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生活质量水平,使人们不断增强对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园林工程在实际施工以及养护管理过程中,本身就具有较强复杂性的工程。所以,本文主要立足于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此期望为我国今后在对于相关问题研究过程时,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施工;养护管理技术
前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逐渐加快发展进程,使得更多的城市都在积极响应创建“园林城市”。园林的绿化,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更是能够有效的促进现代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但是,在实际开展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时,需要面对的对象为活林,是能够直接影响到绿化最终所呈现的效果。意味着,在对园林绿化的相关施工过程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方面,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一)园林施工前期的技术管理
因为园林绿化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对象为植物。具体包含了:乔木、灌木、草皮、地被、花卉等。将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合理配置起来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将植物实际所拥有的生长功能、形态特点发挥到极致。此外,还可以适当的通过对各种类型的植物生长习性及其之间的季相变化等,从而有效的实现园林美化所提出的各种实质要求。
与此同时,因为园林植物本身就拥有较为良好的吸附尘土、隔音杀菌、美化空气、调节温度、增强空气含氧量等一系列功能,并其还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不同因素,对其产生影响等特点。意味着,在实际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园林植物的特点以及功能考虑其中,在依照于上文所提的关于园林植物易受到来自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致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是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那么需要不断增强对做好园林绿化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视程度。
不同的园林植物之间,不管是站在生长习性、还是生长特点上看,都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即使同一品种下的植物,但因其土体性质、肥力程度、地形地势、光照等多方面影响的差异化,使得同种类的植物在长势方面也是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距性。所以,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选择过程当中,应当优先选择株型、大小、生长特点、习性一致,以及节间粗短、根系发达、并无存在较为严重缺水现象、顶芽饱满、植型优美的植物。
在针对一些树形较为庞大的植物来讲,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实际的成活率,是需要对其先开展断根处理工作。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将重点放置在该苗木所需要的水分方面。进行园林绿化施工的前期,需要不断增强苗木本身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尽可能的确保,所选择使用的苗木规格,应能在移植、修剪之后,仍然可以处于健康、正常的生长状态。在品种的选择方面,优先选择综合性较好的品种,尽量避免将一些存有病虫害的园林植苗带入施工现场当中。
要想真正的确保整个园林工程的质量水平,是需要首先通过,提高相关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素质水平,选用较为优秀的园林施工监理企业,来对整体的园林绿化施工进行综合性的监理,进而提升园林的实际施工质量以及效率水平。
(二)园林绿化施工过程当中的时间管理
因为园林绿化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那么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升苗木的实际成活效率,需要保证开展园林施工时间充足、合理性,选择在较为适宜苗木进行移植的时间。通常情况来讲,可以在秋季的末期或者是春季的初期进行。如果一定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之内来进行,由于该时间较短,意味着要及时合理的建立施工计划表[1]。
在实际对园林绿化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应当严格的依照于前期所制定的施工计划表进行施工。如果在其它时间内对园林绿化进行施工,需要做好与之相应的反季节植物移植技术准备。为能够真正确保园林植物的苗木成活率以及后期所呈现的景观效果。应当严格的依照于一些相关的园林植物实际的生长习性、特点,并及时对不同品种进行仔细的划分。与此同时,因为不同苗木后期的种植、养护方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应当针对不同种类苗木的种植以及后期养护区别对待。首先,依照于当地实际的自然环境以及土壤性质条件等,在此基础之上,选择最为适宜的园林植物。不断增强对切实做好园林植物的假植、运输、移植等方面技术的重视程度,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为苗木在后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处于健康、稳定、持续的状态,打下结实的基础保障。最后,针对园林绿化植物的后续养护技术工作的开展,是能够直接影响苗木的实际成活效率和最终话所呈现的景观效果。因此,在对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当中,加强注意对水分管理的重视程度[2]。
二、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技术
(一)水分管理
除了在对苗木已经被定植后对其根部浇水之外,应当在后期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依照于当地实际的气候以及生态环境及时的补充水分。尤其是针对于枝叶萌动、生长较为旺盛的季节当中,进行浇灌的过程时,需要将重点放置在适量、合理性方面。根据相关植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因地、树、时合理进行灌溉,目的是为尽可能的确保园林绿化植物随时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
如果出现植物养护管理工作强度较高的过程时,可以适当依照于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草地等优先进行灌水,一些长期定植下的树木或者是针叶树是可以后期进行灌溉。此外,在夏季较为炎热的天气对植物进行灌溉的过程时,应当尽量避免处于阳光直射的正午实践。一般情况来讲,上午10点以及下午的3~4点最为适宜。处于高温季节可以适当地选择叶面喷水的方式,这里需要加强注意的一点也是应当避免在炎热的中午时段进行喷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对园林绿化实际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当中,灌溉过量或者是因为下雨而导致的种植区域内严重的积水,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效率。所以,在后期养护期间,需要依照不同种类的苗木对水分的敏感程度,合理、妥当的将进行排涝,适当通过培土的方式有效提升地表的径流。此外,也可以适当的通过挖明沟的形式达到排水,这种方式尤其针对大雨之后出现严重的积水现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显著。
(二)施肥管理
通常情况来讲,苗木在栽植的前期,是需要依照于当地实际的土壤质量对其进行测试,进而改良土壤。可以在苗木栽植的前期,在种植穴种适当的加入一些有机料作为主要的基肥。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苗木后期很长时间内对养分所提出的各种需求。如果,苗木已经完全恢复健康生长,并且成功迈进正常生长期之后,尤其是针对于仍然是处于青壮年器的苗木来看,为能够尽可能的推动其生长能力,仍然需要每1~2年左右时间,进行一次种植穴的施肥。针对一些进入到生长旺盛期的苗木,可以追加一些较为淡薄、低效的肥料,出现严重缺少肥料的苗木,还需要对其适当地添加一些含钙元素的肥料进行施加[3]。
(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站在整体的角度上来看,虽然在进行前期苗木采购的过程中,已经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检疫,但是,在实际对园林绿化的植物种植以及养护的过程当中,由于苗木自身的原因或者是周边一些环境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等等,就会在某种几率、程度上出现病虫害的问题现象。所以,在后期对其开张实际养护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加强观察、防治、治疗的重视程度。一般情况来分析,目前我国的一些园林绿化苗木所产生的虫害,主要包括了:天牛、木虱、潜叶虎、介壳虫等。主要存在的病害包含了: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除了通过使用药物的防治之外,还应当定期定时的进行枯枝、烂枝的清理,修剪杂乱枝条等。目的是为尽可能的确保其清洁性以及通风、透光的能力。这里还需要加强主义的一点则是:针对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植株或是叶子等,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彻底的销毁,如果出现更严重的问题过程时,可以将该植物移除该种植区域中,尽量防止传染到其他植株上面。
(四)整形修剪
要想将园林绿化最终的景观效果良好的呈现出来,是需要通过进行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其有密有稀,错落有致。意味着,在后期对其开展养护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增强对苗木树形管理重视程度。树形是同树木自身的生长以及人工后期对其合理修剪形成的。严格的依照于整体园林绿化作品的中心设计理念以及不同种类下的苗木生长特点、习性等对其进行整形修剪。通常情况来讲,在绿化植物处于休眠季节中进行整形修剪最为合适。站在本质的角度上来分析,对植物进行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具体分成两个:1.能够更好的符合于整体园林绿化的中心设计理念。2.为苗木在后期健康、持续、稳定成长过程中,打下结实的基础准保障。但是,针对一些先开花后出叶的植物来将,例如:花芽。玉兰等,自身则是归属于夏秋分化型中,所以在休眠季节是,应当尽量减少进行修枝减短,可以将整形修剪的实践放置在开花之后进行。对于多数的阔叶林树种绿篱来看,不需要考虑休眠期以及季节性,在春夏秋冬任意一个时期都可以进行修剪。与此同时,针对花灌木栽植的绿篱来讲,尽量选择花谢之后进行整形修剪。
此外,在除了上文当中所提到的关于水分的管理、施肥的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整形修剪等一系列养护措施之外。还要确保在处于夏季高温季节时,注意对园林绿化植株防暑工作,和冬季较为寒冷季节防寒工作的重视。尽量每天定期定时观察当日的实际天气状况,预防就有灾害性的天气所产生的危害。例如:台风、暴风、暴雪、冰雹等。目的是为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率以及养护效率。
三、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
站在本质的角度上来分析,绿化施工的过程其实就是将相关的园林设计人员自身的意图,不断朝向于具体化的园林景观发生改变的过程。要想尽可能的确保最终所呈现的效果是达到预期想法,首先要严格的依照于整体的园林绿化施工图纸开展施工,在是基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的遵循科学、合理、规范化以及不同苗木的实际生长习性以及特点。进而有效保证园林绿化苗木的实际成活效率以及质量水平。最终才能切实的达到后期景观效果所提出的各种实质要求,更是为后期在对其开展养护工作过程时,打下一个良好结实的基础保障。
养护管理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养护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植物的成活效率,当整个园林的绿化施工结束以后,后期实施开展的养护管理工作,也是作为苗木成活的关键环节。如果这时相关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较为良好,但是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执行的不够到位,也是一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期的园林绿化工程景观的实际效果和工程的质量水平。所以,需要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开展植物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确保整项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质量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从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入手,并从园林施工的前期以及中期进行重点的阐述,接下来在对园林绿化的后期养护工作进行分析,分别从水分、施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方面逐一进行仔细介绍。只有不断增强对其的重视程度,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效率以及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马佳颖.论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结合——以浙江湖州敢山南路绿化提升工程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5,12:75-76.
[2]高玲玲,崔瑞洁.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地区性分析[J]. 河南科技,2014,03:183.
[3]韩荣科,蒋学苍,严维全.浅论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结合——以中宁县园林绿化工程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2,06:25+95.
作者简介
虞庆军(1972-),男,汉族,籍贯:广西鹿寨,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职称:高级工程师。
论文作者:虞庆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苗木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后期论文; 对其论文; 过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