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

董明明[1]2012年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文中认为银行是资源配置活动的中枢,是经济活动的命脉,银行风险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体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安定,因此银行的风险对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国有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中流砥柱,国有银行的信贷风险是银行业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国有银行应对信贷风险的能力,降低国有银行的信贷风险水平时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在总结与评述国内外的信贷管理理论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国有银行信贷风险发展历史、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原因分析。随后本文介绍了现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与策略,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然后,以中国银行为例,重点研究其信贷风险管理模型与制度保障,从中借鉴其优良的信贷风险管理经验,为后续的对策研究奠定基础。最后,文章提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要提高国有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需要不断优化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不断完善董事会的专业委员会建设;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引进先进的风险识别技术和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国有银行内部信用等级评价系统。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高国有银行应对信用风险的能力,保证我国银行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刘旻煜[2]2016年在《中国农业银行X分行法人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经济下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压力。央行自2014年11月启动降息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已连续降息6次,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银行利润空间不断缩减。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截止至2015年四季度,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达到1.2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1.67%。不良贷款的加速暴露,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尤为明显的是净利润增速疲乏。如此宏观经济环境,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风险管理理论,选取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首个不良贷款率突破2%的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样本。X分行作为中国农业银行的一级分行不良率逐年攀升,法人贷款尤为突出,2015年法人贷款不良率高达2.87%,控制法人贷款不良率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收集中国农业银行X分行法人客户信贷结构、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数据,详细介绍了X分行的基本情况,分析了X分行法人客户信贷管理系统群、业务流程、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实施过程,结合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的数据,从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分析了农业银行X分行风险水平,同时从全面风险管理八要素的角度总结X分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本文从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监督等方面提出了改善X分行风险管理制度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完善中国农业银行X分行法人客户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同样对整个农业银行法人客户信贷业务风险控制起到有效作用,而且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控制风险。

李莹[3]2017年在《中国农业银行吉林分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资本运转主要是依靠资本融资和结算实现的,努力地创造资本价值。由此可见,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的顺利运营不仅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和秩序的稳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商业银行始终作为一个主要信贷资金提供者在发挥作用,因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便成为了金融体制中最主要的风险。所以,要想从本质上减少商业风险的发生率,深入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关键。在现代银行业激烈的竞争中,作为我国传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吉林分行,由于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网点分布、资金规模等等,已经很难保持像以前那种仅仅依靠开发大型客户就能赢得良好利润的经营模式了。同时,作为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的中小企业,中国农业银行吉林分行对中小企业的强势地位就更加明显,因此其发展前景必然有一段时间的黄金顶峰时期。中国农业银行吉林分行可以借助商业银行迅速发展的契机和优秀的中小企业建立业务合作,由于吉林分行在当地对于中小企业是有绝对的议价权的,这对其发展转型和寻找业绩新增长极为有利。然而,我国金融行业从计划经济向商业银行转变的过程并不顺利,滋生了许多慢性病,信用风险的管理必须与国有大客户的管理不一样。因此政府和银行管理层都在研究能够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契合的信贷风险管理措施。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国农业银行吉林分行的经营现状,分析该银行在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地管理手段和解决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刘明[4]2017年在《VaR在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如今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之一,商业银行在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其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结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当前状况,大力加强对信贷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的研究在现阶段下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介绍已经被广泛运用的VaR方法,并对基于VaR的几种信贷风险模型进行相互比较,最终使用最为常用的现代信贷风险度量模型之一的Credit Metrics模型,来研究分析商业银行现阶段的信贷风险度量问题。本文结合农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其信贷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农行的VaR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VaR方法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能够在对中国农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获得很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由4章构成。在第1章绪论中,本章首先指出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农业银行信贷风险计量与管理方法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 VaR方法对于风险控制的研究的现状。接着对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海内外研究情况作出简单说明,同时提出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指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2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及计算方法。本章首先对信贷风险的定义内涵与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概念、方法与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选择了几种经常用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度量方法进行阐述说明,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选出最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度量方法。接着对VaR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评价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对VaR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对银行的六大作用进行简单的阐述,最后对基于VaR方法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进行着重讲解,包括在应用该模型之前需要注意的五个假设条件和应用过程中的叁种计算方法等。第3章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本章一开始对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2014年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接着对其信贷风险现状与风险管理取得的进步进行讨论。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就目前情况来说,在同业中是比较高的,并且一直攀升,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工具对不良资产进行控制和降压。农行信贷风险预警模型系统近期在全行成功上线,将系统监测和专家决策结合在一起,更加有效的强化了对信贷客户和信贷资产的管理。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将VaR法的计算应用于农行的信贷资产,用VaR值来体现农行的信贷风险系数。另外,本章最后用Credit Metrics模型对农行的某笔贷款风险价值进行计算分析和衡量,进一步说明该模型在农行良好有效的应用情况。第4章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在文章最后强调VaR方法对农业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意义与实用性,除了能够加强银行对信贷风险管理的手段,是银行检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工具之外,提出将VaR作为农行的”信贷风险预警模型”系统里的相关指标进行风险预警,更有意义的是,VaR方法的应用能促使银行加快大数据库的建设,有利于银行对风险拨备和准备金进行准确的衡量。本文对基于VaR的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用进行案例分析,并结合CreditMetrics模型的计算思路,分析了模型的假设和框架,利用实际例子展示了计算流程和关键,并讨论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前景,给当前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和健康发展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李其远[5]2008年在《陕西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灰色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贷风险长期影响着银行业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银行在办理贷款、贴现、担保、押汇、信用证等业务时,因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可能无法按期收回本息而形成资金损失,这就会形成授信风险,所以信贷风险的管理仍是银行信贷业务活动中最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价多数以经验判断为主,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准确评价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风险,提出改善风险水平的有效方法,必须要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一些特点建立一种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本文首先介绍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环境下我国西部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西部地区目前仍然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和中部相比,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西部地区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也日渐显化。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受主观因素影响严重,这使得银行不良贷款攀升,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所以西部地区商业银行要想提高整个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其中风险评价是整个风险管理的重点,而确定风险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又是整个风险评价系统是否准确的关键。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中的各指标因素是复杂的、动态变化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考虑到灰色系统理论是一种解决少数据、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种方法,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灰色系统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指标体系和灰色风险预测模型。最后针对陕西省农业银行的具体贷款项目,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验证结论。本文研究成果揭示了灰色系统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性,可以为商业银行信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提供一种新的风险监控措施。

王枫[6]2014年在《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平衡——就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而言》文中指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作为银行的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那么其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性也是我国商业银行追求的主要目标。本文将以一般商业银行共有的弊病和我国商业特定的国情形式下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管理制度的缺陷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缘由。并在此缘由的前提下,切实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我国现有金融管理制度环境。在此大环境下改变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环境,确立宏观经济指导与市场自我调节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加快建设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以探寻在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和收益关系之间的平衡。

侯金亮[7]2007年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视角下的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银行则是现代金融的支柱。然而商业银行从诞生时起,就经受着金融风险的威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2006年10月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将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归纳为6个方面:即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银行帐户利率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占有特殊的地位。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原因就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因此,管理、控制信用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重要内容之一。信用风险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威胁的同时,也激励着商业银行为有效管理信用风险而进行着各种积极的变革,从而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时俱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经营的风险程度不断加大,银行业监管宽严程度的差异造成国际银行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日趋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国际银行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正式颁布了《巴塞尔委员会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该协议被认为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神圣公约,1988年版的《巴塞尔协议》及其补充规定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缺陷和不足促使巴塞尔委员会对其进行重大修改,并于1999年6月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已于2006年正式实施,从而完全取代1988年版的《巴塞尔协议》,成为当今国际金融环境下银行风险管理的又一国际范本。《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内容主要由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叁大支柱组成。其中信用风险管理依然是巴塞尔委员会关注的重点,从风险资产权重、内部评级方法、信贷期限、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信贷集中度、资产证券化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有关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为各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指明了方向。由于新协议主要是针对国际活跃银行(Internationally Active Banks,IAB)风险管理来制定和实施的,而这些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都经历了近百年探索和实践,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银行是在“死亡者”身上站起来的“巨人”。在风险管理理念、体制建设、机制变革、流程再造、方法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风险管理已经上升到银行的发展战略高度,实行全员和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保证其独立性和高效率;有相互制约的信贷管理组织体系,严格的信用评级制度,合理的信贷授权、授信机制,严密的风险管理流程,规范的信贷操作程序;积极开发一些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利用各种风险管理模型来量化风险使得风险管理更具科学性;规避和管理风险的方法不断创新,以期权为代表的衍生金融工具的迅速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风险,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使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相对而言,中国农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意识和机制迄今仍然比较淡薄和脆弱,以至于资产质量状况一直难以得到根本改善。这些经验对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为有效进行信用风险管理,须对信用风险进行适当度量。信用风险度量大体可以分为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技术两种。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包括专家制度法、财务比率评级法、信用评分方法及Z、ZETA评分模型法。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技术主要有VaR模型、RAROC模型、J.P.Morgan的信用度量制模型(Credit Metrics )、瑞士信贷银行的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redit Risk十), KMV公司的以EDF为核心手段的KMV模型,Mckinsey公司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等。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引起了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给出的计量信用风险的方法给各国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商业银行也在积极运用金融创新成果管理信用风险。信用互换、信用期权、信用远期合约、信用联系型票据等信用衍生工具作为金融创新的重大突破,运用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一场革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信用衍生工具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信用保护,但它只能转移风险而不能完全消除风险,由信用衍生工具衍生出新的风险也应引起农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高度重视。中国农业银行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在原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纷纷改制上市、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充实资本金上市、外资银行大举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农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内部经营压力和外部竞争挑战。如何尽快化解巨额的不良贷款,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止新的不良贷款产生,达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顺利实现股份制改造并公开上市,是中国农业银行必须破解的难题。论文运用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对农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成因及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农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的分析归纳出政府干预、银行治理机构缺陷、对借款人风险识别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低下、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是形成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政府干预对农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农业银行制度变迁的阶段以及各个阶段政府干预特点及变化趋势,到2006年年底,反映政府干预的特定贷款总量还有4140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为3490亿元,占7362亿不良贷款的47.2%。论文探讨了银行治理结构的内涵,分析了农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及其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对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揭示了公司治理缺陷与信用风险的内在联系,对农业银行绕规模贷款、帐外帐、自办实体等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分析证实公司治理缺陷对形成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作为有限理性的农业银行在进行信贷行为时,难以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导致信贷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农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因此产生。农业银行信贷新规则的实行、审批体制的改进有效遏制了信用风险的增长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银行治理对信用风险的重要作用。最后论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路径是:实施不良资产剥离和财务重组,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理顺产权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防范道德风险;通过信贷流程的再造,建立全面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控制、管理信用风险,除了农业银行自身努力外,金融监管当局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演绎,金融监管也应适时变化以适应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徐狄锷[8]2017年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一家在香港和内地上市的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其信贷业务量也在与日俱增,客户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也随着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发生着变化,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在效率和手段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信贷业务所产生的收益在商业银行收入体系中所占比重依然比较大,信贷业务占整个资产业务的近70%,利息收入则占到总收入的80%左右,使得信贷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所以商业银行需要高度重视信贷风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进行大量的尝试,取得比较显着的效果,但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务必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通过现有的资源获得更多的利润。由于信贷风险贯穿于信贷业务的整个流程中,这就需要商业银行营造良好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使每个信贷从业人员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江西分行D支行为例,研究其信贷风险的管理,我们发现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信贷资产质量不佳、信贷风险管理手段单一、信贷风险管理工具不充足、科学的信贷文化较为缺乏、信贷从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以及专业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是对本文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国外内相关文献、研究思路、方法和论文框架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第叁部分是研究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D支行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寻找国内银行业在进行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普遍面临的缺陷和不足;第四部分是通过对国外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从而为国内银行业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第五部分提出针对中国农业银行江西分行D支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改善建议;第六部分为结束语。

高雄伟[9]2007年在《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国内外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为基础,从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按照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确定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防范、控制、化解及长效机制,构造了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全过程管理系统。基本观点为:第一,本文从界定县域金融概念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县域金融信贷资金的运动特点、信贷风险的内涵和特征,对县域金融信贷主要风险源和风险值的测定进行探讨,认为县域金融信贷资金运动与一般性金融信贷资金运动有着明显的差异,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存在着普遍性高风险、静态窒息性风险和动态震荡性风险叁个基本特征,农业信贷风险源是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核心,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应重点关注农民贷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公共产品贷款叁个风险点。第二,借鉴国际最新的信贷风险类别划分,提出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类型是政策风险、环境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6个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金融生态的劣质性是导致县域金融信贷风险产生的土壤和温床,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存在着行政制度的不规范、信贷制度的不规范、法律制度的不规范和信用制度的不规范等几个制度性缺陷。通过对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生成机理的研究,为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提供科学依据。第叁,根据国内外风险管理原理和乡村银行经验,从事前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从借款人的信用估测、贷款前对贷款风险度的计量、主要风险管理环节的监测与处置,分析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的一般性方法,重点探讨分析农民贷款信贷风险的防范;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贷风险防范;农村公共产品信贷风险防范,设计县域金融信贷风险防范方案。第四,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是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事中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引入定量贷后风险分析方式,建立贷后风险数据模型,通过量化数据准确地识别贷后风险。依据Zeta分析法、复审模型、分类和回归树、信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县域金融信贷风险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个体信用跟踪分析和整体信用预警分析,提出分散贷款、合理定价和贷款政策科学、适用等县域金融信贷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从法人治理、人力资源、内控体系、金融文化方面,对我国县域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进行控制,构造金融生态的内优化机制。第五,在汲取国内外先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事后风险化解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资本充足率和呆账贷款准备金制度建设,增强县域金融自身化解信贷风险的能力;系统地总结整理了国内银行业的多种方法,结合我国县域金融的实际,在资产清收保全、资产盘活激活、资产抵债补偿、资产打包出售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和方法创新,从而突破传统的化解信贷风险方法,提高县域金融化解信贷风险效率。第六,结合县域金融的实际,以县域金融主要风险点为依据,从财政补贴政策、农地抵押制度、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农业保险创新和农村金融体系再造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解决农民贷款、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村公共产品贷款等相关信贷风险的配套措施和宏观战略。一是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增强货币政策稳定、东西融资互动、金融生态建设等途径,消除县域金融风险;二是以国内外农地金融制度成功的经验为依据,分析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农民贷款抵押担保产生的信用风险问题;叁是构造县域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问题;四是进行县域农业保险制度创新,解决县域金融环境风险问题;五是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再造,构造多元化的县域金融格局,解决县域金融的结构性问题,为我国县域金融信贷风险全过程控制提供保障。

陈燕萍[10]2013年在《中国农业银行贷款担保风险与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飞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外商业银行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以及国内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这些内外因素从不同程度上加快和促进了我国银行业的高速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它的主营业务——商业信贷。过去十年中,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尤其是担保贷款业务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信贷机制和信贷监管上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而银行业应高度正视这些问题,否则将对业务发展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所谓贷款担保是指银行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以保障贷款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贷款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等。贷款担保是银行收回贷款的第二来源,是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和保障。担保保证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的坏账率和不良贷款率,但实际上贷款担保很难真正发挥担保作用,以致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大量的呆账和坏账,这是担保风险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对农业银行的信贷担保风险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希望能够发掘出对商业银行贷款担保风险管理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和措施。本文第一部分对选题的背景、意义、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简单阐述;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在商业银行贷款担保领域内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论述和比较;第叁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担保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深入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在贷款担保业务中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了解决问题及风险控制的方案,以期促进中国农业银行担保贷款业务更好更快地发展;文章最后对全文予以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1].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D]. 董明明. 山东大学. 2012

[2]. 中国农业银行X分行法人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刘旻煜. 湘潭大学. 2016

[3]. 中国农业银行吉林分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李莹. 吉林大学. 2017

[4]. VaR在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刘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 陕西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灰色评价研究[D]. 李其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6]. 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收益关系的平衡——就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而言[J]. 王枫. 商场现代化. 2014

[7].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视角下的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 侯金亮.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8].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徐狄锷. 江西财经大学. 2017

[9]. 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高雄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10]. 中国农业银行贷款担保风险与控制研究[D]. 陈燕萍.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