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译注#183;老子》选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译注论文,老子论文,选登论文,群书治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原文】
将欲取天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也,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不敢以取强焉,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勿强。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惔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则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妄者寿。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译文】
谁要想占有天下(想要成为天下的君主),并且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治理它(想要有所作为来治理百姓),我看他是达不到目的的(天道忌讳的是繁杂污浊,人心忌讳的是欲望太多)。天下是个神圣的东西,是不能去摆弄的,谁勉强去摆弄,就会把天下搞乱(通过有所作为来治理,就会败坏其本性);谁想把持下去,谁就会丧失天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天下之人,就会使其失去真心,生出奸诈虚伪之心)。因此圣人必须不走极端,杜绝奢侈,不要过分(“甚”是指贪淫、声色方面,“奢”是指服饰、饮食方面,“泰”是指楼台、亭榭方面。摒除这三者,处于中正平和之中,行为顺应自然,则天下就会自然化育)。
用“道”辅佐君主(这是说人君能够用“道”来辅佐自己),不靠武力逞强于天下(顺应天道,依靠德行的感化,使敌人自己归服)。军队驻扎的地方,荆棘丛生(农事荒废,田地得不到修整)。大战之后,必有荒年(上天用恶薄的天气来回应,农作物就会受害)。所以会打仗的人,临战果敢,获得胜利就适可而止(虽然是为了行善而征伐,应当果敢,但不以征伐为美)。虽然果敢,但不以武力逞强(不敢因为果敢而求取强大之名)。虽然果敢,但不自大(应该果敢于谦卑,不要自大)。虽然果敢,但不自夸(应该果敢于推让,不要自夸)。虽然果敢,但不以傲气凌人(“骄”是欺的意思,不要骄横欺人)。虽然果敢,但不逞强好胜(虽然果敢,但不要自以为强大,而去侵凌别人)。
凡兵戈甲胄,都是不吉祥的器物(兵革甲胄,都不是与人为善的器物),不是君子的器物。君子迫不得已时才会使用它(这是说,只有遭遇衰变或者动乱时,才用它来自卫),以清静淡泊为上(不贪求土地,不求取别人的财。)。虽战胜敌人,不以之为美(虽然取胜,但不觉得欢。)。如果认为战胜敌人是好事情,那就是以杀人为乐了(以得胜为美,这就是以杀人为乐了)。要是以杀人为乐,就不能实现统治天下的心愿了。吉庆事以左边为贵(左边是主生的方位),凶丧事以右边为贵(右边表示忧凶之事,是主杀的方位)。因此,不专杀的偏将军,站在兵车的左边(偏将军地位低,居于左边,这是因为他不能擅自杀戮);主杀的上将军,站在兵车的右边(上将军地位尊贵,居于右边,这是因为他主掌生杀大权)。这就是说,它是按丧礼的位置排列的(丧礼是以右为尊的)。战争中杀人众多,要以悲痛的心情来对待(感伤于自己的德行浅薄,不能用“道”来教化人民,以至于让无辜者受害)。打了胜仗,也要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置有关善后事宜(古时候,战争取得胜利,将军居于主丧者的位置,穿着白色的衣服痛哭,以表明君子以德行为贵,以武力为轻,万不得已才兴兵诛杀恶人,心中实际上对此是不高兴的,就好比是在办理丧事)。
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人(能够知道别人的好坏是“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有真实智慧的人(一个人能够知道自己是否贤能,这是能够返回来,在无声无形之中观照自己,所以为“明”)。能够战胜别人的是有能力的人(能够战胜别人,不过靠的是威势和武力而已),能够战胜自己的毛病习气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人能够克服自己的私情和欲望,则天下就没有人能够与自己争夺什么,所以说是“强”)。知足才是真正的富有(一个人能够知足,才能真正享受自己的福报而无亏欠之忧,所以说是“富”),改过修善坚定不移才叫做有志(一个人能够坚持勉力行善,则是有志于道的人)。所作所为不离开自己本性的才能持久(一个人能够自己节制,修身养性,不背离自己的天性,就可以长久),至死而德行不乱的人必定能够长寿(眼睛不胡乱看,耳朵不胡乱听,嘴巴不胡乱说,就不会被天下人怨恨、厌恶,所以就能够长久地活在这个世界上)。“道”看上去永远是什么都没有做,但万事万物的盛衰兴替无不都是它发挥作用的结果(“道”是以“无为”作为它的常态的。)。身为侯王,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凡事都循道而行,那么万物都将无为而化,天下自然而然就能实现大治(这是说,侯王能够遵守“道”,万物将自行化育,效法于自己)。
标签:群书治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