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王煜芳

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王煜芳

王煜芳

(晋城阳城县肿瘤医院 山西 晋城 048100)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要点。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静脉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制定预防性护理处理,总结导致静脉炎的因素,并对比分析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尽早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总结并制定合理的预防性措施处理,才能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关键词】 外周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影响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221-02

安全理念不断增强,静脉选择也逐渐规范,而外周静脉留置针作为常规输液工具,目前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从近几年研究报告来看,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比较常见,为了尽量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临床需加强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的研究,因此我院实施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计入选对象8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入选时间2014年6月~2015年6月。入选患者均有完整资料,自愿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处理及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8~59岁,均值40.2±10.7岁。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58岁,均值40.5±10.6岁。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处理,而研究组针对静脉炎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然后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处理,具体包括:(1)穿刺血管的合理选择:穿刺时应选择血流畅通、皮肤弹性好、外横径较粗且易于观察的血管为主,而且应先从远端开始,然后近端,左右相互交替,尽量避免穿刺神经、关节及韧带处血管;若需要多次用药或者静脉过细的患者,建议实施锁骨下静脉置管,同时将导管插入上腔静脉,可避免静脉炎发生;此外,化疗患者不仅要正确选择血管与观察,而且要观察注射处有无水肿、红斑等。(2)严格无菌操作,重视输液管理:重视输液管理,若患者输液量不足1500ml,而且输液时间<3d,则不建议采取外周静脉留置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求操作人员经验丰富,操作熟练,掌握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医院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与培训,促进全员提高与进步,不断改善穿刺与置管成功率;输液顺序要合理安排,并对药物浓度、PH值及输液速度进行合理调节;多种药物输注时,应先输注非刺激性药物,最后输注刺激性最强的药物,同时多种药液间可采取生理盐水10~20ml进行间隔,以此预防静脉炎。(3)冲管与封管方法要正确科学:目前我院采取的封管液多为生理盐水或稀释肝素钠,但后者效果常优于前者,不过具体情况应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比如小儿、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足等患者建议采取生理盐水,而心血管疾病(高凝血液、冠心病等)则建议采取稀释肝素钠。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输注的药物浓度高、刺激性较强,则先滴注氯化钠冲管,然后再实施稀释肝素钠正压封管,这样可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作用。此外,封管应注意方法,建议采取连续且边推注边旋转的方式将针头退出,尽量使得管腔中充斥封管液,实现正压封管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并对比分析。静脉炎评判采取INS分级标准[1],共5个等级,0级为无症状,即非静脉炎,1级及以上均为有症状,属于静脉炎。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研究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则高达20.00%(8/4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笔者根据相关文献,结合本次研究,认为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较多,这里简要分析以下几点:(1)穿刺血管:血管管径越小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越高,而且发生的时间也更早;远心端静脉炎发生率要比近心端发生率更高,尤其下肢静脉,原因在于静脉瓣较多,回流较慢,使得下腔静脉药物滞留时间更长。(2)留置针:有研究显示聚四氟乙烯导管输液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在50%左右,而生物材料导管仅为25%左右[2],可见导管材质有着关键性作用;不同型号留置针也会影响静脉炎发生,其中型号越小则血管内皮摩擦越少,机械性损伤几率更低,则静脉炎发生率也更低。(3)留置时间:留置时间长短也会影响静脉炎发生,有研究显示时间超过72h发生率约为50%,而超过120h发生率则约为60%,为此建议外周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不超过3d。(4)护理人员:主要因护理人员缺乏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培训,药品知识、操作技能等不熟,导致穿刺失败、无菌操作不严格等。(5)药物因素:输液量>1500ml时发生静脉炎的几率较高,输液温度过低,局部极易痉挛,血流减缓,药物刺激增大,静脉炎发生率也会增加;药物性质同样会影响静脉炎发生,高浓度刺激性较强,以及化疗药物等,引发静脉炎的几率较高。为了尽量降低静脉炎发生,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预防与控制,从穿刺血管的选择、输液管理、无菌操作及冲管与封管方法等方面入手,尽量降低静脉炎发生,提高输液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静.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39-340.

[2] 沈佩华.外周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2,6(8):49-51.

论文作者:王煜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外周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王煜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