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传播后的规划运动及其启示_美国社会论文

美国城市传播后的规划运动及其启示_美国社会论文

美国城市蔓延之后的规划运动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启示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04)04-0055-04

1 引言

规划理念包涵并反映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特定社会现实中对空间质量的认识。然而,事实上规划理念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有限认识,而受这种观念影响的城市空间模式的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形成城市规划功与过的关键所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凭借强有力的城市发展政策,形成适度紧凑的城市模式。相反,同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美国走了一条与同时代欧洲国家不同的道路。美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形成以单一土地使用、低密度及汽车导向为三大特征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人称之为“城市蔓延”。1980年以来,美国专家们经过二十年的研究逐渐确认城市无序蔓延是环境退化的主要因素,并将蔓延视为一种对环境质量、经济稳定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公众也已经开始认识其对环境和社会分裂的负作用。蔓延之后的美国民众、规划专家及社会各界都在对蔓延深刻批评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的城市与社会变革方案,其中主要包括目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聪明增长(Smart Growth)”、“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和“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形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规划运动。这场运动广泛而深刻,其中许多见解和主张对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战略战术有很大启示。这是本文力图探究蔓延及其对策的主要目的。

2 城市蔓延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2.1 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在美国公认的开始时间是1950年代。它大体上包括三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①城市空间无限无序、低密度水平增长,伴随着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效率下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②汽车为主导的单一交通方式及不断增加的城市往返交通造成了资源浪费及空气污染;③土地的单一功能使用强化了城市交通对汽车的依赖,伴随着内城衰退和社区生活质量的下降。王慧[1]对蔓延的负面社会影响有较为深入的分析。

2.2 城市蔓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

城市蔓延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先按时间顺序考察一下美国历史上蔓延形成的历史足迹:①社会文化观,1800年代,私人财产优先的伦理观念、工商业优先发展观,形成美国最早社区发展的价值观和实践,加之缺乏有效的政府管理制度,城市迅速无序的发展起来;②汽车科技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福特汽车的大量生产,对美国都市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增加了汽车产量,降低了价格。随着市民财富的膨胀,大多数美国人将汽车作为交通首选,使得郊区公共交通系统难以为继,反过来助长对小汽车交通的依赖;③空间观念与规划法规,在现代主义城市空间观念指导下,为解决城市无序混乱的发展状况而制定的土地功能区划法(Zoning Law)使得单一功能的土地使用难以形成城市有机体,加剧了对汽车的依赖;④中产阶级的崛起和规划所倡导的生活理想,1920年代到1930年代,在现代工业都市的肮脏危险和汽车使用逐渐普及的社会现实面前,规划师为顺应时世,建构了现代中产阶级的市郊未来——花园中的郊区别墅+汽车。一个新版本的郊区社区居住梦想开始浮现。规划的郊区花园洋房模式在1939的纽约世界博览会“未来城市展”上参展,取得市民广泛的共鸣,这个美国版的居住梦想随即成了中产阶级的生活指向标;⑤财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随着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中产阶级及其享有国家财富的扩大,已经使拥有郊区独立别墅的美国梦成为可能。这时,他们认为实现花园洋房的居住理想是顺理成章之事。于是,从1950年代开始,在市场的推动下,这个在20世纪后期众望所归的居住理想逐渐变成现实,同时美国开始踏上城市蔓延的历程。

3 新规划运动

3.1 新都市主义

3.1.1 新都市主义思潮

新都市主义又称新理性主义,起因于对二战后郊区土地开发(suburban tract development)、总体规划和门槛社区(Master Planned and Gated Communities)的不满,其灵感来自20世纪早期的传统城镇规划,它是与时下盛行的市郊正统相对的一个包罗万象地设计思潮。根据1993年的新都市主义大会表明:他们拥护具有开放空间的区域规划,适宜而非夸张的规划和建筑;主张邻里应以紧凑的、步行友好的、混合使用的方式建设;并主张在住宅兴建的同时保持就业机会平衡;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应反映历史的模式、既有的建筑与环境。新都市主义者目标是改革房地产开发的所有方面。他们积极参与到新开发项目、城市改造和郊区填充等任何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行动中去,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规划参与去影响区域和地方性的规划。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中,新都市主义的邻里规划是适于步行的,而且行人具有优先权。他们认为这些策略是减少行车花费时间,增加在普通群众购买力下的住宅供应和控制都市蔓延的最佳途径。其他许多主张,例如修复历史遗址、街道安全和绿色建筑都包含在新都市主义宪章中。新都市主义两个最为著名革新是传统邻里(注:TND的首创者DPZ从战前的城市肌理获取灵感,提出TND的基本原则①更多考虑人的需求而非汽车交通作为设计的指导方针②建筑根据尺度和形式分组,但注重吸纳多种功能、容纳不同社会阶层及年龄构成的居民③替代沿汇集道路(collector roads)的居住单位,TND代之以笔直的、连续的街道和林荫路,建筑沿道路排列以产生清晰围合的公共空间④一个有限的规模尺度,很容易步行穿越。)(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or District)和公共交通导向(注:PP或称TOD首先由建筑师Peter Calthorpe(1989,1993)公布,致力于创造一种新的郊区规划模式 一个能够替代低密度同质社区的郊区网络,并且聚集为有限的节点、边界充满生活气息和步行者的社区。PP的原型①容纳约5000人,提供3000工作机会,用地在100英亩以内,步行范围120米内,建筑包括住宅、办公、零售、娱乐和公园;②住房采取底层高密度,主要是联体别墅和公寓③工作地设置在数字化的办公区和区域商业街④良好设置地步行道可以安全到达所有设施,也是一种整合年龄、种族、阶级分异的方式;⑤每个PP有严格地人口、物质等规划规模控制。)(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或Pedestrian Pocket)。与TND相比PP更多关注城市的区域形态。

3.2 聪明增长

在1990年代中期,聪明增长的术语出现。它首先源于民众对蔓延问题的关注、开放空间消失、农业用地减少及土地使用和运输政策之间的分离。1996年,美国环境保护局联合其它机构建立聪明增长网站,根据网站所述,聪明增长的六大原则包括:①提供可选择的交通运输形式;②创造适于步行的邻里;③创造居住机会和宽泛的住房选择范围;④以社区参与的形式鼓励社区居民合作;⑤通过清晰特色培育强烈的地方场所感,增强吸引力;⑥混合土地使用,将开发集中于现存的社区,以保存开放空间、保护农地、自然美景和重要的环境区域。聪明增长大体上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发展的密度,土地使用空间的划分和缺乏交通方式选择。第一类问题对策是实施对都市扩张的牵制政策。对应第二类问题包括混合土地使用和创造有吸引力的公共场所;对应第三类问题包括混合地使用和创造交通运输和步行友好的环境。这些理念的落实包括集中和分散就业和服务设施,增加步行的可达性,建设集合式而非独立式的住宅及混合土地使用模式。

聪明增长引发了以土地使用为中心五个方面的讨论,它们包括农地保护、环境保护(空气、水、野生动植物等)、节约基础设施投资、改善人类健康(大气、水、锻炼活动、交通步行安全)和社会公正。聪明增长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质量、改变蔓延导致的社会极化和社会不公。但是,如何通过土地使用改革来进一步接近目标还有许多争论。实现聪明增长目前有四个方面被认为十分有效:地方的管治,土地使用规划,土地使用法规及投资和激励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都是减少都市蔓延,但是它们也支持一种“包含住区内的功能均衡、支持以家庭为基础的工商业,限定公众空间领域,利于徒步到达,将汽车的使用减到最少,并利于横越”(Duany,1998)的都市发展模式。许多聪明增长的开发设计均有清楚目标,即住宅类型和价格有宽泛范围来促成必要的经济和种族整合。

聪明增长促使愈来愈多的州和地区城市已经主动节制增长,转而致力于改良其城市建设质量,即使有新的建设也力争将开发集中于利于环境保护的适宜位置。目前已有十六个州立法促进“城市生长边界”,甚至有的州还提议改变州或城市的法律来促进聪明增长原则。在美国,聪明增长的思想已被城市土地机构、最重要的土地开发组织和许多联邦的、州的和地方政府机构所信奉。

3.3 可持续发展思潮

随着新城市主义观念的明晰化,环保活跃份子和研究人员开始阐明一种更为生态的发展模式,这种运动称为可持续发展,也以绿色发展闻名。可持续发展不像新城市主义那样强调到建筑设计的程度,其倡导开发者关注高效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社区形态和运用资源效率较高的构造材料和建造方法。他们主张要克服利润优先的开发模式,将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定位于土地和建筑物以较低的成本开发建设并以较低费用维护日常使用。例如,通过减少公用设备维护费用和汽车使用,使得住房更可负担。在这方面,联邦的国家抵押贷款协会与Fannie Mae基金正在支持利用“特定区域内的抵押贷款”和“生活成本周期”计算来与能耗成本对比研究,通过抵押贷款的优惠政策,来支持采用节能构造方法而造成建设费用增加的项目研究和示范。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其作为城市经济载体,应该采取紧凑形态,即紧凑城市(Compact Urban)的主张。它是与分散化思想相对的一种集中化思想(Centralization)。他们认为可持续城市应该是“适宜行走、有效的公共交通和鼓励人们相互交往的紧凑形态和规划”。其主要观点为:①通过社会可持续的混合土地利用,促使人口和经济的集中,减少人们对出行的需求,有效地减少交通排放;②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使用,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使用,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③通过有效的土地规划,统一集中供电和供热系统,充分节约能源;④高密度的簇状社区,有助于生活设施系统充满活力,可以增强社会的可持续性。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紧凑城市也存在不足:①紧凑城市可能变得人口过分拥挤,交通更加繁忙,同时缺少开阔空间(绿地),从而降低生活质量;②紧凑城市忽略了分散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一现象。他们认为城市应该采取通过公共交通系统把城市中心和分散在其周围的自给自足的紧凑社区聚落联系起来的形态[3]。

除了上述“聪明的增长”、“新都市主义”和“可持续发展”外,这场规划运动还包括聪明的投资干预和增长的管理等。聪明的投资干预主张减少负面的资源外部性,从而追求(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总投资成本的大大降低,而增长的管理理念主张增加提供住房机会和住宅多样化、倡导住区美学等等。

4 新规划运动的影响

这场规划运动各种团体之间的主张看似相近,实则不同。如增长的管理侧重区域规划,新都市主义侧重城市设计,而聪明增长则从社会政策角度提出原则和主张,然而,在操作上,其间的差异己被忽略。也正因各团体的多元结合、求同存异,才促进包含社会各界及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形成了一个具有全新理念的联盟、范式的共同体。它上与政府组织结盟,向下采取参与设计争取广泛的民众与市场支持,使得这场规划运动轰轰烈烈,具有取得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根本改变的趋势和能量。与此同时,许多项目正在寻求与50年的蔓延相对的混合土地使用,行人尺度规模和对环境敏感的开发。这一变化虽然缓慢,但正在发生,而且在州、地区、城市和开发项目层次都取得可喜的成绩。新的市场研究证实:相当多的人支持人口密集的、良好设计、能保护开放空间、农业用地和野生动物的都市开发。这部分市场有潜力成为全国范围房地产开发的主流,而且新的促进聪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组织及议程已经出现,事实证明了此类开发的吸引力和潜力。

5 城市蔓延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5.1 警惕蔓延——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城市化正处在加速期,在房地产市场的推动下部分地区已经出现郊区化的无序蔓延状态。一方面,在城市总体规划还未有反应情况下,服务于“成功人士”的花园别墅已经占据山水独具的远郊自然风景区,高速公路两侧的生态敏感区。而在近郊以低收入者和农村人口、动迁户为主要对象的经济实用房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从新一轮的城市规划来看,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前发达地区的城市规划编制都在追求“大××”市,几年一个“大”、“小”变,东西南北多面扩张,仿佛不大、不扩就不是城市规划。其实,郊区化首先要与大城市经济的扩张同步进行,不仅是空间地域上的扩张。上述这种盲目求快、求大的落后观念与做法是最为危险的蔓延驱动力,值得引起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与设计界的警惕。

5.2 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格局

回顾美国郊区化走向无序蔓延的历程,小汽车可谓是催化剂。与其说是交通方式的缺乏,莫如说是对于几乎是唯一交通工具的小汽车的依赖。大量研究表明与公共交通相比,小汽车是交通安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私人小汽车凌驾于其他交通方式之上的错误应当成为我们选择城市发展模式的前车之鉴,而不是步其后尘。在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富裕之后,我们一方面应通过在城市区域内优先发展高效便捷的公交系统和独立、安全的自行车系统,特别是郊区社区的开发建设应遵循公交先行的原则,建立市中心与郊区住区的便捷公交系统;在居住社区层面,加强步行的可达性、便捷性规划;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汽车理性消费,研究经济的、社会的、城市设计等综合应对策略,倡导绿色消费文化,以对抗“汽车时代”的诱惑,从而寻求消费观念与规划模式结构性的变革机制。

5.3 注重缩小工作地与居住地的时空距离——挖掘“单位制”的新生命力

“单位制”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我国社会、经济、居住一体化的社会生活组织方式将一去不复返。然而,从美国新规划思潮的原则与主张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单位制”精神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首先,“单位制”缩小了工作地与居住地的时空距离,减少了常规往返交通,并且它是减少能耗、倡导步行、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空间模式之一。聪明的投资理念关于“靠近工作地居住”财政激励措施也主张: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雇员提供一次性现金补贴来鼓励他们搬到距工作地一定距离范围内居住。其实,我国“单位制”精神类似于欧美目前所倡导的混合土地利用的理念。在市场经济和政策调控下,可借鉴类似美国“靠近工作地居住”的政策来进行引导,消除它的缺陷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然而,目前在一片社区社会化的浪潮中,“单位制”作为我国规划50年来的宝贵经验却被“大盘化”、“造新城”等新形式单一功能土地使用方式所取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5.4 促进混合高强度土地利用和开发模式

我国传统的规划理念是现代主义主导的,对应于单一土地功能使用。混和高强度的土地利用与空间开发模式是聪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化,对于应对我国人口压力大、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高瞻远瞩的战略举措,若能将其精神实质融于新一轮规划编制中,功莫大焉。我国人口相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更大,所以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土地利用强度、适宜规模尺度和空间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6 结语

从历史角度看,美国的城市蔓延根源在于规划所倡导的“不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盲目追求、社会及文化知觉的一时麻木。新规划思潮唤醒了麻木的政府及民众,在重塑城市的广泛领域产生很大影响。究其原因,这一方面得益于新的规划流派间能够求同存异、多元结合,从而形成促使社会由麻木向可持续文化结构性变革化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将其思想主张与对市场和公众消费观念的积极引导相结合,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这种立足现实、正确引导的学术策略,比象牙塔里的高雅学术更富有现实文化创造力。

标签:;  ;  

美国城市传播后的规划运动及其启示_美国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