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华山中学,陕西省 西安市 710043)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与课程标准的改革,英语教学的重心不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上,思辨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专家学者均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简要概述了思辨能力与高中英语新课标的相关概念,分析在高中英语新课标的背景下,该能力在目前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现状,并提出几点相关教学策略,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标;思辨能力
一、相关概念
(1)思辨能力概述
图1 思辨意识的表现
思辨能力的英文表达为“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从字面意思来看指的是以评判为核心且源于反思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即对某一事物产生质疑或困惑时,依据事实依据与逻辑思维进行缜密的思考与推断,对事物开展深入理解与探究,辨析其中是否具有足够的理论依据或证明材料作为支撑。思辨能力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初被较为清晰地界定,在20世纪中期被应用于一些文献或著作之中,在20年代后期,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这个概念也逐渐被深化、拓展,形成相应的体系。
(2)高中英语新课标概述
高中英语新课标指的是2017年教育局修订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其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拥有思辨、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注重英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新课标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力求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优秀的品格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各个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思辨能力在英语新课标学习中的重要性
思维最初就是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展现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怎样思考,两者相辅相成。在英语学习中,语言的词汇组成、语句结构、时态表达等均有其逻辑架构存在,而新课标中着重提出了素质教育与课程的思想性、系统性与指导性,并强调了教学应当更关注育人的目的,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深入理解语言的逻辑思维,养成良好的思考探究习惯与创新学习能力,其裨益远甚于单纯传授语言技巧与知识技能。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判断能力与探究能力,学会用批判的、客观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符合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良好思维方式的目标。
三、高中英语新课标下的思辨能力培养现状
(1)课程内容忽视思辨能力培养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辨能力也逐渐受到学校、教师与家长的重视,许多学校与教师也开展了相关教学研讨会议与教学培训工作,但长期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难以在短期内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且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相关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学校仍然以考纲要求的内容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2)教师学科素养教学能力较弱
学科素养作为新课标的重要内容,意味着我国教育已经有了更高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科的本质与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而目前许多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学能力仍然十分欠缺,这种情况也对学生分析、推理、论证能力的培育有所制约。
(3)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要求,意味着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巧,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而目前思辨能力的培养工作虽然已经逐渐开展,但这种学科素养的教学效果难以用传统评价体系来判定,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四、促进思辨能力培养与应用的策略
(1)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相关培训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新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结构与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教师也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专业能力,更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加深对于思辨能力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因此,学校应当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与课程内容,将质疑、分析、探究的能力合理融入课堂教学中。
(2)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多种形式促进学习
新课标在学科课程结构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合乎逻辑与科学性的知识架构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高效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推动他们思考英语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同时,为了顺应新课标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学习的形式也应该丰富多样,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与教学设备,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能动性,提升他们的思考探究能力。
(3)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树立合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导向的作用与意义,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要树立相关的教学目标,依据高中英语的课程标准,设立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分阶段地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新课标中加入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这也意味着教学目标的改变,将思维品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更加强调思维的批判性、逻辑性与创造性,因此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应当顺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由技能知识的传授转向对核心素养的培育。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育思考探究能力
思辨能力源于反思,其核心为评判,因此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锻炼他们质疑、思考与推断的能力,而不是机械地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全盘接受,这样才能够激法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的思维不被书本上的知识所局限,在提问与思考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考探究能力,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
五、结语
随着思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思辨能力对于个人成长发展与人类进步的意义价值。新课标中提出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并给予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例如在“A Trip on‘The True North’”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梳理信息并绘制旅游路线,推理判断主人公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线,并基于已知分析中国与加拿大的文化差异。新课标要求我们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这意味着教育将不再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探究学习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英语思辨能力的培育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钟颖芳.关于高中英语体验式阅读与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12).
[2]黄睿.提升英语口语思辨能力的教学改革策略[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3]尹晶.英语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03).
论文作者:田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思辨论文; 能力论文; 素养论文; 新课标论文; 学科论文; 高中英语论文; 他们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