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光伏发电发展的现实出发,本文就光伏电并网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光伏电具有节能的优点,正得到积极的推广和应用。光伏发电的应用主要采取并网的形式,但并入大电网仍面临诸多问题,阻碍了电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该课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光伏发电;节能环保;大电网;问题和对策
1、前言
能源短缺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现在正试图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希望能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太阳能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人们开发了光伏发电技术。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研究光伏发电和电网技术。这样,这种清洁能源就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2.光伏发电连入大型电网所面临的问题
光伏电网节能减排效率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光伏电网工程节能效果较好,体现为:以228mv光伏电站为例,工程总占地面积7000余亩。在实际运行中,每年提供32893万公里绿色能源。与当量发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15,000吨,可减少大气污染物。其中,二氧化氯排放量可减少约9902.6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约287 00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可减少约4951.34吨;粉尘排放量可减少约89 800吨。可见,光伏电网工程不仅能减轻环境污染,而且能获得较好的节能减排效益[1]。
配电网接收到所有的光伏发电系统后,配电网中的所有情况都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整个电网已经从单一的配电系统变成了整个集电系统。整个配电网将被改造成一个新的配电电力交换系统,它将传输、分配和收集电力。光伏发电系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例如,它带来严重的电压闪烁,涉及到污染问题。这对配电网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主要介绍并网时面临的问题。
2.1雷击的影响
在发电方面,光伏发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这些装置大多安装在户外,容易受到雷击,尤其是雷暴。雷云的负表面电荷受到电缆和支架感应的影响,产生高压电力,受到雷击后会对发电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光伏发电与大电网连接后,光伏电站运行产生的电力直接供应给居民和企业。光伏电站遭雷击时,对大电网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居民和企业的安全。
2.2配电安全问题
从光伏发电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太阳能发电。由于太阳能发电缺乏稳定性,容易受到阳光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使得电网并网后大型电网运行的预测更加困难,使得配电网无法实现截面交换。电源控制角度,电网连接后在大电网中安装的电源越来越多,配电点也逐渐增大,使得电源的控制和协调越来越困难。传统的电压和无功补偿方法的应用已不能取得有效的控制效果。影响大型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2.3配电系统规划问题
光伏发电系统与网络连接时,配电系统的功能会发生变化,影响电能的采集、运输和分配。如果不处理,容易影响电网的效率和质量,造成电压波动和波浪污染[2]。当连接到网络时,对配电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继续遵循传统的规划思想已不再适用。
3解决光伏电连接大电网问题的策略
3.1增加科学研究
从整个光电站规划、设计和连接过程的角度来看,主要问题包括线路建设的无序和网络连接的困难。要成功推进光伏发电并网,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必须加强科学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是最早实施光电扶贫的地区。光伏电站数量多,总装机容量大。根据有关统计,到2020年,光电电站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20万千瓦。当地电力公司将其作为一个试点研究和开发项目。主要研究课题包括分布式电力集群规划软件;分布式供电中的柔性并网和插放等关键技术;分布式发电群控制组调制系统和分布式发电群实时仿真测试平台。在实际应用结果方面,该研究项目能有效解决光伏离网问题,使用户的光伏发电平均增加30%,农村集体光伏发电也增加,平均增加10%;修复网络损失减少3%,然后达到预期效果[3]。有鉴于此,要解决光伏电网面临的各种问题,必须不断增加科研项目的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电能以及电能质量的控制
从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来看,发电是不确定的,以至于当实际输出电力时,容易产生波动,影响用户用电。以逆变器为例,在实际应用中容易产生谐波,使配电系统的谐波持续增大。因此,有必要不断改进配电系统的控制。此外,要做好电能质量控制,进而提高光伏发电质量。不确定性是光伏发电的主要特点,电力输出容易产生波动,对电网连接的电力用户影响很大,造成电能质量问题。随着逆变器谐波的出现,配电网谐波的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光电发电通过单相供电网,使配电系统受到影响,三相失衡问题更加明显。加强配电网电能质量相关问题的研究,提高电能质量监测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3.3加强电网运行研究
要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除了研究发电系统外,还需要加强对电网运行的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如果采用光伏发电和大电网连接的微网模型,则微网可以与大电网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影响大电网的运行。在分析大型电网的运行特点时,应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微细加工的出现使配电系统很容易产生安全问题。难以满足高压电力系统分析的要求。业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微工与大网格的相互作用,掌握微工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微工分布系统的有效控制和分析。
3.4 强化反复性发电系统的电网运行
为了深入分析电力系统,有必要进行电力流量计算,实施动态模拟,并利用监督的合理化模型,最大限度地保证结果。在光电池分布式系统的研究中,关键是研究电源的特性,建立动态模型,掌握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不确定性。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极有可能造成系统电压、频率过大、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光伏发电系统、系统运行模式和大型电网形式进行研究。提高光伏发电功能的预测精度,使其及时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也能保证发电的可行性,成功推进各项计划。提高光伏发电技术水平是推动光伏发电应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网运行水平,有必要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3.5配电网的科学规划
从产业的实际发展来看,受科技发展的影响,光伏发电系统不断创新应用。在具体应用中,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计划。进行新型光伏配电系统的总体规划,为保证规划质量,必须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成果,如微细工规划和研究,结合光伏发电的特点,与大型电网相连接,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光伏供电分配。特别是从光伏电站建设的选择、选址和容量大小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研究了输出功率控制方法和电网形式,深入分析了电压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配电网规划中,规划者要做好对可再生能源深度的认识,明确发电原理和可靠性因素等方面的工作,然后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系统的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4]。
3.6提高对防雷的认识
要解决光伏电网的雷击问题,必须加强外部屏障。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内部的防雷和日常维护工作,避免工作不到位,使隐患变为事故。目前,电网中使用的外部避雷系统很多,如铅线和闪灯的安装。单靠这一措施,难以有效保护矿井,需要增加内部防雷装置的建设。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常用的内部避雷装置,主要由屏蔽系统和合理的布线系统组成,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
4、结论
与光伏发电相连接的大型电网面临着雷击、运行安全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维持运行,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对电力和电力质量的控制,加强连续发电系统电网的运行,对配电系统进行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1] 彭正义.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电工技术:理论与实践,2018:1.
[2] 郭景安.光伏发电与产业[J].北京电子,2017(4):36-37.
[3] 张杨华.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204(11):20-21.
[4] 钟继友.光伏发电并网接入大电网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J].低碳世界,2016,No.100(34):36-37.
论文作者:明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电网论文; 光伏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电能论文; 电站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