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心理学概念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_心理学论文

作为心理学概念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_心理学论文

作为心理学概念的理想、信念、世界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观论文,心理学论文,信念论文,概念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想、信念、世界观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面,理应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前苏联心理学将它们视为人的个性倾向的高级成份。西方心理学中与这些概念最接近的是价值观。由于这些概念涉及到人的精神生活的最复杂的领域,无论是现象描述还是实证研究都相当困难,致使这一内容成为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最困难最不令人满意的部分之一。面对这种局面,有的尽可能引用已有的实证研究以充实内容①,有的干脆不讲这些概念②。在目前情况下,后一种办法即在教科书中不专辟篇幅论述它们,不失为明智之举。但不可能将它们从人的精神生活中赶出去。它们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课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本文试图从定义表述、现象描述和综合已有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理想

理想(ideal)是个人所追求的自认为有价值而又难以实现的目标。这一概念包括如下几层含义:(1)理想是个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是个人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是个人愿望在想象活动中的体现。(2)这种目标是远期的、在当前看来是难以企及的。近期的易于实现的目标不是理想。当然,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逐步接近目标的过程,即将实现的理想往往是长期梦寐以求的。(3)理想在一个人的价值系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一个人精神生活中最受珍视的部分,因而个人对其怀着深刻的肯定的情感体验。(4)理想是一种持久地起作用的感召力,使一个人历尽苦辛、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去追求它。

根据理想的内容,可将理想划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一个人对向往的未来社会的想象。如人们用“富裕、和平、自由、平等、友爱”等词汇及有关的形象描绘未来社会。个人理想是对个人未来的想象,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自我理想。生活理想是有关物质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理想。职业理想是指个人最希望从事何种职业。自我理想是指个人希望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包括具有什么样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如健美的身体、迷人的风度、深刻的思想、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自我理想也可称理想自我(ideal self)。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是密切联系的。社会理想处于更高的层面,规定、制约和引导个人理想;而个人理想又体现着社会理想,是社会理想在个人生活方式、职业选择和精神品质等方面的体现。

从理想的概括程度(认识水平),可以划分为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的理想。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这三者之间具有顺序性。有研究表明,从初一到高二,我国中学生理想认识水平处于具体形象阶段的人数下降1.3倍,处于综合形象水平阶段的人数上升1.2倍,处于概括性阶段的人数上升5.8倍。③

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受家庭、学校、社会风尚和学习兴趣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年龄阶段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影响的发展趋势是:社会的影响和学习兴趣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下降的趋势。”④

信念

信念(belief)是个人对某种观点的执着,即对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和正义性坚信不移,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信念意味着个人对某种观点的深刻理解,并对其怀着深刻而持久的情感体验,它使人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力。所以信念是知、情、意的深刻的统一体。

认识、知识是信念的基础和必要成分,但认识、知识不能等同于信念。知识发展成信念取决于下列条件:(1)知识本身的说服力;(2)个人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契合程度;(3)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4)人的需要、愿望;(5)个人与知识传播者之间的关系及所持的态度⑤。

信念所涉及的认识内容往往是:(1)有某种证据但还不能最后下结论的命题,它介于无根据的意见和可靠的知识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坚信其真理性⑥。如在确证“地球是圆的”之前,坚信地球是圆的,这是信念;已经确证“地球是圆的”,再表述这一命题,就不能说是信念。(2)事物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结果。命题所表述的内容不是陈述已发生的事实。如“我坚信我能成功”、“坚信自己从事的事业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正义性、且一定能成功”等等。如果已成事实,就不是信念。(3)在存在矛盾的事实的情况下,宁愿相信某一方面,在这一方面去搜集更多的证据,更容易接受有利于这一方面的证据,而忽视、排斥甚至视而不见支持相反观点的证据。如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4)某种具有超人力量的神灵支配着世界的运转和人的命运。如坚信死去的祖先或某位神仙能决定人的生老病死。

因而信念可能是理性的、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非科学的。一般来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随着个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信念越来越具有科学的、理性的性质。但由于信念的内容涉及政治、道德、科学和日常生活等不同的领域,有关这些领域的信念之间通常是彼此联系的、一致的,但也可能是彼此分离的、矛盾的。如一个优秀科学家,在政治上可能抱有偏见,参与非理性的政治活动,甚至出现狂热状态;在宗教上可能相信某种神灵的存在。

信念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它使人的个性稳定而明确。缺乏信念使人优柔寡断、随波逐流。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使人作为主体具有能动力量,通过意志行动而使自然、他人和自我发生改变。

世界观

世界观(weltanschauung)是人对世界的整体的根本的看法。世界观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世界观和作为个人意识最高层面的世界观。前者是某种哲学体系,往往以文字或印刷符号为载体;后者是个体心理内容的组成部分,以个体的头脑为载体,它制约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个体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前者通过教育、大众传播等途径影响后者的形成;而后者如果能以系统化理论化的形式表达出来、记载下来,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同,就转化成前者。哲学研究作为社会意识的世界观;心理学研究作为个人意识的世界观及它的结构和形式过程等等。在阶级社会中,世界观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性。

世界观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虽处于最高层面,但心理学对其研究是很不够的。心理学中研究较多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即价值观(value system)。所谓价值,简而言之,是指事物对人的意义。一个事物有价值,意味着该事物对人有一定的重要性,值得珍惜或追求。价值观则指个人判断事物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从而决定取舍的标准。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配着人的理想、信念、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而支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和生活道路。

施普兰格(Spranger)将价值划分为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六种。⑦。不同价值观的人所看重的价值是不同的,即对不同的人这六者之间的顺序不同。如同样一棵树,一位木材商人可能首先看到它的经济价值;一位植物学家可能首先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将其研究一番,即首先看到它的科学(理论)价值;一位画家可能首先看到它的美丽的姿态,即最重视其审美价值。同样一部《红楼梦》,有的人看重的是其中的人际关系、贾宝玉的同情或博爱之心(社会),有的人看重的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和封建主义的没落(政治),有的人看重的则是其中的“空”的体验和出世的思想(宗教)。这都体现了价值观的差异。一个人价值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即最重视、体验最强烈的价值,决定着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如经济型的人重功利和实用,理论型的人重科学和智慧,审美型的人重形式和和谐,社会型的人重利他和感情,政治型的人重权力和影响,宗教型的人重神灵和超越。但典型的单纯关注一种价值的人是极少的,只是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因人而异。奥尔波特(Allport,G.)等人根据施普兰格的理论编制了一种量表,用以测量个人对这六种价值的重视程度,即相对强度。有人用该量表于1989年对690名北京大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测试,表明在这些学生身上,价值倾向的相对强度顺序从强到弱依次是:政治的、审美的、理论的、经济的、社会的、宗教的⑧。还有人用问卷法于1981年调查671名大学生在真、善、美、爱、力五种价值倾向上的相对强度,发现其强度顺序为:真、善、爱、美、力。理科学生把真放在第一位的人数达50%;文科学生把“善”放在第一位者占30-40%,其次为“真”;美术系学生把“美”放在第一位的人数达40.7%。⑨

罗克奇(Rokeach,1973)将人的价值观区分为两个系统,一为终极性价值系统,指理想化的终极状态或结果,包括舒适的生活、兴奋的生活、成就感、和平的世界、美丽的世界、平等、家庭保障、自由、幸福、内心平静、成熟的爱、国家安全、享乐、灵魂拯救、自尊、社会承认、真正的友谊、智慧,共18种;一为工具性价值系统,指达到理想化终极状态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包括有报负、心胸宽广、有才能、快活、整洁、勇敢、助人、诚实、富于想象、独立、有理智、有逻辑性、钟情、顺从、有教养、负责、自控、仁慈,共18项。他还制定了一个调查表,表上对每一价值进行一段简短的描述,要求被试根据这些价值对于自己的重要程度对两类价值分别排序,最重要者排第1位,最不重要者排第18位。有人(1987)用该调查表对我国5个城市的2125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终极性价值系统中,成就感(有所作为)、真正的友谊、自尊、国家安全被列在前4位,内心平静、舒适的生活、兴奋的生活、灵魂拯救被列在后4位;在工具性价值系统中,有报负、有才能、心胸宽广被列在前3位,整洁、自我控制、服从被列在后3位。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团体差异和个体差异。⑩几年以后(1993年),有人又用该调查表对北京4所大学的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并与前面的调查进行了对比。发现在终极性价值系统中,有所作为,自尊、自由、才智被列在前4位,内心平静、兴奋的生活、灵魂拯救,享乐被列在后4倍;在工具性价值系统中,有能力、有报负、胸怀宽广、独立被列在前4位,富于想象、整洁、钟情、服从被列在后4位。两项研究相比,显示出不同时期(相隔6年)的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有着相当的一致性,也显示出某些变化,除上述排列略有不同(如将富于想象、钟情排在后面,意味着功利主义似乎逐步在抬头)外,对于舒适的生活、幸福、社会承认、独立等价值的评价呈上升趋势,而对美的世界、成熟的爱、国家安全等价值的评价则呈下降趋势,显示出90年代的大学生似乎更关注个人成就、幸福和现实功利(11)。还有人(1994年)用罗克奇调查表对南京师范大学的女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终极性价值系统中,自尊、家庭安宁、社会承认、国家安全被列在前4位,灵魂拯救、兴奋的生活、美的世界、舒适的生活被列在后4位;在工具性价值系统中,有报负、胸怀宽广、负责任、诚实被列在前4位,服从、自我控制、逻辑性、勇敢被列在后4位。从中似乎可以看出某些女性特征,如重视自尊、家庭安宁、负责任等,不重视逻辑性、勇敢等(12)。

总之,个性倾向作为个性中稳定的经常起作用的动力系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的层面:需要和动机是较低的较具体的层面,它们与一些特定的行为相联系;理想、信念、世界观是较高的概括的层面,它们与人的整个行为方式相联系。但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需要和动机可以概括化为理想、信念、世界观,理想、信念、世界观又能具体化为需要和动机。这两个层面共同构成个性的动力系统。

总之,理想、信念、世界观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应将现象观察、经验描述以及实际调查等方法结合起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来充实心理学的这一薄弱领域。

注释:

①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

②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③韩进之等:《青少年理想形成的初步调查》,载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编《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1980年第3-4期。

④韩进之:《中国儿童青少年个性倾向性发展与教育》,载《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第427页。

⑤参见车文博主编:《心理学原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第173页。

⑥参见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武汉出版社,1994,第342页;该书还详细介绍了各种“信念理论”。

⑦施普兰格:《价值的等级》,载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

⑧彭凯平、陈仲庚:《北京大学学生价值观倾向的初步定量研究》,载《心理学报》,1989年第2期。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高等学校德育研究文集》,1983,第171-172页。

⑩黄希庭等:《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载《心理学报》,1989年第3期。

(11)王丽华等:《首都四所大学学生价值观的调查》,载《心理学探新》,1995年第2期。

(12)王谆:《试析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载《心理学探析》,1995年第2期。

标签:;  ;  ;  ;  ;  

作为心理学概念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