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在经济建设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间接加剧了电力设备所引起的火灾现象,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程度上的损害,同时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影响。据调查研究表明,每年的火灾发生率非常高,其中电力引起的火灾最多,约占火灾总数的27.7%,由此可见,电力设备稳定的重要性,只要电力设备存在些许漏洞就会存在火灾隐患。本文针对电力设备火灾的特点及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减少火灾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电力设备;火灾特点;发生原因;对策
1电力设备火灾的特点
生产电力需要消耗大量的易燃、可燃性物体,并且需要大量的设备给予供应,在产生电力时会产生火花,同时在电力生产厂密布电缆且设备处于高温状态,而电缆分布过密的电业场所;所生产出来的高温管道十分密集,且高温热体分布在厂房的每一处;而且现场通风条件较差,具备助燃的条件。所以电力设备场所的火灾隐患居多,如果发生火灾,火势将迅速发展,扑救困难,损失大,修复时间长。
1.1火势凶猛
众所周知,油具有可燃性,而电力设备经常使用的油为汽轮机油、汽油、重油、柴油等等。较为严重的属汽轮机油系统,它的机油管一旦泄漏,而高压油喷到保温效果不良的高温的管道和热体上,则会马上起火,窜起高高的火苗,而火快速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汽轮机油的系统火灾从开始着火到形成大火,仅需要1~3min的时间。
1.2存在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电力设备发生火灾以后,一部分的电力设备还可能存在着电,如果在一定的范围内与电压接触或是跨步电压,在灭火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产生,因此不可近距离的灭火,这样给现场灭火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将大的电气保护接地,深埋接地极,采用环路接地网,敷设水平均压带等,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1.3易发生喷油或爆炸
在火灾发生时,充油的电力设备,比如变压器或是油断器以及电容器,它们会产生爆炸性气体的混合物,这样可随时引起喷油或是产生巨大的爆炸,给灭火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并且造成火灾大范围蔓延。
1.4扑救困难
电力设备在火灾事故过程中,尤其是油管路喷油到高温蒸汽管道或是高温的热体上,就如同火上浇油一般。可以迅速的起火,而且在油压高、量大、着火时油流淌蔓延的面积大、通风的促使下,火势迅猛,火焰的强度高,这时燃烧的温度可达到1500℃以上,甚至有的火柱高达30m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扑救人员难以靠近火场,灭火介质难以发挥抑制火情的作用,扑救非常困难。电力设备和电缆线由许多可燃物质构成,如环氧树脂、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尼龙、棉花、人造纤维等,在火灾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而且还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氯化氢、二氧化碳、氰化氢、一氧化碳、丙酮、苯等等。因此这些气体将会对人们的呼吸以及生命形成威胁,致使扑救的人员无法靠近现场。而且电力生产的场所有大量高速旋转的高温高压设备、高电压电力设备、精密仪器和仪表,不允许用直流水或泡沫喷洒灭火,这样增大了灭火的难度。在大多数的火灾现场,消防水的压力以及流量都会供给不足,一般扑救大火时要30L/s以上的喷洒流量,有时甚至需要80L/s,这样大的消防用水量,一般满足不了,所以给扑救火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1.5二次危害严重
电力设备发生火灾后,便会产生许多的浓烟以及有害气体,充斥着整个电气装置的内部。一些气体(如稀盐酸)便会附着在表盘或是仪表或是端子等装置上,从而产生导电膜,减少了设备以及导电回路的绝缘,火灾扑灭以后,必须将这些二次的污染清除掉,否则它将影响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损失严重、修复时间长
一旦电力设备着水,其火势十分凶猛,而且蔓延的速度非常快,给扑救造成了很大困难,致使设备损毁惨重,而且电力设备的装置大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精度高的设备以及仪器,重新安装恢复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修复时间过长。
2电力设备产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造成电力设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静电、短路、负载、接触不良、漏电等,如果电力设备在安装时选型不当就会出现负载现象,这也是直接造成电力设备火灾的主要原因。另外,平时缺少对电力设备的检查和维修管理,导致设备出现老化状态,甚至发电机间进行摩擦以及电力设备内部零件接触不良,形成局部过热等,都是潜在的火灾隐患。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及技术过低,也是产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在操作时经常会出现的失误,例如忘记关调速油泵、忘记开事故排油门等。还有一些常见的火灾现象是变压器长期负荷运行,导致绝缘体老化,轻则喷油冒烟,重则发生爆炸。对于运行中的油断路器,必须要控制箱内的优良,若油量过少,油气和氢气则从油中析出,就会与其它油气混合,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同时引燃附近的所有线路。
3预防电力设备产生火灾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的预防系统
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英国每年的电力设备火灾仅占总数的17%,美国占10%,日本13%,可见,其它国家的安全措施十分可观。尤其日本是一个工业大国,人均用电量是我国人均用电量的8倍以上,因此,我国应汲取国外相关经验和技巧,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预防系统。针对电力设备所引发的各种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研制出在生产电力过程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防止电压过高或过低引起的不必要麻烦,在电力设备场所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设置安全可靠的保护装置,并设置安全警报,利用警报的优势降低电力设备火灾事故的发生。
3.2加强电力设备防火审核管理
严格筛选安装电力设备以及技术操作人员,要求技术人员必须按照设计进行安装,并确保电力设备标准性。对于油机系统要做到无渗漏油、无套管松动和裂损、无火花放电等,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接地线必须要联接良好,为安全生产电力做铺垫。一切安装环节都应根据电力设备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安装,选择通过国家产品质量认可的电力产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正确安装,以保证电力设备在预定的环境下进行作业。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定期对电力产业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强对电力设备防火审核工作,通过法制部门监测电力设备场所职员的行为,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责任追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公众利益,以进一步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
3.3随时采取补救措施
在电力设备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一定要根据火场情况采取灭火措施,不能盲目实施灭火行为。首先,灭火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如果在带电灭火的情况下,应选择干粉、二氧化碳、1211等灭火器进行灭火;如果必须利用水来灭火,则要做好使用水枪的准备,先将水枪连接接地装置,然后穿戴绝缘胶鞋以及绝缘手套等服饰,采取高压水枪雾化形式进行救火,并与火势保持5m以上的距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后展开救火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设备引发的火灾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及个人私有财产,甚至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这就需要国家及相关部门加大对电力设备检测力度,定期对电力设备的各个零件进行测试,如发现安全隐患则及时解决,避免火灾现象的产生,而消防员在救火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做好自身安全防范行为,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选择适当的灭火方式,只有采取相应的救火行为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利益,同时为人们和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孟志杰,马文亮.电力设备火灾特点及发生原因分析[J].经贸实践,2017(21):314.
[2]朱德盛.电力设备火灾特点及发生原因[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06):13-15.
[3]尹远.电力设备运行环境监控图像异常检测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
[4]汪书苹,李伟,武海澄,范明豪.电力火灾安全防护技术体系研究[J].华东电力,2013,41(03):528-531.
[5]宋励鑫.电力变压器火灾无线报警系统研究与设计[D].长春工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谭娜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电力设备论文; 火灾论文; 电力论文; 电压论文; 发生论文; 火势论文; 原因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