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定肾病综合征患者行芪蛭汤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共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33例,其中两组患者均行环磷酰胺治疗,不采取其他抗凝药物;观察组行芪蛭汤联合泼尼松,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24小时尿蛋白、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ALB以及谷丙转氨酶指标分别为(2.26±4.07)、(2.32±0.24)、(4.49±1.97)、(38.3±3.6)、(40.6±1.2);参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04±4.68)、(3.55±0.57)、(3.40±2.13)、(31.4±4.2)、(42.4±1.7),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1%优于参照组75.7%,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5例(15.1%),参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9例(27.2%),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芪蛭汤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降低,安全性提升。
【关键词】 泼尼松;环磷酰胺;芪蛭汤;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319-01
本文通过对6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评定芪蛭汤联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的临床价值。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数据
在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33)和参照组(n=33)。纳入依据:(1)蛋白尿增多;(2)低蛋白血症[1];(3)肾功能正常。排除依据:精神病症;不同意本次研究。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8.01±9.01)岁,平均病程(4.81±4.21)月,参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8.02±9.00)岁,平均病程(4.79±4.22)月,两组基本资料如年龄以及性别等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治疗以及对症救治,观察组行泼尼松联合芪蛭汤,具体方法为:泼尼松(英文名称:Prednisone Acetate Tablets [2]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1989,2002-12-18 生产单位:蚌埠泰格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mg)首次服用1mg/kg,清晨进行顿服,8周后逐渐将药量减少。芪蛭汤:30克黄芪、12克当归、3克水蛭粉、30克丹参、12克川穹、12克莪术、30克薏仁、15克生地黄、12克知母。
参照组行环磷酰胺(英文名称:Cyclophosphamide Tablets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383,2002-07-10 生产单位: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0mg)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行SPSS21.0处理,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两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组间对比判定为P<0.05差异性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由下表可知,和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陈固定提升,观察组好转情况优于参照组。
2.2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析
观察组中,有效29例(88%)、好转1例(3.0%)、无效3例(9.0%);参照组中,有效24例(72.7%)、好转1例(3.0%)、无效8例(24.3%),组间对比χ2=6.0000,P=0.0143。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两组在不同方法治疗中发生程度不同的临床副作用,如面色发红、心悸不安、心跳加速、激动暴躁、痤疮等,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5例(15.1%),参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9例(27.2%),组间对比χ2=4.0615,P=0.0438。
表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n=33)
3.讨论
本次研究中,我院通过将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加行芪蛭汤[3]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总有效率,降低因单纯口服激素药物导致的面色潮红、失眠以及痤疮等反应,最大程度提升临床安全性[4]。
综上所述,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行抗凝药物治疗以及活血化瘀药物处理,达到了临床最佳救治作用,加行汤药降低西药的依赖性,提升临床安全用药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世霞,康娟.补阳还五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儿童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23例[J].西部中医药,2017,30(4):99-101.
[2]祝冬梅,卿超,卓绗华.参芪地黄汤加味联合环磷酰胺和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9):1005-1007.
[3]连娜.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应用低分子肝素与激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184-185.
[4]刘志远.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38-39.
[5]谢光杰,易富敢.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7,35(2):220-221.
作者简介:李婧婷(1979.11-),中医科,女,湖南邵阳人,主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研究方向:中西结合治疗肾脏疾病。
论文作者:李婧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两组论文; 激素论文; 患者论文; 酰胺论文; 肾病综合征论文; 组中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