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_周乐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_周乐富

四川省盐源县博大九年制学校 615700

对美的向往一直以来就是人类不懈追求、为之奋斗的目标。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因此,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一代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有效途径,于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培养“真、善、美合一”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从而提高审美素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赏析词句, 品味语言美

我们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 博大精深, 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 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 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有的讲究韵律格式,表现出一种形式美; 有的朗朗上口,洋溢出一种韵律美;有的浓墨重彩, 描绘出一幅景观美; 有的满怀深情, 歌颂出一种人文美, 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 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 因此,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 从而感受美的熏陶, 增强美的享受。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

二、要培养学生们懂得“听”美

“听”,首先要求师生都坚持讲普通话,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听”能获得美的信息,给听话者带来审美享受。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文章,都含有生动的艺术语言,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美好的事物和人们美好的心灵。可见,利用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审美教育是得天独厚的。对课文的欣赏实践, 教师要指点门径, 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 以景生情, 从情联想到境。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 制造气氛, 表情范读, 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 以情动情, 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如教学 《荷花》 一课时, 教师可创设情境, 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 “荷花池” 边。通过画面的展示, 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 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三、要培养学生们“读”美

“读”美,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美读,是指灌注了充沛饱满的感情,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朗读,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美读极富节奏感和旋律感,以声传情,将文学中的情感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打动听众,给人带来审美愉悦。

四、言行揣摩, 领会形象美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 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 有一心为民的孔繁森、 大禹; 有潜心科学研究的达尔文、爱因斯坦; 有勤学苦练的梅兰芳、 怀素; 还有深爱自己母亲的陈毅、 沉香……他们对事业、 对科学、 对真理、 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 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运用判断、 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 从而感知人物的形象与心灵。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审美因素,进行有机、自然渗透,在营造审美活动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真切地感受美、欣赏美,受到美的陶冶,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当然,教师要善于将语言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体验到真、善、美,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也启迪了学生的思想。

论文作者:周乐富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8月总第24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论文_周乐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