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盈科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在工程建设中,工程管理的核心是预算,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工程预结算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我们必须对工程预决算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加强。因此,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目前工程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管理中的存在问题,不断完善预算管理的方法和体系,采取有力的对策有助于我们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决算;管理;重要性
引言:
工程预决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预决算的准确性,对于保证工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建筑工程预算是指为了确保施工的需要,建造房屋以及其他附属工程的一项有效的管理活动。同时,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应用预决算工作的有益之处,以保证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工程预决算工作不但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更重要的是其预决算管理工作流程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涉及到经济、政策、建筑工程专业等多方面的知识,
1 建筑工程预算、结算和决算审核概述
建筑工程结算审核是在预算审核的基础上进行,要做到工程项目利润最大化,就必须重点审查对工程项目的价格产生影响的事项,包括工程实施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程材料和设备价格的变化情况、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建筑经济政策变化情况和补充合同的内容,其结果可以作为双方结算的法律依据。决算审核是在结算审核基础上进行,重点审核工程项目概算执行的情况、工程项目资金的来源、支出以及结余等财务情况、工程项目合同工期执行情况和合同质量等级控制情况以及交付使用资产情况。决算审核目的是加强对投资资金的有效控制,减少工程管理单位或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截留资金、转移资金,改善或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正确评价投资收益。预算是行为计划的量化,这种量化有助于管理者协调、贯彻计划,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预算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制定计划,预算有助于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的行为来确定可行的目标,同时能使管理者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形。其次,促进合作与交流,总预算能协调组织的活动,使得管理者全盘考虑整个价值链之间的相互联系,预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手段,能触及到企业的各个角落。再次,有助于业绩评价,通过预算管理各项目标的预测、组织实施,能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不断提高和优化,是体现企业业绩的一种好的管理模式。最后,激励员工。预算的过程会促进管理者及全体员工面向未来,促进发展,有助于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行为,激励员工完成企业的目标。正是由于预算管理具备以上优势,它才能在大企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好的效果。
2.建筑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作为工程造价的重要方式,在工程过程中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直接体现建筑企业的行业水平,而且预决算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成本和建筑工程造价,是建筑企业利益最大化实现的有效管理手段。预决算管理水平是建筑企业进行行业竞争的一个重要参数,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招投标时,它的水准直接对中标产生影响,另外,招标单位在选择竞标单位时的重要依据就是企业的预决算管理水平。因此,建筑工程预决算管理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建筑企业必须要认真对待,不断提高本企业的预决算管理的科学性、谁确性和权威性,以高水平的预决算管理迎接审查机关的监督与审查,以全新的预决算管理在竞标中取胜。
3.实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预决算管理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造价预决算的管理,就看能不能做好预结算是以结算送审的质量为前提条件、审定的时限为表现形式、最终结算金额为考核标准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在抓工程结算管理的同时,首先应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拓展二次经营成果,提升结算工作的含金量。以在招标阶段为例,项目法人与项目造价员就应积极参与到经营活动中,了解业主的招标文件内容与报价要求,参与标书的报价,认真仔细地研究投标策略,将投标策略与今后的工程结算工作统一起来,既要降低自己的投标报价,增强自己的价格优势,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又要为最终的工程结算工作留有一定的空间。例如:某拓宽改造工程项目,我们在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时候,就要根据计算土建及装饰工程量,进行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其次,就是对于工程的预算。就必须要熟悉合同以及招标投标文件的所有内容,利用好业主的招标缺陷。熟悉项目的财务状况,成本的损益点,工程结算的底线,做到胸有成竹。其中,应注意与财务部门的沟通,要清楚该工程成本支出情况及业主可能转过来的款项。只有在夯实成本的基础上才会形成一个确切的、真实的结算成本底线。在编制结算时候,编制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还需了解、掌握业主与审核人员的心态。有针对性地编制结算文件,编制时要留有余地,要为审核人员留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在工程结算过程中,保证送审结算的编制质量,此是以后与业主或者审核机构进行洽谈的基础。最后,就是编制结算、在编制结算时、要抓住结算中的重点。
4.建筑工程的全过程预决算中的方法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全过程的预决算管理有着一些方法,下面我们就一一说明,主要有:
第一,管理制度完善,所编辑的财务报表比较规范,造成预算的正确。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施工企业为接近标底,在预算中具体进行预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企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关键工作。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决定着企业基本建设的成败。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它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是建筑企业盈利与否的保证,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所以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系统完善预算的管理。例如:大连开发区污水处理一厂工艺升级改造工程深度处理车间的预算,我们就要根据其具体情况来进行、计算其工程量、对工程才能有全面的了解。总面积为 2789m2,再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施工。
第二,加强建筑工程中信息系统的投入,才能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全过程的预算。主要是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可靠性、公正性及时效性,使工程的人、材、机等各要素的价格市场化提高,透明度提高。并且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和考核制度。各个造价咨询单位应自觉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其造价咨询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建立预算目标,由于预算目标从属于、服从于企业目标,但在企业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严格按预算规定,始终围绕预算目标,而忘却了首要职责是实现企业目标的状况。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恰当掌握预算控制力度,二是预算指标没有很好地体现企业目标的要求,或是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预算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偏离。为了防止预算控制中出现目标置换,一方面应当使预算更好地体现计划的要求,另一方面应适当掌握预算控制力度,使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第三、在实施过程中,避免一成不变。避免一成不变,预算制定出来以后,预算执行者应当对预算进行管理,促进预算的实施,必要时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修订和调整。尽管我们在制定预算时预见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变措施,但预算一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情况在不断变化,总有一些问题是不可能预见到的。预算管理不能一成不变,要对预算进行定期检查,如果情况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就应当调整预算或重新制定预算,以达到预期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企业管理层必须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企业发展的目标,树立以管理促发展的观念,将建筑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管理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为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臧崇玲,韩婧.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2] 覃霞.浅谈工程造价的预决算审核[J].西部探矿工程.2006,3(9):13-15.
[3]张石力 付绍南,浅谈工程造价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和科学,2010年27期
[4]韩冰,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28期
论文作者:金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预决算论文; 预算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目标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