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研究
省级苏维埃政府创建研究
李 茹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摘 要: 省级苏维埃的创建是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总策略”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成果。它的创建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经历了最初省级苏维埃要与“城市中心论”匹配,到探索出在农村根据地建立省级苏维埃。离开大城市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省级苏维埃,既未背离革命总战略,又消解了“左”倾错误对革命造成的危害,推进了革命的发展。随着省级苏维埃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建立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成立,标志着革命重心事实上已由城市转向农村。
关键词: 省级苏维埃;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道路探索
省级苏维埃政府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政权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建政史上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此期共产党人革命道路探索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共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学界对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政权建设研究多集中于基层政权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省级苏维埃政府的研究则较为忽视,特别是关于省级苏维埃政府创建的研究更为薄弱,这与它在中共建政史和革命道路探索史上的地位极不相称。①本文拟对省级苏维埃政府的创建情形做一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对它在中共建政史和革命道路探索史上的意义和历史价值做一初步分析。
一、革命战略与省级苏维埃创建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以武装起义亮明了继续坚持革命的态度,在发动南昌起义的同时,1927年 8月3日,颁发了《中央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8月7日,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决定通过武装起义来建立自己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共湖南省委在筹划秋收暴动时给中央的报告和信中,就明确提出要在湖南全省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1]14-16这是建立省级苏维埃问题的最早提出。
秋收暴动大纲、八七会议制定的夺取政权计划,均是分区域分省的革命夺权计划。11月,瞿秋白主持的中央正式提出夺取一省政权的“总策略”,[2]438-43912月,又进一步指出,“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整个儿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成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3]156“争取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是中共中央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并一直坚持的武装斗争战略,有时也被称为“总战略”。[4]在这个战略中省是最重要的夺权单元,分省夺权是夺取全国政权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略。加之中共五大后,以当时的行政区划来改变了党的地方组织系统,党的省委组织已普遍建立。在这一情况下,一旦迅速夺取一省或数省政权,省级苏维埃创建自然会应运而生。故此,1927年11月,江西省委制定的《苏维埃临时组织法》,明确提出了省级苏维埃的产生方式和组织方式,并拟定了一份《江西省苏维埃临时政纲》。[5]4-14
虽然省是中共“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总战略中最重要的单位,中共也已经初步意识到建立省级苏维埃的必要性,然鉴于大革命失败后严峻的革命形势,中共中央在实际革命活动中,一时并未将省级苏维埃的创建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当时中共中央确立的夺权路径是中心区域城市“应当成为夺取一省或几省政权之总暴动的中心与指导者”,大城市暴动及大城市苏维埃创建才是关注的焦点。1927年12月,代表中心城市革命的广州暴动取得短暂的成功后,仅成立了广州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佛山地铁3号线镇安站主体围护结构设计合理性分析………………………………………………………… 付叶能(9-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后,革命遭遇挫折,城市革命一时无法实现,创建省级苏维埃的问题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但在“争取一省或数省革命的首先胜利”的革命总策略不变的情况下,省的地位突出,省级苏维埃的问题迟早会被中共中央重视起来,这是革命总策略必然的要求。随着国民党新军阀内战的爆发,共产国际首先认为中国的革命高潮到来。1929年10月26日,共产国际向中共发出指示信,提出“现在已经可以并且应当准备群众,去实行革命的推翻地主资产阶级联盟的政权,而建立苏维埃形式的工农独裁”。[6]7921930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接受国际十月二十六日指示信的决议》,表示中央“完全同意国际来信的指示”[7]685,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召集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通知,为了响应中央号召,4月,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红旗》发表了《由苏维埃区域到全国苏维埃》一文,认为“现在的任务已经不只是在许多局部的地方,更扩大地方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在中心省区及重要城市中,首先建立一省或几省的苏维埃政权,更进一步争取全国苏维埃区域的胜利。”[8]345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省级苏维埃不仅是中共中央革命思路发生变化的产物,更重要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为承接“争取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革命总策略做好了准备。
七是水利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制定了《河南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起草了《河南省小型水库管理办法》。完善县级抗旱服务体系,目前已安排2.82亿元用于对141支县级抗旱服务队的扶持。继续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13年7月底,全省142个县(市、区)由编办出台了文件,成立1 970个乡镇水利服务机构,覆盖乡镇数2 001个,落实人员编制6 142人,落实人员、办公经费1.15亿元。
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并未因红军撤离长沙而撤销,反而继续存在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是,1930年下半年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已发生深刻变化。在1930年7月23日通过的《共产国际执委政治秘书处关于中国问题议决案》中,强调扩大根据地和壮大红军的重要性,指出要把发展红军和组织苏维埃中央政府作为党的“第一等的任务”[10]211。在共产国际的革命指示发生重要变化后,中共中央在创建省级苏维埃问题上也随之发生变化,省级苏维埃完全可以离开大城市,建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这就为省级苏维埃的广泛建立打破了城市中心论的限制。
二、省级苏维埃建在农村革命根据地
然此时无论是共产国际还是中共中央仍秉持城市中心论,省级苏维埃的建立必须在夺取一省或数省的中心城市方可。1930年7月,在“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总策略下,城市中心论思想指导下的省级苏维埃的创建终于迎来了实践的机会。7月下旬,红三军团遵照中共中央命令,在湘鄂赣边地区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克长沙。7月30日,中共革命史上的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在长沙正式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宣布了苏维埃政纲,颁发了《暂行劳动法》和《暂行土地法》,创办《苏维埃日报》。8月2日,长沙80多个团体共10万多人隆重集会,庆祝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但很快红军被迫退出长沙,8月5日,省苏维埃政府迁驻湘鄂赣苏区的平江县辜家洞,后又迁驻平江县长寿街。此后,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一直存在到1931年9月,被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代替。[9]113
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遭遇挫折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转入农村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壮大,越出县域或跨省的根据地的政权组织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建立,1928年8月,琼崖苏维埃政府建立。1929年9月22日,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在原闽西革命根据地制定的《苏维埃组织法》的中又增加了“各县联合高级苏维埃”一节,提出了联县苏维埃的制度设计。[5]26越出县域的区域性苏维埃有的命名为联县苏维埃,有的命名为特区苏维埃,有的直接称为区苏维埃。1929年后,苏维埃革命蓬勃发展,中共建立的跨县域或跨省域的政权组织主要有:湘鄂赣边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政权组织)、信江苏维埃政府(1930年8月改为赣东北特区革命委员会)、右江苏维埃政府、左江革命委员会、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闽西苏维埃政府、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东江苏维埃政府、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赣东北特区革命委员会及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等。
1931年,中共中央加快了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步伐,大力强化对各大苏区的直接领导。5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苏维埃区域党的组织决议案》,命令“各苏维埃区域党的特区委改称省委”[13]436,使之成为地方党部与中央之间的一级经常组织,特委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自然也要改组为省苏维埃政府。
尾气分析仪对于我们诊断汽车故障,只能指明一个方向,只能把故障确定或者缩小到一个范围,最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精确诊断。换句话讲,利用尾气分析仪,只能作为精确诊断的补充或助手,只能定性,不能定量。
(4)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物资集聚于外围,无法分发到灾民手中。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物资投送需要多元化,可以考虑配备救灾摩托车,用于运送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轻型救灾装备。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做好回应建立更完善的政权体系的同时,共产国际在前述重视红军和根据地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在已建成的苏维埃区域建立省级苏维埃和苏维埃中央政府。1930年8月,《共产国际东方部关于中国苏维埃问题决议案——苏维埃建设条例》中指示:随着南方苏维埃区域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已经该担负起建立乡区苏维埃一直到“这些苏维埃区域的总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任务”,待到“占领几县或几‘区’以至一省的时候”,就要“召集苏维埃省份的成立大会,以建立中国苏维埃共和国的问题变成为实际的问题”。[10]242,245
2)相关性关联关系,相关性关联是指同一视图或者不同视图档案特征之间存在的依存、制约、因果等隐含的关系。构建相关性关联关系是指通过分析已有的档案相关关系,基于统计分析寻找档案特征同时出现的规律和模式的过程。两个特征之间的相关关联分析多采用熵与互信息进行度量。对于任意的 f1,f2∈R,I表示(f1,f2)的互信息即I(f1,f2)=,给定阈值δ,当I(f1,f2)>δ时,认为特征fi,fj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即节点vi,vj之间存在相关关联关系。
二是因斗争需要将政权组织细化,分设省苏维埃政府。这一类型的省级苏维埃政府有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粤赣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省苏维埃政府。
在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的形势下,农村革命根据地自身也提出了创建省级苏维埃以完善革命根据地的政权体系的问题。首先实现突破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江西苏区。1930年2月7日至9日,毛泽东在江西省吉安县陂头村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红五军、红六军军委联席会议,通常称为“二七会议”或“二七联席会议”或“二七陂头会议”。会上正式提出打下吉安建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任务。[11]236
1931年5月,按中共中央指示,中共闽粤赣特区委员会改为中共闽粤赣省委员会,但政权组织仍然是闽西苏维埃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1932年3月,中共中央指示闽粤赣省改为福建省,3月5日,中共福建省委成立,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汀州召开,会上选举产生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此时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对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省级苏维埃的态度尚不明朗,创建江西省苏维埃的设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党领导人完善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体系建设的伟大探索,也是对城市中心论革命道路的积极修正。它比共产国际和当时的中共中央更早认识到,坚持“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革命总策略,在农村革命根据地依然可以创建省级苏维埃政权。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革命中的地位,为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直到10月,吉安方被攻克。10月7日,在吉安城中山广场召开了10万人庆祝大会,宣告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
1931年6月16日,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员会成立。湘鄂西临时省委员会成立后,原湘鄂西特委领导下的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改组为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同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原湘东南、湘南和赣西南三个根据地相交地区设置湘赣省,一方面整合三地革命力量,为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服务,另一方面也是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做准备。8月1日,中共湘赣省委员会成立。10月17日至25日,湘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莲花县花塘村召开,成立了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同年7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成立,9月23日至10月4日,湘鄂赣省在平江县长寿街天主堂召开湘鄂赣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同年9月,中共赣东北特区委员会改为中共赣东北省委员会,11月7日至14日,赣东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在葛源召开,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省级苏维埃的创建
1931年11月7日,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正式成立。为匹配共和国建置,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快了地方政权体系建设。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划分行政区域暂行条例》指出,必须要重新划分共和国的各级行政区域,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旧有行政区域,过于广大,适合封建统治,不适合苏维埃的民主集中制。”二是“因斗争发展的不平衡,战争与地势的特殊条件,苏区的发展在许多地方,有的只取得全省全县或全区之一部,有的介于数省数县或数区之间,不利于斗争的领导。”[5]192其后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关于苏维埃建设的重要训令》再次指出:“过去各苏维埃的组织很不完善:第一,行政区域太宽,使行政的实施不便;第二,政府级数太多,使指挥迟钝,联系不灵;第三,尤其重要的,是选举手续不完备。”[5]196从上述表述中不难看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在划分新的行政区域时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导思想,即缩小地方各级苏维埃行政区域。由此,省级苏维埃政府的数量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迅速增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省级苏维埃的建立情况主要分三类②:
一是继续将原有区域性革命政权组织改组为省苏维埃政府。因各根据地斗争的实际情形不一样,导致各根据地在接到中共中央指示后,建立省级苏维埃政府的步伐并不一致。部分根据地虽然在1931年5月已开始酝酿创建省级苏维埃,但一直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一段时间后才最终建立。这一类的省级苏维埃有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和鄂豫边省临时苏维埃政府。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中共中央决议建立区域性省委后,于1931年5月下旬,在光山新集建立了带有筹备性质的中共鄂豫皖临时省委,受鄂豫皖中央分局领导,为适应政权建设需要,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改特区苏维埃政府为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但受战争影响,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直至1932年2月才建立。
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对建立省级苏维埃问题的重视,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发端的省级苏维埃创建活动迅速驶入快车道。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一批省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
1.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必须紧跟国内外警务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和新成果,不断更新、完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项目、实验条件等,促进实验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和整体更新,构建贴近警务一线实际需要的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全力促进学生学到和掌握主流技术和最新成果。
1932年2月,根据中央给湘鄂西中央分局指示,鄂豫边特委归属湘鄂西中央分局指导。2月2日晚至3日上午,鄂豫边特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组特委和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中共鄂豫边省临时委员会和鄂豫边省临时苏维埃政府。
共产国际指示到达国内后,中共中央予以积极响应。1930年9月,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张。1930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了《关于苏维埃区域的目前工作计划》,计划中提到:“各县的苏维埃政府都要在十一月内完全建立起来或改选成功,同时还要选派代表到各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各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尽可能的要在十二月十一日广暴纪念前完毕,能在十一月内便举行的更好。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在正式成立各特区的苏维埃政府和选举出席全国苏维埃大会的代表。”其中,“各特区等于省”。[12]590,591由此,为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省级苏维埃的广泛建立已迫在眉睫。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为更好地保卫共和国,1933年4月,中共中央与中革军委决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东北前线和南方前线设立闽赣军区和粤赣军区。在此基础上,为加强这两处的地方工作,逐步设立了闽赣省和粤赣省。1933年4月,中共闽赣省委员会成立,5月,闽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临时代表大会在黎川召开,成立了闽赣省革命委员会。12月,闽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建宁城召开,将闽赣省革命委员会改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1933年8月,随着国民党第五次反“围剿”的逼近,受国民党经济封锁政策影响,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决定在粤赣军区设立粤赣省,同时成立中共粤赣省临时委员会。9月6日,粤赣省所属7县临时代表会议在会昌召开,成立了粤赣省临时苏维埃政府。12月23日,正式成立粤赣省苏维埃政府。
1934年5月17日,中革军委根据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形势需要,对各军区的划分进行重新调整,决定在赣南设赣南军区,守护共和国南方门户。7月,粤赣省辖区大部被国民党占领,中共中央局和中央政府决定设立赣南省,同时成立中共赣南省委员会和赣南省苏维埃政府,粤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等一批干部调赣南省任职。
三是直接将新建的县以上区域性政权组织建为省苏维埃政府。这类省级苏维埃政府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湘鄂川黔省苏维埃政府、川滇黔省苏维埃政府、四川省苏维埃政府、甘肃省苏维埃政府、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陕甘省苏维埃政府和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省级苏维埃政府的地位更加明确,故而在其后,包括长征期间,新建的越县区域性政权组织,不论所辖区域大小,均为省苏维埃。这些省级苏维埃政府建立情况见表1。
表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以省级苏维埃命名的新建区域性政权组织成立情况表
注:根据《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第二卷上)(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整理。
“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双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22日正式结束苏维埃国家政权形式,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省级苏维埃也同时宣告结束。
四、省级苏维埃创建的历史意义
第一,土地革命时期的省级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体系中的核心架构,是中共局部执政中建立地方行政体制的重要尝试,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权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它的快速而广泛的建立,扩大了党和红色政权的影响,强化了党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推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新局面,也为中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提供了经验,且培养了一批组织和管理人才。
2018年11月6日上午7时50分许,从广州起飞由波音737型飞机执飞的H T 3806次航班,经过约3小时的飞行、跨越1900余公里,在天津滨海机场平稳着陆。这标志着京东物流第一架全货机成功首航。全货机的运行将满足更多商家和消费者的个性化诉求,提升一仓发全国的时效,京东物流全货机航班的正式运营,将大副提升京津冀区域和珠三角区域之间的物流时效,实现“夕发朝至”,更好地服务两地之间的经贸往来,也为两地的客户带来速度更快的物流服务体验。
第二,创建省级苏维埃政府是土地革命时期与国民党斗争的需要,也是革命发展进程的客观需要。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打出自己的旗帜、建立新政权不能仅止步于基层,夺取或建立省及全国性的政权组织是革命发展的必要步骤。鉴于中国的国情,革命成功不能通过夺取“首都”一击而中,故分区域分省夺取政权是必然的,故此期中共始终坚持“争取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总战略。在这个总战略下,一旦夺权成功,省级苏维埃就会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城市中心论”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也在客观上提出了建立跃出县域和跨省域的更高级苏维埃的任务,只有建立更高级的苏维埃,才能完善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苏区的政权体系。省级苏维埃的创建是区域性革命政权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省级苏维埃的创建代表了中国革命发展由点到面的必然趋势。
第三,从革命道路探索的视角,省级苏维埃建在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是中共此期革命道路探索的成果,不仅有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形势变化发展的研判,还有毛泽东为首的一些战斗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最前沿的领导人,对革命斗争方向的准确把握。省级苏维埃建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整个革命中的地位,为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奠定了基础,为摆脱城市中心论对革命的危害,探索革命新道路做出重大贡献。
第四,省级苏维埃创建与“左”倾错误的关系。大多省级苏维埃政府的创建发生在“左”倾思想路线支配中央的情况下,初生的省级苏维埃政府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它并不是“左”倾的产物,不过难免不受其影响。在激进的“左”倾思想路线下,一些省级苏维埃政府是匆忙中单纯为建立而建立的,不仅中央苏区中同时设有四个省级苏维埃政府,而且在革命遭遇重大挫折后,仍然不分区域大小的建立省级苏维埃政权组织,这均已经超出了革命发展的实际需要。
注释:
① 对省级苏维埃较为宏观的介绍主要见于张秀芬等的《中国共产党建政史》(大象出版社,2014年版)和王旭宽的《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研究》(新疆建设兵团出版社,2014年版),微观研究就笔者目力所及,仅有夏到汉的《江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及其历史作用》(《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对江西苏维埃的建立和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国内各个研究机构2000—2017年在22种微网领域的EI期刊的发文数量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电气学院在微网领域的研究力量较强,其他各个机构的发文数量紧随其后,微网领域的研究力量分布总体比较均匀,并未出现一家独大的形势。
② 其中闽浙赣省级苏维埃创建除外。1932年8月,随着赣东北地区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革命区域逐步向闽西和浙西发展,中共赣东北省委向中央报告,认为赣东北省的名称已经不足以反映其所辖区域,要求改为闽浙赣省。经中共中央批准,1932年11月中共赣东北省委改为中共闽浙赣省委,12月赣东北省级苏维埃政府改为闽浙赣省级苏维埃政府。
参考文献:
[1] 中央档案馆.秋收起义资料选辑[G].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G].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3] 瞿秋白.武装暴动的问题(1927年12月).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5卷)[G].人民出版社,1988.
[4] 宗成康.论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争取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战略[J].中共党史研究,2006(1):63-68.
[5] 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G].江西人出版社,1982.
[6]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G].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7]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党的系统(1)[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8] 阮啸仙.阮啸仙文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9] 中共湖南省组织史资料编纂领导小组.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组织史资料(第一册)[M].1993.
[1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同国际、联人(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7-1931(下)[G].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1]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军事系统9[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七册)[G].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八册)[G].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vincial Soviet Government
LI Ru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9,China )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vincial Soviet was not only the product of the revolutionary “general strategy” during the 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but also the result of the CPC’s explor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road.It adapted to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olutionary situation ,experienc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provincial Soviet to match the “urban center theory” and explo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vincial Soviet in the rural base.Leaving the big cities to establish the provincial Soviet in the rural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did not deviate from the general strategy of the revolution,but also eliminated the harm caused by the “Left” deviationist errors to the revolu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olution.In fact,with the continuous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vincial Sovie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Soviet provisional central government in the rural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it indicated that the core of revolution shifted from the city to the countryside.
Key words :provincial Soviet;establishment;rural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exploration of revolutionary road
收稿日期: 2019-05-08
基金项目: 西华师范大学英才科研基金项目(17YC238)
作者简介: 李 茹(1979-),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 K2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9684(2019)04-0079-06
[责任编辑:刘 莹]
标签:省级苏维埃论文; 创建论文; 农村革命根据地论文; 革命道路探索论文;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