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康芳萍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康芳萍

康芳萍

甘肃省陇西县永吉乡卫生院,748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01月-2014年01月期间我院出现临床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针对原因找出解决的对策。结果: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疾病因素、消毒隔离因素等。结论:针对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关键词】护理安全 隐患;原因;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护士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护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伤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由于临床上各种疾病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很多安全隐患,如何减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减少医疗纠纷,一直是医务人员关注的话题。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解决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1.1患者自身的因素

在临床上有很多重症患者,如果患者不能掌握用药注意事项,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例如患者在血管扩张剂的使用过程中,未经许可擅自调节滴速,就会造成血压急速降低,甚至危及生命。在甘露醇输注的过程中,药物难免会刺激血管进而出现疼痛的现象,如果患者为了减轻疼痛而擅自减慢滴速,就会降低甘露醇的治疗效果。

1.2护理人员的原因

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都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在接待病人时说话不谨慎,或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对临床护理资料书写不正规、不及时。引发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不信任,从而引发医疗纠纷。护理人员数量不充足、年轻护士护理经验不足、护理人员的马虎大意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充足的经验,而且操作手法不够熟练,不能够正确预见患者的病情变化,或者有些夜班护理人员为了减少夜晚的噪音,任意将报警开关关闭,一旦患者出现危机情况得不到及时救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有些护理人员没有法律意识,没有树立自我维权的意识,书写的护理文书缺少连续性和动态性,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极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1.3疾病因素

临床上患者的病种繁多,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如全身浮肿、偏瘫、长期卧床患者及营养不良等,这些患者都是压疮的高危人群[1]。特别是老年人,他们的机体功能急速下降,严重者还会伴随步态失调、运动障碍等现象,这些患者通常会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患者很容易出现坠床。

1.4消毒隔离因素

因医疗条件的限制,病房里面不仅患者数量多,而且疾病种类繁多,很容易交叉感染,特别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很容易沾上患者的血液,如果操作人员没有自我防范意识,在沾染患者的体液或者血液后,没有及时消毒和处理,感染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大了,很有可能直接感染疾病。

2 防范对策

2.1强化病房管理

护士长要强化对病房的管理,定期分析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对策。医院要让护士长不断的去外地参观和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医院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每项规章制度都能落实到位。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护士长和护理人员之间要多讨论,共同找出防范的对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如果沾染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一定要严格消毒和洗手,并佩戴好手套和防护衣[2]。

2.2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教育

健康宣教对于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老年人。如果患者的听力较差,宣教人员要悉心指导,反复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内容一定要简单易懂,避免使用专业的医学术语,内容最好越短越好。给予患者输液之前,护理人员要积极讲解药物的滴速、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将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报告护理人员和医生,不能擅自解决[3]。在输液过程中,有些患者喜欢自己调节滴速,但是有些药物是不能随意调节滴速的,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将输液的速度如“快”或者“慢”写在输液瓶上,用以提醒患者。

2.3加大力度培训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在上岗之前需要接受岗前培训,只有岗前培训合格的才能上岗,对于培训不合格的坚决不能上岗。对于在职人员,医院要积极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对护理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可以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护理查房时间,也可以利用晨会时间,让每个护理人员都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懂得利用法律知识进行保护自己。另外,对在职护理人员展开操作技能培训,最好每个月培训一次,将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优化,而且要多鼓舞护理人员接受培训考试。医院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于考核结果良好的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考核结果不理想的要加强培训[4]。

2.4完善药品安全管理

注意药品配伍禁忌,输液速度,随时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对节假日、霉雨季节易出差错时间进行超前监控,超前教育,统一规定药品、针剂、毒麻、限制药品保管要求。建立贵重药品登记本,毒麻药品上锁等,对质量差、失效药品不使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要想减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首先要加强病房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其次要加大力度培训护理人员,既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后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教育,健康宣教对于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老年人,宣传教育的内容一定要简单易懂,避免使用专业的医学术语,给予患者输液之前,护理人员要积极讲解药物的滴速、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将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当然,消除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并不是简单是事情,需要所有医务人员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同时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5],才能有效减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防止医疗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陈英月.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5(03):555-556

[2]段海丽,许亚茹,元小冬,郑秀芬.神经内科患者并发感染的病原学类型与病房环境因素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4(04):366-367

[3]赵红蕾,潘艳.神经内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分析及防范[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2,5(04):957-958

[4]黄福香,姚耀梅.临床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分析和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4(03):347-348

[5]张红,张娅菊,石智玲.影响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2(02):345-346

论文作者:康芳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康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