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作了新的调整,赋予了新的内涵,区域发展理论有了更多的创新点。这些创新点体现在十七大报告中,综合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十七大报告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一重要方针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是未来十几年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党和国家之所以作出这种决策,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经历5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很大成效:(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区域之间各自优势逐步发挥,区际分工日益明显。(3)经济活动空间加快集聚,城市群和大都市带圈的主导地位凸显。(4)沿海地区产业全球化程度提高。(5)区域经济竞争和合作交相作用,促进了区际发展。但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在经济总量差距之间的矛盾缓解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仍在扩大;区域资源与能源分布不均,资源配置不合理仍然是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区域之间的社会发展、环境状况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区域产业发展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人口转移和劳动力转化滞后于经济空间集聚,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缺少资金、人才,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而人口比重却大大高于经济所占的比重;区域间财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社会事业发展严重失衡,区际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等等。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和出现,与我国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是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协调区域间经济利益关系有密切关系。因此,传统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理论是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将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列为基本公共服务。所谓均等化,一是最低标准,即要保底;二是平均标准,达到中等水平;三是相等的标准,即结果均等。因此,按最低标准,我国不同区域的居民,不管其区域(省、市、县)的经济发展如何,经济总量有多大,人均GDP或财政收入有多少,都应该和其他区域的居民一样同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导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二是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这表明,新的区域发展理论既可以避免过去不同区域间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一致和经济总量(GDP)差距的缩小,而不顾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忽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致,片面追求经济效应的趋势,又可以使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划分主体功能区,调整经济布局

主体功能区划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十一五规划》具体部署、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的一项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极为重要的工作。主体功能区划旨在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定向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发展领域的最新反映,是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的总体布局,将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方案曾不断地进行调整。如前所述,1950-1960年代制定了六大经济协作区方案。1980年代,制定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21世纪以来,又逐步形成了四大板块——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的总体部署。这些部署无疑在当时都有它的合理性,然而也有其局限性。那么,我国未来国土开发的总体部署究竟应怎样?区域发展的合理格局应为何种形态?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它要确定哪些区域适合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哪些区域应当限制开发,哪些区域必须禁止开发。主体功能区划有助于合理引导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和转移,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既要支持这些地区发展经济,使经济总量和GDP不断增大,同时又要合理引导这些地区人口逐步转移,使得人均GDP增加。通过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缩小不同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切实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主体功能区划还将是构筑我国和谐国土、和谐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因为它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以自然生态属性和功能、资源环境承裁能力等为重要依据,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面积,划分哪些区域以聚集人口、产业和城市、发展经济为主体功能,哪些区域以保护生态保护自然为主体功能,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根本扭转我国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构想及实施,更加注重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理念,是区域发展理论的新突破。

(三)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我国区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区域经济在一定的行政区划内运行,行政区政府在区域发展中起着主导甚至是决定性作用,这种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特殊区域经济现象,其表现可归纳为:(1)企业在区域市场竞争和扩张过程中渗透着强烈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2)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力影响,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流动受到强烈阻滞。(3)地方经济格局相对稳定,不同区域产业结构雷同现象普遍。(4)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高度重叠,城市间产业分工和特色逐渐弱化。(5)行政区边界地区的经济相对衰竭等。

鉴于行政区划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成的约束和负面作用,《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十七大报告更明确地指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这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区域发展政策提出的又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对我国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方向向横向运行方向转变的一次划时代的格局调整。它将加快中国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向横向运行转变的速度,将使区域经济发展由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向以市场为主导转变,由行政权力支配向依靠法律和经济杠杆调节转变,由行政主体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若干个在经济总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区域,这是发达国家国土开发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经过长期发展,我国也形成了一些沿海、沿江、沿重要交通干线的重要经济区。在我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格局中,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湾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已初显轮廓;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以北京、天津为龙头的华北经济带,“珠三角”的“10+3”经济带也已见端倪。还有海峡(海峡西岸)经济圈、成渝经济圈、关中经济圈、中原经济圈、武汉经济圈和沿哈大线经济带、黄河中上游经济带等正在整合之中,这些地区凭借区位优势,集聚了大量生产要素,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36%,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在“突破行政区划”的区域发展创新理论指导下,这些经济圈和经济带的作用将会逐步显现。

(四)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密不可分,只有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向心型城镇发展阶段时,城镇化水平才能较快提高,城市群才有可能出现。

我国城镇发展政策经历了很大变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曾是较长时期内我国城市化的基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十七大报告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明确地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几十年来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大突破。

胡锦涛同志关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论述,有两大创新点:一是提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原则: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二是要培育城市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前者是根据我国几十年来城镇化道路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而来。首先,我国城镇化存在乱占滥用土地资源的严重问题。据统计,全国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各类闲置和空闲土地及新增建设用地批而未用的土地约400万亩,占城镇建设用地的7.8%,且城镇用地面积的增速大大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速。第二,城市规模偏小,对周围腹地经济的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带动区域有限。我国城市数量已达660个,但特大城市只有40多个,仅占全国城市总数的6%左右,大城市60多个,占8%左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所占比例分别高达30%和50%以上。第三,区域间城市分布不合理。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都偏少。

后者则是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参照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实际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对我国城镇化提出的新要求。城市群建设有利于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优化配置,使产业链延伸更趋合理、基础设施获得规模效应,从而带动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分工协作、竞争共长、功能互补、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区域内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优化环境、发挥优势、扩大开放、招商引资、集聚产业,达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的,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关于区域发展理论的意义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它既是对国际上区域发展理论的借鉴和突破,又是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区域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关于区域发展的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中国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这一历史进程中的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

标签:;  ;  ;  ;  ;  ;  ;  

从科学发展观看区域发展的理论创新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