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俄在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博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亚论文,能源论文,地区论文,日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93(2006)03-0026-08
经济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作支撑,能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和战略物资,被人们喻为国民经济的“血液”。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与日俱增,“能源安全”问题日趋凸显。21世纪初,大国的能源外交异常活跃,各国的能源政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国际地缘政治关系,悄然改变着国际关系格局。在被誉为“合作空白地区”的东北亚,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匮乏局面。近年,中日两国在能源领域中不仅未能进行有效合作,反而相互间进行恶性竞争,其发展态势备受关注。本文拟以中日俄之间的“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之争为例,对中日俄之间的能源竞争与合作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国际能源形势新变化及中日俄的对应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能源形势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对此,无论是能源出口国还是进口国,都在纷纷调整本国的能源战略,选择适合新形势的本国能源战略。中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输油管线建设方案问题上的竞争,亦是在国际能源形势新变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目前,国际能源形势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国际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特别是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之后,全球能源竞争异常激烈,国际能源格局在加速调整。“9·11事件”,成为了世界各国调整能源战略的“契机”。“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飙升更是加速了上述调整步伐。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考量地缘战略的重要因素。
二是世界能源供应源日趋多元化,非OPEC油产量在不断增加。“20世纪50~60年代石油生产国只有20多个,70~80年代增至30多个,而90年代则超过50个。”[1](P18)目前,俄罗斯、中亚和西非等非OPEC石油产量不断增加,世界石油市场日趋多元化。自1999年起,俄罗斯的石油产量持续出现大幅度回升,到2004年俄罗斯原油产量达到880万桶/日,比2003年增长了近10%,比1998年时的产量增长近40%。在2003年,俄罗斯已成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全球第二大原油生产国。[2]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现。
三是世界原油价格不断飙升。纵观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史,因诸多原因,原油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石油价格从每桶3.11美元上升到了11.6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时从每桶13.34美元上升到了43美元。之后虽几经反复,但总体上呈攀升趋势,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国际原油价格更是屡创新高,2006年8月中旬纽约、伦敦期货市场的原油价格已突破73美元/桶。
四是能源消费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1970~2000年,北美、欧洲、前苏联地区能源消费在世界所占比重分别由36.7%、27.2%、15.6%下降至30.1%、20.8%和10.5%,分别下降了6.6、6.4和5.1个百分点。而同期亚太地区则由14.7%增至26.9%,上升了12.2个百分点,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增加了6个百分点。[1](P15)
在上述国际能源形势的变化中,作为亚太地区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日本和拥有丰富能源的俄罗斯都在结合本国能源情况,选择、调整、制定能使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能源战略。
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总的特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对外依存度逐渐增大。1993年是中国从石油纯输出国变为石油进口国的“分水岭”,且其石油进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最快的。2002年我国的进口石油已增至7180万吨,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30%(约2.408亿吨)。[3]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第一次超过日本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原油日需求量为536万桶,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已达32%。“目前,中国石油年消耗量达到了2.5亿吨,2004年,我国的原油进口量达到1.1亿吨,接近需求总量的50%。”[4](P33)因此,谋求能源的稳定供应,加强与能源出口国的合作,已成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能源也不例外。日本的石油消费和石油进口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世界第二位。日本能源进口结构特点是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很高,且地点比较集中。在1979年以前,日本工业生产所使用的原油,约99.9%依靠进口,其中从中东地区的进口占88.8%。在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果断采取了抑制能源消耗、实施节能措施、加强石油储备、实行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大力推进替代能源开发等措施。截止到2003年,日本一次性能源总供给中,石油比重已从1975年的73.4%降到了51.1%,但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总量仍超过50%。[5](P20)为了确保日本的能源供应链条不发生断裂,日本推行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能源投资逐渐从以“中东”为中心,转向俄罗斯、非洲、东南亚、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与之相对,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有油气前景的陆地和海域面积约1290万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油气资源有70~100亿吨,占全球8~13%。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第6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傲居世界第一。当然,俄罗斯要想把现有的地质储量变为探明储量,再把它变为可采储量,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起码8~10年的开发时间。[6]为此,俄罗斯在2003年制定《2020年前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把“能源定为发展经济的基础和推行内外政策的工具”。
国际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今天,同属东北亚区域的中日两国对俄罗斯的能源具有强烈渴望和需求。这与因俄罗斯方面资金短缺和劳动力不足造成的有限的生产能力和开发能力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而这种强烈的反差却又蕴含着区域互补性和利益共同性,孕育着中俄、日俄或中日俄能源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然而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却是,中日俄之间的能源合作却远非想像的那样顺利,形成了三方互相博弈和中日恶性竞争的态势。
比邻而居的中日两国都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和能源进口大国,在能源领域有着“共同的弱点”。而这种“共同的弱点”在当今世界能源格局加速调整过程中,既是合作的基础也是导致相互竞争的重要原因。但是,目前中日在能源领域中的竞争却大于合作,这首先体现在进口俄罗斯石油问题上,即体现在“安大线”与“安纳线”输油管道建设之争上。
二、中日之间“安大线”、“安纳线”之争与俄罗斯选择“泰纳线”
“安大线”是指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油田到中国东北大庆的跨国输油管线,该线全长约2400公里。
1994年11月,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率先向中方提出了修建“安大线”的倡议。之后,于1996年4月,两国政府签署《中俄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议》,正式确立了中俄石油管线项目。2001年7月17日江泽民主席访问俄罗斯,双方又签署了《关于开展中俄铺设俄罗斯至中国原油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原则协议》。2001年9月中国总理朱镕基访俄,和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共同签署了《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协议》。该文件规定“安大线”的总投资额约为25亿美元,第一期工程于2005年完工。该工程俄罗斯准备投资17亿美元,在中国境内的800公里管线则由中方出资修建。在今后25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将向中国输送原油约7亿吨,价值约1500亿美元。2002年12月2日,普京访华,并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声明中宣布,考虑到能源合作对双方的重大意义,要保证已达成协议的中俄输油管道的铺设。但是,正当中俄即将投入“安大线”的施工之际,日本在中俄石油合作问题上横插一杠,“搅和”中俄能源合作,致使中俄能源合作变得扑朔迷离,“安大线”方案顿时触礁搁浅。
日本开始介入俄罗斯石油管线建设问题的有关报道最早见于2002年12月。日本政府给俄罗斯政府写信,表达了希望修建“安纳线”的愿望。[7]日本提议从西伯利亚地区的安加尔斯克到海参崴地区的纳霍德卡港修建一条输油管线,即“安纳线”。该线全长约3765公里。日本向俄政府提出“安纳线”案的理由主要是:①“安纳线”全部在俄罗斯境内,俄方对其全程具有控制权;②通过“安纳线”的建设和运营,可促进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可形成管道沿线“经济带”;③“安纳线”输油管终端所在的纳霍德卡港面向广阔的太平洋,可同时面向中、日、韩等国出口石油。(“安大线”和“安纳线”的比较见下表。)
“安大线”、“安纳线”与“泰纳线”之比较
输油 提出
提出长度 造价
起讫设计年
管线 时间
国家 地点输油能力
2400公里(其中
20-25亿美元(俄方17亿, 安加尔斯克— 3000万吨
安大线 1994.11 俄国
1600公里在俄 可从中方得到50%贷款)赤塔—大庆
境内)
3765公里(全部
50亿美元(全部由日本承安加尔斯克— 5000万吨
安纳线 2002.12 日本
线路在俄境内)担,日本另追加投资10亿
赤塔—纳霍德
美元助俄管道建设)卡
4000多公里(全 泰舍特—贝加
泰纳线 2004.12 俄国
部在俄罗斯境 107.5亿美元 尔湖北侧—纳
8000万吨
内)霍德卡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ztpd/cjzt/nengyuan/2004/zrnyzz/index.shtml)和中国能源网(http://www.china5e.com/news/oil/200502/200502010227.html)编制。
日本为了说服俄罗斯修建“安纳线”,以“日元+游说”的方式,展开了官、产、研三位一体的外交攻势。首先,日本大搞“首脑外交”。2003年1月10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飞抵莫斯科,与普京总统会谈。讨论的重点自然就是日本提出的修建“安纳线”的问题,期间双方签署了“日俄能源合作计划”。小泉纯一郎承诺:日本每天从俄罗斯进口石油100万桶,还准备提供50亿美元贷款,协助俄罗斯开发油田及修建输油管线。俄罗斯的态度发生动摇。但是已先期同中国签署能源领域合作协议的俄罗斯,为了避免一女二嫁之嫌疑,同年2月,由时任俄罗斯能源部部长尤素夫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即:将“安大线”和“安纳线”两条线合并为一条线。在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干线上建设一条到中国大庆的支线,其中到中国的管线将优先开工。但日本并不赞成这一方案。为此,同年5月,小泉纯一郎再度出访俄罗斯,要求俄罗斯优先施工通往日本海沿岸的“安纳线”。6月,日本又分别派遣前首相森喜朗和日本外务大臣川口顺子赴俄游说。川口顺子表示,如果俄罗斯同意优先修建“安纳线”,日本将提供75亿美元的资金,协助俄罗斯开发东西伯利亚新油田。其次,日本动员各大石油公司和从事能源问题研究的人员开展“民间外交”。2003年开始,由日本政府组织的专家工作小组就一直在俄罗斯活动,向俄方高层及相关地方政府渲染到中国大庆的输油管线——“安大线”的缺点,宣扬到纳霍德卡的“安纳线”的优势。同年9月,日本商界与俄方联合举行“研讨会”,探讨建立铺设“远东线”的可能性。另外,日本政府还表示愿意先期向俄罗斯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建设远东石油管线,日本石油公司则表示要向“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油田投资80亿美元。[1](P338)
在日方的“日元攻势”和游说之下,俄罗斯的态度从一开始的犹豫不决、左右摇摆逐渐向否定“安大线”方案的方向转变。2003年9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日本首相小泉通电话,商讨俄远东输油管道等问题。2003年12月15日,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问日本,与首相小泉纯一郎举行会谈,双方表示要加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并签订了《共同声明》。
尽管2003年12月初普京访华,中俄首脑在联合声明中仍然确定“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将按期实施”,但是否定“安大线”方案的声音公然见诸报端。2004年2月25日据《莫斯科时报》报道,俄能源部长表示,当局希望把西伯利亚输油管道修建到北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市。同年4月1日,俄罗斯《消息报》又报道,俄罗斯将“安大线”的终点改建在远东的海参崴或纳霍德卡。日本提出的“安纳线”方案看似将要胜出。
俄罗斯之所以倾向“安纳线”方案,除了受日方积极游说而改变其态度的因素之外,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首先,1994年俄罗斯向中国提出“安大线”方案时,正是俄罗斯改革处于举步维艰时期。因此,中俄商讨“安大线”方案的初期,俄罗斯对于能够尽快给本国带来可观的外汇收入的“安大线”方案表现积极,并通过双方领导人之间的多次会谈、联合声明等肯定了“安大线”方案,但是,该方案并不完全符合俄罗斯的长远战略考量。及至2004年俄罗斯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一路飙升,俄罗斯经济得益于石油的大规模出口,不仅摆脱了经济混乱,而且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1月,俄罗斯不仅还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4月末外汇储备再创纪录,达到了1413亿美元。[8]国内经济的好转及政治的日趋稳定,使俄罗斯有从容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深思其石油战略。日本提出“安纳线”正好给俄罗斯提供了转变政策的契机。
其次,“安纳线”全部在俄境内,“安纳线”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输油管线周边的经济发展,而且在保障经济安全方面更加有利于俄罗斯。在石油管线建设问题上前苏联时期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前苏联时期曾修建过到达东欧某国和西亚某国的输油管线,后来这两个国家都以经济低迷、石油需求下降为由,要求俄罗斯降低石油出口价格,要么就停止进口石油,这使得前苏联万般无奈。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输油管线修到远东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买家不仅有日本,还有中国、韩国、美国及潜在的消费者朝鲜等。这样有效地避免了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第三,俄罗斯作为能源输出一方,它希望更多的买家竞标参与输油管线的修建,这样它不仅可以待价而沽,而且还能获得渔翁之利。俄罗斯为适应世界能源市场的新格局,积极开展与欧洲、亚太国家(中日韩)的能源合作。俄罗斯以“稳定西欧、竞争里海、开拓东方、突破北美”[9](P211)的总体思路全面拓展其能源外交。俄罗斯正在积极利用其石油资源在谋求最大的政治与经济利益。中日两国围绕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远东输油管线的走向激烈竞争时,作为当事国的俄罗斯左右摇摆,以环境、地震等各种借口迟迟不肯拿出具体方案,其目的就是借机提高要价,促使中日两国竞争进一步升级,以便从中渔利。俄罗斯的做法也确实收到预期的效果。日本出价从最初50亿美元的贷款许诺,一路提高到75亿美元、90亿美元,还外加综合性投资120多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不得不跟进,2005年1月向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提供了60亿美元的贷款。中日俄三国博弈,俄罗斯成了最大的赢家。
第四,在西伯利亚·远东输油管线敷设方面,俄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公司寡头、媒体和百姓,莫不牵涉其中。“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了俄罗斯国内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俄罗斯国内部分利益集团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妒忌和恐惧的升温,也影响了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
俄罗斯虽然倾向“安纳线”,但是碍于先期对中国所作的承诺,加上日本承诺的贷款迟迟不到位,最终没有全盘接受日本提出的方案。俄罗斯极力在中日之间进行平衡,最终提出了“泰纳线”方案。2004年6月30日,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宣布,“安大线”和“安纳线”均未通过审议,并认为新的“泰纳线”比较可行。2004年12月1日,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签署了一份编号为1737-P的文件,决定由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修建一条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港的输油管线,即“泰纳线”。①2005年4月26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签署了《关于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管道体系建设步骤的命令》。在2005年5月,俄罗斯政府正式批准“泰纳线”方案。“泰纳线”方案的确定,标志着喧嚣一时的中日“安大线”和“安纳线”方案之争尘埃落定。
俄罗斯最终确定的“泰纳线”应该说更接近于日本的“安纳线”,因为两线的终点都是一样的。因此,一时间国际舆论都认为在东北亚的能源竞争中日本胜出,中国败北。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在“泰纳线”的背后“中国优先”的趋势正在渐趋明朗的同时,中日之间的博弈也仍在继续。
2005年1月,俄工业和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一行访问北京,与中方签订了出口4800万吨石油的协议,中国则向俄方提供60亿美元贷款。2005年4月5日,俄总理伊万诺夫明确表示,俄政府基本决定优先修建“泰纳线”的中国支线,同年4月11日,负责设计、修建和管理“泰纳线”的俄国家石油公司总裁魏因斯托克表示,公司已经筹集到80亿美元的资金,不打算接受日本提供的贷款,将依靠自有资金修建西伯利亚·远东输油管线。2005年4月26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赫里斯坚科签署了《关于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管道体系建设步骤的命令》,第一阶段修建泰舍特到斯科沃罗季诺(位于阿木尔州立中国边境70公里左右)的输油管线,第二期再修至佩列沃兹亚湾(滨海边疆区)的输油管道。俄预计一期工程将于2008年完工。[10]
面对渐趋明朗的“中国优先”的趋势和日本将被排除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输油管线建设的危险,日本政府则于2005年7月4日开始研究以90亿美元的代价,外加120亿美元的辅助性投资,换取俄罗斯优先修建“泰纳线”的承诺。[11]日本企图以此搅黄俄罗斯优先修建中国支线的方案。2005年7月8日,俄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将优先修建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输油管道支线,然后才修建供应日本的远东港口支线。“泰纳线”一期工程建成以后每年可输送3000万吨石油,俄每年将向中国输送2000万吨石油,其余1000万吨石油将利用火车运往太平洋沿岸。在修建“泰纳线”的过程中俄罗斯的“中国优先”政策占了上风。
三、中日在东北亚展开能源竞争的原因
中日两国在能源战略上的相似性是造成中日能源竞争的客观原因。中日由于各自的原因,目前都陷入“贫油”状态。中国为解决石油问题早在1992年就明确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的战略。1999年又进一步提出了“走出去”的能源保障战略。同为东北亚能源消费大国的日本早在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时期就制定了“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并早就把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视为其一直致力于谋求扩大的中东以外的能源供应基地。
中日两国都是从本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制定适合于自己的“能源战略”,其内容虽不尽相同,但二者在谋求“能源稳定供应”和“开拓能源进口源”这两点上却是“同质”的。而俄罗斯又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其巨大的开发价值和未来潜在的油气供应能力是有目共睹。因此,中日两国在寻找石油、开采石油、购买石油的过程中在俄罗斯不期而遇,并发生了摩擦和冲突。
但是,在“安大线”问题上,日本之所以用尽各种方法和手段搅乱中俄之间先期达成的能源合作协议,除上述两国能源战略上的相似性导致的冲突因素外,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为了分散石油进口过度集中的风险,确保能源安全。从石油进口地区看,日本石油进口几乎全部来自中东地区。目前,日本日平均石油进口量在430万桶以上,其中来自阿联酋的约占24%,沙特占23%,伊朗占13%,卡塔尔占10%,科威特占7%,阿曼占6%,其他占17%。[12]“日本若能够争取到“安纳线”的铺设权,那么日本就有望每天从俄罗斯获得100万桶石油,日本就可以把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降低到65%,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降低国家石油安全的风险。”[13]日本人是不会忘记、也不可能忘记当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限运后,因“断油”而面临的经济上的种种困难和压力。日本为了避免同样悲剧再度重演,始终在致力于解决石油进口地区过度集中这一难题。日本抛出“安纳线”与中国竞争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敷设权,为的是分散石油进口地区过度集中的风险,提高能源安全系数。
第二,降低能源的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果“安纳线”得以修建,日本能从俄罗斯的纳霍德卡进口石油,远比从中东进口石油划算得多。从纳霍德卡进口石油不仅大大缩短运输周期,还可以节省一大笔运输成本。在国际原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运输周期的缩短就意味着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石油运输路线的缩短会减少海上运输的各种风险,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系数。目前日本运输石油的主要通道均是中东至东亚的海路,即“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台湾海峡到日本”一线。这个石油运输线路不仅距离遥远而且运输途中充满风险。波斯湾、马六甲海峡和东南亚各国海域、南中国海、台湾海峡,都属隐藏着不稳定因素的区域。波斯湾地区的动荡有目共睹,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就是例证。在台湾海峡及其周边,南中国海还存在着中、日之间发生冲突的潜在危险。现在日本的政策是要保证1000海里海上运输线安全。如果从日本本土算起,台湾海峡将在这1000海里范围之内,如果从琉球群岛西南端算起,南中国海的大部分海域也在其中。马六甲海峡属于美国力争控制的战略水道之一,过于繁忙的该海峡的海上运输不仅存在潜在的海上交通危险,还存在着东南亚海盗对过往船舶的威胁。“安纳线”修建可大大减缓上述各种风险。
第四,确保日本在东北亚经济方面的传统优势地位,弱化俄罗斯对中国经济的过度依赖。经贸合作是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物质基础。目前,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了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近年,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和两国的共同努力,中俄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双边贸易额连续四年大幅增长,2004年达到157.6亿美元,200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35.6%,有望实现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0亿美元的目标。[14]若中俄能源合作得以实现,必将进一步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深中俄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从而势必会相应地削弱日本在东北亚的传统经济优势和地位,影响日本在东北亚的经济利益。对此,日本是不会置若罔闻、视而不见的。日本想尽各种方法迫不及待地让俄罗斯放弃“安大线”而采纳“安纳线”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与俄罗斯的能源领域的合作,巩固和提高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弱化俄罗斯远东地区对不断增强的中国经济的依赖性,保住日本在亚洲的“龙头”地位。日本提出“安纳线”方案,具有战略上牵制中国的意味。日本提出的“安纳线”若要胜出,必将使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石油出口严重依赖于日本,会使日俄能源贸易依存度大大增强。而日俄能源贸易依存度的增强则势必将会使日本与俄罗斯在“北方四岛”谈判中的筹码变得更重些。
另外,小泉一而再地“拜鬼”,使中日关系陷入建交来的最低谷,这已是不争之事实。目前,虽然中日经济的相互依存日益加强,但两国政治互信却日渐削弱。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与中国在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输油管道方案上的恶性竞争,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其背后的深层次的政治考量。
其一就是,日本有意利用能源牌牵制“中国的和平发展”。日本是最早提出“中国威胁论”的国家。②“在21世纪的外交基本战略中,日本已经把中日关系定位为‘协调与共存’、‘竞争与摩擦’混在的关系。”[15]日本2004年12月通过的新《防卫计划大纲》首次把中国视为防范对象,称“对该地区安全保障有着重大影响的中国,在推进核及导弹战斗力和海军现代化的同时,正在谋求扩大海上的活动范围,今后有必要继续关注此动向”。[16](P31)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问题,一直被近邻日本所关注。最近日本一些政客大肆渲染中国同日本争夺全球油气资源。他们一方面大谈“中国特需”、“中国机遇”,承认中日经济高度的相互依存关系;另一方面却制造所谓“中国能源威胁论”与“中日能源冲突论”。[17]日本这种矛盾的论调,很容易让人推想到日本制造中国“能源威胁论”的目的除了“为跟中国在能源领域进行竞争”寻找借口之外,还有把世界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原因、责任和怨声引向中国的用心。
若日本提出的“安纳线”方案得以实现,则俄罗斯势必会减少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为此,中国不得不相应增加从中东及其他地区的石油进口,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这将会给中国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对中国而言,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周期长、成本高,从而会影响石油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东地区又是世界的“火药筒”,其局势长期动荡不安,难以确保原油的稳定供应。另外,中东到中国的原油运输线极其脆弱,很容易被人切断,这会直接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据专家预测,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扼制住了中国的能源通道,就卡住了中国发展的脖子,就随时能对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实行非常有效的遏制。③
其二,日本与中国在东北亚的石油管道之争,也符合“日美同盟”战略目标。日美在东亚加强安全合作的主要目标是“联合反恐,对朝施压,制约中国,主宰亚太”。[18]中国的“和平发展”,不但日本视之为挑战,而且美国亦把中国视为最大的潜在威胁。中国的崛起被认为将会动摇美国主导的东亚现行体系,美国是不愿看到中国成为亚洲的领导者的。
围绕“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看似中日俄三国在进行傅弈,但实际上美国是以“隐身”方式也在参与傅弈,美国在背后支持日本的“安纳线”方案,反对“安大线”。美国从其战略利益角度考虑,不愿意看到中俄进一步接近。因为遏止俄罗斯与中国是美国既定的战略目标,美国不愿看到在东亚有一个强大的可以威胁或挑战美国利益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出现。日本提出的“安纳线”方案,则可以牵制中俄,使美国处于战略上的有利的地位。美国担心中俄之间建成输油管道后,中国从海湾进口石油会急剧减少,减弱对美国的依赖。目前中国从中东,特别是从波斯湾沿岸国家大量进口石油,而海湾国家的许多油田事实上被美国的石油公司所掌控。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越少,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上主导地位也就越强。因此,给中国制造“石油困境”不仅是日本的战略需要,也是美国的战略需要。
四、结语
“泰纳线”的出炉,结束了“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泰纳线”的出炉固然有日本的干扰因素,但它同时也是俄罗斯大搞“能源外交”的产物。“泰纳线”的设计能力是年输出8000万吨,是安大线(3000万吨)和安纳线(5000万吨)的输出能力之和。对俄罗斯而言,“泰纳线”更优于“安大线”,终点为太平洋的国际港口,避免了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泰纳线”也更接近于日本提出的“安纳线”,因为二者的终点是一致的,应该说日本是个赢家。但“泰纳线”对中国而言,也并非完全是输家,毕竟俄罗斯已承诺先修建到中国大庆的支线,最近中俄又达成了优先修建到中国的支线的协议。
日本立足于本国利益,与中国在能源领域进行正当竞争,是其权利,但是恶意的竞争和挑拨应另当别论。故此,中国需要全面地、客观地、动态地、历史地审视中日间的能源竞争,即不能“情绪化”,也不能过于“淡化”中日之间矛盾和冲突,既要密切关注和警惕,更是需要沉着、冷静地应对竞争。
同时,日本应该清楚,日本经济的复苏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性将进一步增强。可以说,中日经贸关系的“连带”效应已初见端倪。换言之,中日两国之中的一国的衰退,必然会波及和影响到另一国的发展。因此,中日在能源领域的博弈中,如何协调和缓解对抗式、排他式的恶性竞争,避免传统的“零和博弈”是中日两国需要共同探寻的重要问题。
[收稿日期]2006-07-28
注释:
①“泰纳线”预计2010年建成,输油能力每年8000万吨,市场涵盖整个东北亚地区,甚至可以辐射到美国的西海岸。
②“中国威胁论”这个概念是日本人首先提出的。1990年8月日本杂志《诸君》月刊发表了日本防卫大学副教授村井友秀的一篇文章,题为《论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这是世界上第一篇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论文。之后,“中国威胁论”很快被许多西方媒体大肆渲染和回应。
③中国从非洲、中东进口的石油大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但此要道是脆弱不堪、极易被切断的。马六甲海域近年来海盗活动猖獗,海盗劫船事件屡屡发生,经济损失惨重。近年,美国不断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的军事渗透,马六甲海峡已经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必须控制的16个咽喉水道之一。日本也已以“打击海盗”为借口,通过向印尼提供巡逻艇、协助指导印尼的反海盗工作等方法,致力于谋求对马六甲海峡的发言权。在此海域一旦发生对中国不利的“事件”,中国的能源运输线很容易被切断。
标签:西伯利亚论文; 能源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 远东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俄论文; 远东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