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有分(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人民医院 云南 富源 655500)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鼻饲反流的控制效果。方法:于2015 年8 月至2016 年03 月,选取我院颅脑损伤昏迷患者26 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等两个不同组别,各组别病例数均为13 例,分别由护理人员给予其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进行鼻饲管管理,护理后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鼻饲反流发生率(7.7%)与对照组患者(46.1%)相比,P < 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研究组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较对照组高(P < 0.05),恢复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 < 0.05),各项指标相应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其鼻饲反流发生率,改善其昏迷状态,缩短患者恢复清醒时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颅脑损伤;昏迷;早期护理干预;鼻饲反流;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12-02
在当前医学研究成果与先进医疗技术的基础上,我院为探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饮食管理中的护理方法,以减少和控制鼻饲反流现象,特选取26 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活动开展于2015 年8 月至2016 年3 月期间,于我院同期收治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选取26 例作为样本病案,所有患者经X 线平片与CT 检查均确诊为颅脑损伤且均处于昏迷状态。本组26 例患者中18 例为男性,8 例为女性,年龄区间为28-72 岁,平均年龄为(52.5±3.6)岁。研究活动开始前进行意向调查,所有患者家属均同意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为明确本次研究结果,将2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13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 > 0.05,具有较强可比性。
1.2 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于研究组患者鼻饲饮食管理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为:①适当调整胃管深度,以发际到剑突的距离+(8-10)cm 为准。
②鼻饲体位,鼻饲开始至结束后1h,指导患者取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45°。③鼻饲结束1h 内,保持患者安静休息,不能对其进行拍背、翻身等,避免腹压突然升高。④临床密切监测,观察患者胃部潴留量,调整鼻饲饮食速度与饮食量;在进行鼻饲饮食前,先对患者胃部潴留量进行回抽检查,若其> 100ml,需暂停鼻饲过程,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药物,以促进胃蠕动,并按摩患者腹部,帮助消化,待其胃部排空后再行进食。值得注意的是,在鼻饲过程中,需遵循从少到多与循序渐进的原则控制鼻饲饮食量与鼻饲速度,推注时需缓慢处理。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鼻饲管管理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常规留置鼻饲管行流质饮食,200ml/ 次,每2 次饮食之间间隔3h,5 次/d,连续7d,密切观察患者鼻饲反流情况。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鼻饲反流发生情况、恢复清醒时间以及护理前后患者GCS 评分变化情况等。在患者鼻饲饮食过程中,给予其亚甲蓝染色食物,鼻饲1h 后观察患者咽后壁,若存在蓝染现象则可判定为鼻饲反流。同时,采用GCS 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昏迷程度,评定内容主要分为睁眼反应、语言反应与肢体运动等3 个方面,评分标准为3-15 分,GCS 评分越高,患者昏迷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数据处理将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资料进行归纳并总结,均利用软件SPSS18.0 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检验,分别采用t、卡方对计量类与计数类数据资料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 < 0.05,则表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鼻饲反流情况观察本次研究中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鼻饲反流的控制效果,其中研究组患者中1 例发生鼻饲反流,发生率为7.7%(1/13),对照组患者中6 例发生鼻饲反流,发生率为46.1%(6/13)。以上两项数据相比,P < 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GCS 评分与患者恢复清醒时间观察并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GCS 评分及其恢复清醒时间,其中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GC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GCS 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 0.05),且研究组患者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且该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颅脑损伤在临床神经外科中较为常见,该外伤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1],临床根据患者伤情程度多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及特重度等四种类型。在临床急诊中,许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昏迷,导致其不能正常进食,无法满足机体正常营养需求[2],这就需要临床及时给予其肠内营养支持,以补充机体营养,维持肠道功能,目前各大医院中应用较多的营养支持方式为鼻饲管肠内营养,但是在此鼻饲过程中易发生反流情况,甚至可引发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多种严重性并发症,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康复进程。所以,临床需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鼻饲饮食过程中给予其适当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鼻饲反流发生率,促进其快速清醒与病情康复。本次我院为进一步研究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饮食管理中的最佳护理方法,特选取26 例患者于其鼻饲饮食管理过程中采用不同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比,结果发现研究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患者鼻饲反流发生率、GCS 评分及其恢复清醒时间等多项指标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均P < 0.05,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鼻饲饮食管理工作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患者鼻饲反流情况较少,昏迷指数改善良好,且患者清醒较快,护理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1] 黄飞.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02):277-278.[2] 江伟玲.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学.2011,18(15):2148-2149.作者简介:卫有分(1979 年2 月-)汉族,云南富源,大学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护理方面工作。
论文作者:卫有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损伤论文; 饮食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措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