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环境项目建设中,水处理工作要求比较严格,传统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已无法更好的契合城市净水处理要求,水资源质量得不到保障。为了保障水处理效果,相关部门加快研发水处理技术,其中超滤膜技术是极具代表性的。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超滤膜技术应用于环境工程水处理中有很高的价值,处理效果好,应用领域拓宽。
关键词:环保工程水处理;超滤膜技术;应用
引言
水处理措施构成了当前环保工程的侧重点,而与之有关的水处理手段以及处理技术也日益呈现多样化。在目前看来,超滤膜技术已经能灵活适用于水处理环节,并且体现为优良的水体处理综合效果。因此针对目前的水处理以及环保工程应当关注超滤膜技术的综合利用,据此给出优化水处理效果的举措。
1超滤膜技术的特征及内涵
超滤膜技术的本质内涵就在于借助过滤膜来达到分离溶液杂质以及净化溶液的综合效果,并且还能用于溶液浓缩处理。在目前看来,关于超滤膜技术已经能将其运用于当前较多的工业领域。与水体过滤运用的传统手段进行对比,可见超滤膜技术具有较低能耗与较好处理效果的独特优势,因此有助于分离低压状态以及常温状态的各种溶液。与此同时,超滤设备具有简易的构造与较小的设备体积,进而节省了资金与投入。运用超滤膜技术的显著优势就在于简化了水体过滤的流程,只要能够完成加压输送即可实现全过程的水体过滤处理。针对溶液分离与溶液浓缩的相关操作来讲,超滤膜技术还可维持恒定的浓缩溶液温度,并且经过分离得出相应的溶液物质。此外,超滤膜技术针对各类溶液物质都能实现有序的分离处理,从而将上述物质分成较多的分子量等级,以便于优化溶液分离的总体效果。
2环保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应用问题
2.1补充技术不充分
自来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使得纯净水生产成本提高,所以水处理工艺选择时,要先深入了解现场环境,结合取水具体特点,合理选用净水工艺。如果所需净化的水有很高的无机盐含量或硬度要求,就要选用双膜技术;假若所需处理的水体自身有很高的水质,处理工序方便,就可应用超滤技术,降低水污染与纯净水生产等成本。但一般情况比较繁琐时,有的厂家选用超滤技术,提高了水处理工序与成本,因而经济落后地区不适用该处理技术。
2.2能源耗损大
水处理工作中,保障设备驱动力是超滤膜技术应用的基础。实际工作中,外动力辅助必不可少,但此过程也会产生一定的能源消耗,水处理成本增加。因而应用超滤设备时,要认真检查能源耗损情况,尽可能选用能源耗损小的设备,尽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3污染
环保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一定的污染问题,使得超滤膜过滤能力降低,能源消耗量加大,从而加大了水处理成本。但现阶段,自来水厂一般会间隔5个月对超滤膜进行一次净化,且净化过程繁琐,一旦操作不规范,就会加剧水污染问题,所以加强保护超滤膜显得尤为重要。
3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
3.1在饮用水净化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各个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也就对生活用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生活用水的管理,保证生活用水的质量。超滤膜技术由于可以实现对饮用水的混凝沉淀和超滤膜过滤,有效处理了饮用水中的杂质,实现了良好的分离效果,提高了饮用水质量。另外,超滤膜技术还实现了水中细菌等物质的过滤,起到了良好的净化作用。超滤膜技术对饮用水的处理还实现了一些有机污染物等的清除,为人们创造了优质的水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在海水净化中的应用
我国人口密度大,用水需求量大,这也就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但是我国海水资源丰富,如果能将海水资源加以利用,就可以使我国面临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得到缓解。由于海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使用超滤膜技术能够提高海水资源的处理效果,实现海水资源的净化,变海水资源为有利的水资源,降低处理成本,加强对海水资源的利用。另外,超滤膜技术还可以与反渗透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好地海水净化效果。
3.3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中还面临着工业废水量大、种类多的问题,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废除处理的成本,另一方面对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提高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降低处理成本,减轻环境污染,超滤膜技术是废水处理的必由之路。但是由于工业废水的差异性,需要在进行废水处理时,有针对性地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如造纸业的废水在处理时要将木素、浆液等有害物质分离,并利用分离的物质进行后续的循环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3.4在城市污水回收利用中的应用
城市生活的污水量大,且种类多,包括了管道污水、地面降水等,如果能对这些水资源进行回收处理和再利用,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也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城市污水回收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对污水资源的分类,分类工作是后期处理的基础,比如对地面降水的处理主要是用于工业生产中,对管道污水的处理主要是为了减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作用。其次,城市污水的处理应该建立高速运行的水循环系统,实现超滤膜技术对城市污水处理和回收的最大效果。
4关于环境工程水处理运用超滤膜技术的要点
对于悬浮物予以有效滤除从现状来看,运用上述的超滤膜技术已经能实现针对5微米或者更大直径杂质的全面滤除。在过滤器的辅助下,应当能彻底滤除较小粒径的悬浮杂质(3微米至5微米的粒径)。然而不应忽视,某些带电的胶体粒子可以维持较强的粒子稳定性,因此增加了滤除此类粒子的难度。为了改进现状,关于滤除胶体等特殊悬浮物可以借助超滤膜方式予以完成。通过将絮凝剂融入水体内部,即可滤除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物质,从而形成了絮凝状的胶体悬浮物。
4.2改善进水的浑浊度
进水浑浊度在根本上决定于进水杂质含量。因此在多数情形下,外界光线都很难透过浑浊度较高的水体。从光学效应的视角来看,水中杂质颗粒的尺寸、杂质数量与杂质种类都关系到进水浑浊程度。因此为达到改善水体浑浊度的目的,则有必要借助精密的杂质过滤器予以完成,并且将絮凝剂投入进水中。通常来讲,对于过滤器至少要保证设计为双层的,如此才能达到净化进水的目标。此外,对于过滤速度参数设计为每小时10米的速度参数。
4.3灵活调整水质
关于水质调整主要涉及到酸碱度与水体温度的两项指标。对于水体的酸碱度而言,应当借助超滤膜来达到灵活调整的目的。如果进水并没有符合最基本的酸碱度指标,则需对其予以适当的水质调整。因此在针对酸碱度予以调整时,最好借助碱性或者酸性的调节剂予以完成。这是由于,超滤膜可以透过无机盐,从而避免表现为水垢凝结或者浓度极化等现象。在上述的调整酸碱度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堵塞现象的发生,并且切实防控超滤膜堵塞。具体的实验系数包含温度系数,对此设计为0.02比1。因此如果要提高2%的透水率,则要达到1摄氏度的实验温度增加。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工程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净化,环境得到保护,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重复再使用。未来发展中,深入研究超滤膜技术,逐步发展并完善该处理技术,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饮用水资源,满足居民饮用水需求,保障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张翔,柏磊.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2):81.
[2]陶珍,赵荣.论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应用超滤膜技术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2):90.
[3]刘云珠.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19(01):195-196.
论文作者:邹国俭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膜技术论文; 超滤论文; 水处理论文; 超滤膜论文; 水体论文; 溶液论文; 水资源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