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属于文明古国,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我国的古建筑艺术特色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科学价值,保护好文物古建筑是当代文物保护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利于文物古建筑价值的保存,如何修缮文物古建筑让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存是当代文物保护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保护
古建筑文物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探索古代智慧的重要依据。然而这些古建筑文物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古建筑文物中很多精美的建筑形态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保护古建筑文物一直被广为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及社会观念的变化,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接下来笔者将从存在的问题、成因和相应的对策的逻辑顺序来剖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1当前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任何事物的产生于发展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而言,同样也是如此。概况起来讲,当前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整旧”的观念不合理
就“整旧如旧与焕然一新”之间的矛盾问题,梁思成曾经做过详细的阐述。在修缮与保护古建筑文物时,我们只是一味地以“焕然一新”为最终标准,造成了诸多严重的后果。之所以会出现状况,主要是由“整旧”的观念不合理引起的。具体而言,人们对古代建筑文物存在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行为上缺乏重视,使得古建筑文物的历史烙印丧失殆尽。
1.3保护的概念比较模糊,积极性不高。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多数中国人一贯遵循的做事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有些人对保护古建筑的概念比较模糊,对保护古建筑的行为缺乏积极性。殊不知,他们完全误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内涵。针对这种情况,所有的国人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孩子抓起,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古建筑文化,这是应对各种问题的有效举措。
1.3修复的技术方法不科学
在修复技术方面,我们还是过多地依赖现代科学技术产品,使得古建筑文物的历史原貌难以得到充分地展示。更有甚者,有些修复活动只是做表面工程,重外观修复而轻内部修复。在这种修复环境下,古建筑文物的历史信息还容易被人为地删除,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2文物古建筑修缮和保护的措施
2.1要先建立基础档案资料
(1)首先要有真实的基础资料、设计说明、施工说明、照片、图纸等,要求能从建筑上、结构上全面反映建筑物的各个部位。文物档案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管理、保护、研究的重要依据,要做好文物古建筑修缮档案,需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做好科学技术资料档案,包括文字档案、历史沿革、历代修缮记录情况、残损程度状况、《修缮工程勘测报告及设计方案》、施工计划、材料质量合格证明、修缮方法、材料、面积,施工管理日记、工程验收报告等;图纸档案,包括总平面图、各单体建筑的平、立、剖面实测图、修缮设计图等;照片档案,包括群体和单体建筑的外景、内景照片局部照片,残损部位修缮前后的对比照片和修缮项目主要工序、用料、工艺照片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是做好行政管理文件档案,此档案是通过各种文件,基本上反映该修缮工程从立项至竣工的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包括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级别、管理机构、保护规划文件和修缮立项请示、报告,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修缮的批文,开工请示、进度报告,验收竣工报告,以及地方政府为该修缮工程成立的组织机构等。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基层文物部门财力、人力不够,所以有些文物建筑维修资料不全,或边施工边做资料,无意中会遗失许多建筑构件特有的历史信息。因此,文物建筑维修不仅要有充足的档案资料,而且随时要有记录,补充施工过程中新发现的历史信息。
2.2注重古建筑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
进行古建筑文物的保护,离不开文物保护的专门人才。因此,要加强古建筑文物保护专门人才的培养。因为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既要有科学的保护方案,又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来进行古建筑的文物保护。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更科学地对古建筑文物进行专业保护。古建筑文物的修复需要对古建筑文物的结构、材质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行科学地分析,制定切合实际的修缮方案,才能使古建筑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
2.3文物建筑要保护原有历史环境风貌
历史是在不断的变化中发展的,有关狂风、暴雨、大雪、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损伤破坏,所遗存的遗迹、遗痕和重修加固的历史信息,应当尽可能予以保留。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和历史信息”,是指对古建筑安全保护有利和对历史事件的记印确凿,在不影响古建筑安全和造型艺术的情况下保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认真对待。历史上后人修缮更换过的构件,这是古建筑所经历的历史变革和历史信息,是反映古建筑的本来面目的证据,有些已成为有价值的古建筑,应视作原状保护。
2.4要建立长效机制,对文物古建筑要永续性保护
文物古建筑修缮,首先,要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确定哪些是要保护的,哪些是要修复的,哪些是可以改造的。然后,能保的尽量保,需要改造的要确定怎样才能改造好,否则一旦改坏了就没办法恢复。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分步持续修缮的方案,先把有害于建筑物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消除掉,按计划逐步整治,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全面维修。只有这样,文物建筑的特有历史信息才能完整地保存下来。
2.5打造科学的保护方法
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法是最切实际的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手段。因此在针对古建筑文物的实际修缮和保护工作中,相关的文物管理部门一定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方法。具体需要从几下几点来着手:首先,相关文物管理部门要更新传统观念,秉承“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理念,在修缮和保护中充分尊重古建筑文物的原本形态,让古建筑文物于不改变其整体性和原真性的基础上,在修缮和保护中得以长久存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是一个牵涉面广、程序复杂的过程,其中有很多细节都关系到整个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的成败,因此广大业界同行一定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地认真做好关于古建筑文物的民众宣传、修缮与保护的方式方法,将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让珍贵的古建筑文物得以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发挥其独一无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柴泽俊.修缮保护古建筑文物应予重视的几个问题[J].古建园林技术,2011(03):12-14.
[2]赵育科,陈佩杭,石坚韧.浙江地域文物建筑修缮技术实践――以宁波庆安会馆工程为例[J].浙江建筑,2010 (03):30-34.
[3]马炳坚.从历代帝王庙维修保护的实践看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的特殊规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 (05):311-331+375.
论文作者:张以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古建筑论文; 文物论文; 历史论文; 建筑论文; 档案论文; 科学论文; 这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