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学生可以参与科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科学研究论文,中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达国家近年来特别注重对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学生的科普教育,根据他们的研究,很多学生是在小学三年级时对科学失去兴趣的,而在初中阶段,学生是否选修科学课程,基本上决定了他们今后的职业取向和成年后对科技的态度。
清华附中是全国首批“科技示范校”。每年来校开科普讲座的都是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教授,他们很乐意参与这样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清华附中的理科实验班里的孩子没有升学压力,他们的数理化任课老师还是大学教授,这些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兴趣接触、研究科学。他们还经常到北大科技园听一周一次的学术讲座,主讲都是中科院的院士。但是中国有多少学校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呢?
美国从上世纪了70年代起就一直在实施“学生——科学家伙伴关系”计划,比较典型的如“有益环境的全球学习与观测计划”“森林观察计划”等。对科学家来说,散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中小学生们收集的关于物种变迁或人口动力学的数据是非常宝贵的研究资料,而对学生来说,他们因此能够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并因此感到十分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