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中国企业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企业精神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是一个实业家变身投资家的大转型时代。
这是一个需要重铸企业精神的时代。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历史走进21世纪,仅仅10年时间,虚拟经济在中国的加速膨胀,导致与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继之,是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这种现象来得静悄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当新的价值观悄然占领这个国家多数企业,我们忽然发现曾经崇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已经远去,贪婪、投机、浮躁、自私,资本至上,以钱换钱,个人主义,几成我国当前社会的绝症。我们不仅痛从心生,泱泱大中华何至于此?!
时代需要新的价值观,历史呼唤新的价值观。中国企业需要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再度熔炼,需要伟大精神的引领。
时代的呼唤 现实的催迫
虚拟经济迅速膨胀,金融危机经久不去。
在这个时代,资本投资化身游行的撒旦,趁着实业面临诸多艰难之际,诱惑着经营实业的企业家们。一些企业家发现,真正搞实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能达到10%—15%就是很高了,但是搞一次创业板投资可能利润就高了60、70倍。在资本的利润率比实业不知道高多少倍的情况下,企业、企业家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选择。
资本天然的逐利性,使得实业家们经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了,利用“钱能生钱”来赚快钱、赚大钱,几乎成了一种合乎理性的选择。随着苏泊尔卖给老外、央企涉足房地产开发、温州中小企业接连倒闭……人们引以为豪的“中国制造”或是易手他人,或是“不务正业”,或是玩起了“圈钱游戏”。实业报国,这个在洋务运动、在改革开放时期都曾鼓舞了无数中国人的词汇,渐渐被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投机主义的盛行。
为何“温州现象”会变成“投机经济”?为何上市公司会变成“圈钱公司”?为何央企变成“地王”?这些背后都是一份“贪心”,对资本的贪心。要使温州重新创业,要使上市公司重塑形象,要使国企央企重回主业,绝不只是制度规范层面的事情,而是价值观的问题。在“资本至上”的价值观主导下,中国实业空心化是必然的结果。中国有很多的制度和规范,中国企业也不缺对制度的理解,而是对制度的不尊重。中国缺的是敬业爱国,缺的是对未来经济的负责,缺的是对道德和良知的敬畏。
有人认为,中国企业精神大滑坡都是虚拟经济的过错,其实并不尽然。前数日,有一家银行行长在高层论坛上坦诚地说,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这么高,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向外宣布。显然,这位行长有种勤劳致富的根深思想,有种藏之内心的知耻心。其实从事虚拟经济的企业家中,也不乏慷慨解囊、解民于水火的壮举。每一个企业家内心深处都有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都有种敬业爱国的内在自觉。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出现深刻调整,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价值取向的复杂多样,没有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的统一与共识,便不足以构建中国企业家们共有精神家园,不足以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甚至不足以凝聚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从万丈豪情的实业报国,到纷纷黯然离场于主业,日夜沉迷于投机经营、快速生钱,这种江河日下的低迷景象,在多少企业家身上演绎。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中国企业发展呼唤核心价值观的回归。在这个中国产业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时刻,在这个稳中增长的关键节点,更需要实业家们远离对一夜暴富的贪恋,远离不劳而获的期望,远离个人主义的诱惑,转而披荆斩棘、全力以赴,投身于实体经济。时代需要我们对中国企业精神做出新的概括。
在这一次大转型当中,中国要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
“立足主业、科技创新、勤劳致富、实业报国”。
这十六个字是历史的昭示,时代的结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
“立足主业”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根基所在,“科技创新”是中国企业的活力所在,“勤劳致富”是中国企业发展的状态所现,“实业报国”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宗旨所在。这十六个字的价值体系是国家和政党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既是我国当今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也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在企业领域的汇聚。它的作用在于引领社会思潮,目的是在企业界、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深刻的内涵 严密的逻辑
这是倡导实业经济时期呼唤出来的时代精神,也是当代中国企业精神!是金融危机教训对中国企业的精神馈赠。
立足主业讲的是要立足主业不放松,警惕盲目多元。对企业而言,一定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用在主业发展上,警惕多元化的诱惑。这就像是乔木和灌木的生长。乔木是树木中寿命最长的,这和它找准了主干不无关系、乔木集中养料在主干发展上,所以长得高且快;灌木因为枝枝丫丫非常繁多,养料被分散消耗,于是长得矮且慢。选准主业需要战略和眼光,突出主业需要决心和勇气,做好主业需要毅力和技巧。中国企业要具有世界一流的规模和实力,必须坚持发展主业不动摇。对于选准的主业,在行业处于低谷时,不能丧失信心,更要抵挡住多元化的诱惑,不可盲目涉足其他行业。而是要围绕主业,抓住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继续发展。所以一旦选准了主业,就要全力去做优做大做强。
科技创新讲的是保持创新不停息,切忌安于现状。改革创新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凝结在实体经济中更多地表现在科技创新上。寿命最长的山鹰可以活到70岁。但是当它活到40岁时,肢体老化,翅膀沉重,飞翔吃力。它必须将自己的头部与嘴巴往悬崖壁上狠命摔打,直到皮开肉绽,老的组织完全剥离,开始滋生出新血肉,才能开始新的生命,再活30年。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出现继续成长的停滞状态,这样的停滞是因为旧有管理经营模式、旧有技术方式的捆绑和束缚。要想获得新生,企业需要冲出“猪栏理想”,敢于打破现状,进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等。创新,意味着抛弃过去的生命,延续新的生命,这显然是件艰难和痛苦的事。在艰难痛苦面前,企业是选择安于现状、无所作为?还是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地让自己的身心在崖壁与烈火中摔打燃烧?凤凰和山鹰的故事给了我们答案。
勤劳致富讲的是勤奋劳动不怕苦,拒绝不劳而获。张謇说:“吾观于此,乃知勤勉、节俭、任劳耐苦诸美德,为成功之不二法门。”荣德生总结自己创业成功的经验也概括为“勤、俭”二字,在获得“面粉大王”的名声后,丝毫不敢懈怠,毫不自夸,勤俭不改,事必躬亲。老温州树立了勤劳致富,艰苦创业的榜样。大虎打火机的创办者孙大虎,下岗后把家里50多平方米的楼隔成两层,上面的小阁楼睡觉,下面就把打火机的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卖打火机,慢慢发家致富。终至中国的打火机占了世界70%到80%的市场,而大虎打火机占了中国60%的市场。江泽民在温州调研时就赞叹不已:这是温州的模式,也是勤劳致富的模式。回想当年,那是多么美好的温州。仅仅过去10年,温州却变成以钱炒钱、投机取巧的代名词,历史不堪回首。
实业报国讲的是矢志实业,报恩于国家,脱一己之利。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场大变革便是实业报国的洋务运动。洋务时期的实业家荣德生说:“非恃有充实之资本,乃有充实之精神,精神为立业之本。”那时的工商界中,有识之士有以实业兴国的抱负,把办工商业同振兴中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办的实业为振兴中华贡献一份力量。现在的中国面临着新使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经济的强大。“实业报国”的使命把经营企业上升到了报效祖国的高度,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你听听吧:
张瑞敏的“我能够尽力去做的,就是使海尔成为中国民族企业的脊梁”;
柳传志的“我们愿景第一条就是以产业报国为己任”;
宋世平的“要为祖国有一往无前的心气,这是我们公司的精神”;
梁稳根的“关系民族厉害,我们只能出头”。
多么铿锵有力,这就是当代实业报国者的心声。
这就是当代企业家对实业报国的历史的传承和时代的表白。
思想的引领 实践的融合
推进中国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历史过程,是思想与实践中顿悟回到现实中的践行过程。需要完成对企业家、企业界和整个社会的三个层次的内化,这是当前中国企业界的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文化使命。
这十六个字,要内化为一种企业家精神。
人无志而不立,人是需要有精神支撑和价值导向,企业家同样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曾说:“天下事业之成,必有一批人披肝沥胆、推心置腹,以相纠其短、相携于义,此种精神亦正待吾辈倡之。”中国经济发展之成,必须有中国企业家们披荆斩棘共同创造。而经济事业发展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而且是社会层面的,其中的核心就是企业家的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实体经济得以发展壮大的灵魂,亟须培育、传播和呵护。为此,要格外重视企业家的精神,重视企业家的价值观。
当代企业家应该发扬“科技创新、勤劳致富”的精神,以“立足主业、实业报国”取代单纯赢利性的经济使命,自觉地将企业组织使命与国家民族命运融为一体。企业家自身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一遇风吹草动,精神就会萎靡不振;或遇到各样的诱惑,就会受到污染而误入歧途,这样何谈带领企业的发展,甚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如果企业家能够心怀大志,笃定自身抱负,就会像张謇、刘华国、卢作孚那样,心里充满阳光,精神充实,办实业就有强劲动力,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就能超出狭隘的个人利益天地,把经营企业看做是对社会的责任,他一定会将企业带领成为最成功和久远的企业。
这十六个字,要内化为一种企业精神。
在外部快速变化和内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维系企业健康持续的生命也需要将价值观内化为一种企业精神,能够成为企业员工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
“立足主业、实业报国”要成为企业经营宗旨和价值准则,“科技创新、勤劳致富”要落实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之中,以各种形式在企业组织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强有力的贯彻,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十六个字的价值观一旦融入企业当中,就会产生巨大的有形力量,就能对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通过培育和再塑企业价值观,有利于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能够完成企业既定任务的有实力、有品位的员工队伍。同时,通过企业价值观的建设和传播,塑造优秀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十六个字的价值观不可成为“口头价值观”、“墙上价值观”。毛泽东治军的高明之处就是善于将政治思想中的各项要求通过简单易行的方式灌输到队伍,从而形成一支有明确政治纲领、愈战愈勇的军队。企业家也要让自己的行为处事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这才能使价值观成功落地企业内部,内化为企业精神。
这十六个字,更要内化为一种社会精神。
社会精神是回顾、观察、预见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强力支撑。中国经济社会,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经济之林。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企业家的创造,更是需要整个社会和国民的担当与责任。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全民炒股、全民借贷等现象,说明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虚荣和浮躁当中,被资本至上错误的价值观所包围、所洗礼。中国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需要回归正确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引导。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我们曾经形成过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与沂蒙精神等优良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曾经形成过大庆精神、鞍钢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价值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曾经形成过“64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价值观。这些精神支撑和价值引导曾经鼓舞了中国社会的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经济转型时期,更需警惕错误价值观的诱惑。“立足主业、科技创新、勤劳致富、实业报国”这一价值体系,是对现行社会当中存在的错误价值体系积极扬弃的基础上的,是在吸取以往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是在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深层次冲击后空前明朗起来的,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向、以人民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体系。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糅合其中而提炼出的中国企业精神。当这十六个字价值观内化为一种社会精神,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才会不偏离正确的道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精神的民族,中国也是一个崇尚精神的国家。“变动不居,生生不息”,这是《易经》中被伏羲描绘的宇宙精神,被中华民族视为自己的主体精神,横亘数千年,畅达不息。即使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能够坚持本民族的精神,这才有了令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华历史。当个人主义、侥幸心理和投机主义盛行的这个时代,更需要不灭的企业精神来照亮中国经济的美好前景。一个生生不息的精神,也同样会激活和保持企业、社会创新的活力。只有培育回归中国企业精神,精神的力量才可以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健康有序的发展。
当今中国,呼唤企业精神,犹如枯禾望春雨,寒夜盼天明,溺者有待援手,浪子有待拯救!
当今企业,呼唤精神支撑,犹如大厦赖于桥梁,生命赖于血液!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伟大的企业精神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就是:立足主业,科技创新,勤劳致富,实业报国!
(实习生贺璐婷对此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