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情况,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施工相比在体积上、技术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文章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构造与常见质量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
引言
从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土木建筑的稳定性与整体性,对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该技术在土木建筑中的应用并非是完美的,存在着麻面蜂窝、裂缝以及钢筋锈蚀等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就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从而损害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益。对此,需要相关的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所产生的质量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构造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设计构造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工况并根据其应用范围进行分析,使制造出来的大体积混凝土满足我国的相关施工要求和规范,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根据实际工况中对温度裂缝的控制程度来对水平施工进行合理布置,比如:混凝土浇筑施工水平、钢筋结构的捆绑方式以及混凝土材料配比等因素。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作业时,需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模板,施工模板的使用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质量,要依据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模板类型。工程上常见的模板类型有木模板和钢模板等,还有就是钢木混合式模板。就使用性能而言,钢模板热传导较快,保温效果差,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使用钢模板时需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好保温工作。而木模板的蓄热性能好,有着很好的保温作用,是一种很好的保温材料,有效地减少了工程上对保温方面的投入。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阶段土木工程的施工中,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对提升土木工程的综合工艺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过,在具体的应用中,要想充分、合理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旦控制不好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如裂缝、麻面蜂窝以及钢筋锈蚀等,对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不良后果。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常见的一种不良问题,分为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温度裂缝,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裂缝。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外部散热较快,内部却没有充足的散热能力,导致内外产生温度差,这就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出现开裂问题。收缩裂缝,则是在混凝土成型以后,水分被蒸发,在内部约束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麻面蜂窝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模板的接缝、平整度以及光滑度等不达标而造成的。另外,如果没有合理把控搅拌施工或者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也会造成麻面蜂窝问题的产生。钢筋锈蚀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开裂,钢筋被暴露出来,钢筋表面的氧化膜受损,时间一长就会产生锈蚀问题。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充分做好应用要点的把控,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3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做好准备工作
大面积混凝土在正式进入施工之前,所需要经历的必要过程便是对原料的筹备和选用,这是打造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物质保障。由于建筑自身的工程量较大,规模较大,因此不同施工环节所需要搭建的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也存在区别。材料员在选购的过程中也要意识到混凝土配比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具有多样性,包括水泥和沙石等等,因此要保证每一类原材料的质量都能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具体需要。施工主体在原材料正式进场之前,要对原材料的基本信息进行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包括原材料的供应商资质,原材料的质检合格报告,原材料的运输方式等等,要保证原材料后期的具体运用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施工主体在具体搅拌的过程中也要正确地把握各类材料的比例,要保证混凝土调和的精确性和规范性。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主体应当严格按照混凝土搅拌的规范来进行,避免由于材料配比不当而造成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3.2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若想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必须要对配合比予以有效管控,确保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砂骨料均是适量的,材料的性能、强度要达到要求,配置顺序也不能发生错误。具体来说,水泥、水的实际用量必须要控制到位,避免发生水化热,这样也可使得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概率大幅降低。要做好水泥用量试验工作,将最佳的配合比予以明确。除此以外,抗压、抗拉以及应力等方面的测试也必须要做到位,这样除了能够寻找到最为合适的配比,相关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在配合比得到明确后,水泥的实际用量也就能够予以确定。在水泥凝结后,发生收缩变形的概率是较大的,如果未能有效处理的话,裂缝就难以避免。
3.3严控温度
温度控制就是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及混凝土内层最高温度、表里层的温差进行控制和人工干预。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50℃;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d;拆除保温覆盖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施工中均要严格遵照规范要求、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实施,均有相应的热工计算指导。达不到要求,就要人工干预。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第一,预制混凝土用水掺加小冰块,用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第二,覆盖保温、保湿层;第三,暖棚保温法;第四,混凝土浇筑体内层布设通水冷却热交换管等。
3.4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操作人员需要在开始浇筑作业之前,科学测量和收集钢筋浇筑点、钢筋保护层尺寸等数据,对模板进行彻底的清理,浇筑开始前必须要确保模板的清洁、平整以及数据完整。接着,在浇筑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着钢筋与预埋件的状况,如果发生了位移或者变形的情况,则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及时处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与模板之间能够紧密连接。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两种浇筑方式,一种是分层浇筑法,另一种是推移式浇筑法。两种浇筑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操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同时,浇筑的过程中,要确保建筑的连续性,如果不能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就需要将间断时间缩减。操作人员在大体积混凝土完全进入模板之后,要及时进行振捣,这样才能让混凝土在模板中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连续性。
3.5控制养护质量
合理的养护,可以有效规避问题,发挥施工技术的优势,提升技术水平。所以,在具体施工期间,相关人员必须更加重视后续养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不断向施工表面洒水,避免其干燥,然后通过覆盖的方式使混凝土可以处于密封的状态,对施工问题进行有效控制,进一步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今后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应用更加广泛,通常在建筑结构中起基础作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要提高重视,掌握其施工要点,不断完善其设计构造,合理设置材料配比,加强浇筑及养护过程控制,还要合理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更好地预防混凝土质量问题,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双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世界,2017(6):13-15.
[2]邓东海.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7(6):236.
[3]刘旭东.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9):62.
论文作者:吴献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模板论文; 《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