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妇幼保健院 云南泸水 673100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接收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一共有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给予对比。结果:护理以后,研究组产妇2h出血和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以后,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使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效果
产后出血在妇产科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指的是分娩24h出血量>500ml的患者。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证实[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占分娩总体的2%-3%。因此,一定要对产后出血给予高度重视,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使母婴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本研究主要对临床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选择更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提供参考价值,以进一步促进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接收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一共有1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为85例。当中,研究组年龄在22-35岁,平均为27.4±2.5岁;孕周在34-40周,平均为37.5±1.7周;对照组年龄在23-36岁,平均为28.3±2.7岁。孕周在36-41周,平均为38.7±2.3周。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1.2.1 产前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焦虑以及紧张容易造成机体儿茶酚胺分泌明显增加,进而引发继发性宫缩导致产程进一步延长,进而使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明显上升。另外,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给予其情感支持以及暗示等相关心理干预,使孕产妇的情绪保持稳定,与此同时,孕产妇进入医院以后,护理人员一定要稳定期情绪,保持心理平衡,进而增强孕产妇分娩的自信心。除此之外,产前护理人员要全面评估患者,对伴有相关高危因素的产妇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及早进行预防以及相关准备工作,进而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1.2.2 产时护理干预
(1)第一产程:护理人员一定要产妇的各个情况给予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产程延迟以及停滞,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另外,为了能够有效预防产程延长造成的疲劳,特殊情况的时候采取镇静剂。除此之外,对产程当中子宫收缩过强和进展过快的孕产妇,一定要及时给予正确指导,以免提前用力造成软产道损伤造成的产后出血;(2)第二产程:对伴有相关高危因素的产妇,子宫口全开以后建立一个静脉通路,同时做好相关抢救准备。另外,护理人员一定要正确指导产妇采取腹压,并且密切观察膀胱是否充盈,增强其机体素质。除此之外,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孕产妇会阴部位给予有效保护。护理人员的相关操作一定要轻柔、缓慢,以免过快将胎儿分娩出来,导致软产道损伤。(3)第三产程:护理人员一定要协助主治医师将胎盘分娩出来,之后对子宫进行按摩,同时对伴有相关危险因素的孕产妇一定要谨遵医嘱预防性使用药物,以免发生产后出血。
1.2.3 产后护理干预
产后2小时是高峰期,产妇应该在产妇密切观察2小时,并且准确收集以及测量其产后出血量,同时准确评估产后出血量,对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另外,护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产后2h的监护,特别是对经产妇,一定要预防延迟性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每隔30min观察其生命体征、宫缩、阴道出血以及子宫底部高度等相关情况。除此之外,分娩以后,护理人员一定及时给产妇补充一定的热量食物或者饮品,同时做好保暖工作[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情况给予记录和对比[4]。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2h出血量和24h出血量情况对比
护理以后,研究组产妇2h出血和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大部分出现在产后2小时以内,晚期则出现在分娩24h以后,在产褥期当中出现的子宫大量出血,大部分出现在产后7-14天。产后出血在妇产科当中属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一旦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则一般会造成失血性休克,严重的则会造成孕产妇死亡,对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包含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以及前置胎盘等。
作为妇产科的医护人员一定要熟悉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因素,同时明确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以及对孕产妇的机体状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而且还要对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进而对预防以及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临床护理人员对伴有高危因素的产妇一定要给予全面观察以及风险,避免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根据研究表明,在产前增强产妇心理干预能够增强其分娩信心,同时孕产妇在分娩过程当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产中对其下腹部以及腰骶部进行按摩,进而使其疼痛感明显减轻,同时与孕产妇进行良好交流,能够分散孕产妇的注意力,进而使其获得精神支持。另外,临床护理人员需要正确指导其呼吸方法,可以使各项器官稳定运转,进而使出血量明显减少。除此之外,产后对孕产妇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指标给予密切监测,这样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进而可以使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明显降低。本文结果显示,护理以后,研究组产妇2h出血和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以后,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使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戴森,李洁,刘仕英.新生儿性别和产妇心理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16(1):37-38.
[2]左海英.护理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5,5(2A):110-111.
[3]李征,张洁,李屏,等.心理干预对H1V感染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1(26):3227-3228.
[4]王新惠,黄如兰.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西部医学2014,5(25):791-793.
论文作者:陈茶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9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9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孕产妇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9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