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精神病防治院抑郁症科 湖南安化 413500
【摘 要】目的 探究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92例脾胃病患者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按照中医升降理论给予辨证施治,总结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并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疾病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推动了患者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脾胃病;中医升降理论;应用效果
中医升降理论最早起源于内经,汉代张仲景曾在《伤寒杂病论》中就已经继承了内经中升降理论,并在疾病辩证治疗中得到应用,主要表现在组方用药、确立治则上。在中医学中中医升降理论作为其重要组成,是中医基础理论精髓部分,和阴阳学也存在有紧密的联系,升降理论主要是对人体阴阳气血矛盾运动和脏腑经络运动进行描述的过程,主要包含了人体功能活动[1]。中医学认为,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枢纽,脾胃病是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本组就对在脾胃病治疗中中医升降理论的应用展开研究与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脾胃病患者92例,患者对与该项目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脾胃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本次纳入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22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1.26±3.72)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21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3.67±4.1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用西医治疗,包括抑酸治疗,解痉止痛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基于中医升降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对于脾虚兼并气虚者采用桂枝10g、炙甘草6g,黄芪30g,生姜三片,大枣3枚,芍药15g;对于慢性结肠炎者,取黄芪、葛根、茯苓、党参、白扁豆、白术各15g,莲子肉10g、砂仁6g、甘草5g、大枣4枚、薏苡仁30g[2]。用水煎服,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对气机不畅兼并虚症者,取黄岑、半夏、党参、甘草各10g,白术、茯苓各15g,干姜5g。用水煎服,每日一次[3]。对上腹部胀痛且消化不良者,或急性胃炎者,采用苏叶、半夏、茯苓、厚朴等各15g,生姜5片,大枣3枚。每日用水煎服,早晚两次[4]。
1.3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考胃肠疾病中医证证候评分标准,痊愈:患者证候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超过95%;显效:患者证候有所减少,证候积分减少55%-95%;无效:证候无变化或减少不明显,证候积分减少低于5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在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中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脾胃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生活结构与饮食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在日常生活中,现代人经常出于饥饱无常状态,或长期大量使用辛辣刺激性或油腻食物,导致脾胃损伤。同时人们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处于忧思状态,对肝、脾造成损伤。在中医学中认为,脾主运化,主升;胃主受钠,主降,是人体升降的枢纽,是维持各脏腑器官正常功能活动的基础,而脾胃正常升降可以有效协调其他脏气体升降,使气血生化有源,保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展开[5]。胃肠道的正常蠕动离不开脾胃升降功能,该功能在人体对饮食消化和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脾胃升降中只有确保胃降,才能保证脾升,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否则会导致中气下陷,从而出现内脏下垂,脱肛等临床症状。由于脾胃互为表里,脾病和胃病会相互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应分清主次,如单纯表现脾虚则应重点补脾,采用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等;如是由于胃泄导致脾虚,则应重点在导泻,恢复脾气;如脾虚导致胃泄,应采用五味异攻散或香砂六君子汤补脾治疗[6]。中医升降理论作为我国中医学重要组成,主要阐述了人体生命运动形态,对人体病理变化原因及过程进行解释。随着中医升降理论发展,在很多中医医生在施治中都应用了升降理论。脾胃是人体重要组成,脾胃升降在人体气机升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主要是凭借这对营养的吸收和消化,促使废物排泄,从而使人体和外界实现联系,并进行能量交换,如机体升降失常,则会引入多种病症。在临床中多种疾病都可以用升降失常来进行表达,疾病发病机制都是由于气机失调,根据中医升降理论,根据临床不同情况分为升降法,提高临床疗效。在本次治疗中对所收治的脾胃病患者采用中医升降理论与常规西医治疗,经研究结果相比,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付艾妮等[7]人在收治的26例脾胃病患者中采用中医升降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分别采用甘姜泄心汤、附子泄心汤、半夏泄心汤等进行加减治疗,痊愈11例,显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88.46%,效果显著。与本组研究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与改善。
综上所述,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病情在中医升降理论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使患者疾病状况得到改善,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景洲,张敬,林存博,曲宁,刘舒音.运用中医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理论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7):13123-13124.
[2]刘宝峰.观察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3):32-33.
[3]曾韬.试述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129-130.
[4]袁永斌,周道忠.中医升降理论应用在脾胃病临床治疗中的相关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2):84-86.
[5]田亮渝.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17-118.
[6]范婷,李守然,张根腾.中医气机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中的应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05):512-514.
[7]付艾妮,全国芳.中医升降理论及其在脾胃病证中的运用[J].河南中医,2010,30(02):130-131.
论文作者:龙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脾胃论文; 中医论文; 理论论文; 患者论文; 人体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