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SIGSystem的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系统建设与实践_数字图书馆论文

基于QSIGsystem的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建设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建设论文,学科论文,数字图书馆论文,门户论文,QSIGsystem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的发展,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受到了以提供搜索服务为主的门户网站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于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发现模式。这些面向大众的提供所有主题的水平门户考虑的是所有用户的信息需求,难以满足学校用户群对学科信息的需求。网络信息服务模式从水平转向垂直是一种必然趋势[1]。质量受控学科信息门户作为优秀的垂直门户[2](国内多直接称为“学科门户”,本文沿用这个习惯称谓)既提供了信息资源整合、信息服务的手段和策略,又使信息资源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门化、系统化和集成化的信息服务。学科门户改变了图书馆现阶段以数据库建设为主的信息资源组织模式和独立的信息服务模式(如虚拟参考咨询、推送服务等)。学科门户建设将是继数据库建设后图书馆界信息化建设的又一个热点。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根据自身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络信息服务的现状,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结合数字图书馆发展方向和现有工作基础,积极开展了基于学科门户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 QSIGsystem介绍

文献[3]中对学科门户系统做了简单的比较,除了QSIGsystem能直接对对象资源进行管理外,其它门户均只能描述网站资源,使传统的数据库建设(如期刊全文库)无法直接在门户系统中进行建设和管理。QSIGsystem(Quality-controlled Subject Information Gateway:质量受控学科门户管理系统)由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开发[4],该系统基本实现了其主要设计目标:(1)建立基于B/S三层体系模式的学科门户管理系统,以后端数据库为核心,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和本地实体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服务,构成以学科分类和资源类型为核心的、多功能交叉检索的规范专业导航系统。(2)根据学科门户建设的要求,能方便、有效地处理信息收集、整理、交送编审、信息发布等过程。(3)建立开放的元数据描述机制,实现不同门户间的数据共享和互操作。(4)建立学科分类入口和信息类型入口及其布局的动态管理,增强系统在不同学科门户中应用的灵活性。(5)建立开放性的多用户管理机制,保证对系统的有效管理和个性化服务。(6)系统能方便地应用于不同学科门户建设。主要功能模块总体上分为前台服务部分和后台管理部分。前台服务部分主要包括:检索模块、个性化服务模块、资源推荐模块和浏览显示模块等;后台管理部分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系统定制模块、辅助管理模块(含链接自动检测、辅助标引、用户行为分析等)、个性化服务管理模块、信息资源管理模块和元数据共享模块等。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还将继续完善该系统,并在馆内项目和学校项目的支持下重点开发“智能专题信息搜索引擎”和“智能信息服务系统”,解决信息来源和深层次的个性化服务。

2 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及其优势

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一般由一个中心门户和若干个单一学科门户组成,也有仅建设中心门户平台的,不同的学科资源在不同的栏目中进行组织,不另建单一的学科门户。前者无论是中心门户还是单一学科门户都有自己的域名(或IP),单一学科门户在形式和建设策略上可以完全独立,可以根据用户群的需求灵活变化;在具体建设和管理上可以与本校或外校相关院系以及不同的图书情报单位、企业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从而在资金、学科人员、特种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方向等方面得到保障,达到可持续发展。后者在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要强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国内外采取这种模式的较少,所以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一般指前者。总的看来,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作为一种新的信息组织与服务模式,具有以下的优势:

(1)学科门户体系是以用户驱动型的资源建设与发展模式,用户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服务,图书馆就围绕这些需求进行资源建设和组织信息服务,使图书馆信息服务达到最大化。

(2)单一门户既能为专门的用户群提供独特、专门的信息服务,又能与其它门户共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保障,并通过学科门户间的协作和互操作,能构建大规模的资源发现网络。

(3)统一的学科门户建设软件、一致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相似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大大节省人力和物力。

(4)全面解决图书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资源整合和服务,使资源的建设(特别是自有资源)标准化、服务集成化、发展可持续化。

(5)学科门户体系一方面解决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组织和服务的问题,使图书馆信息服务从零散到系统,从分散到集中,从隐性到显性,从游离到沉淀。另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服务选择,用户可以直接利用一站式信息服务满足全面的信息需求,特定的学科用户群也可以直接进入单一的学科门户,满足独特的学科信息需求。

3 数字图书馆门户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实施数字图书馆门户体系建设的有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清华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中科院数字图书馆门户体系是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的一部分,于2002年3月开始建设生命科学、化学、数学物理、资源环境和图书情报五个学科门户和一个中心门户,目前已经初具规模。除了这些受项目资助的门户体系外,整个科学院系统的图书馆已经建成的单一学科门户还有“长江流域资源生态环境信息门户”、“科技政策与科研管理学科门户”、“微生物信息门户”等近十个。清华大学图书馆构建的是分布式样学术信息服务网站,名称上不一样,但其核心还是与门户体系相当。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从2002年起开始规划和建设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分布式学科门户体系,到2003年,已建成了“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和“交通运输工程信息门户”,2004年又建成了“武汉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和“电子馆务网”,使数字图书馆门户体系初具规模。有些图书馆尽管没有提出数字图书馆门户体系建设的策略,但大胆地进行了单一门户的建设,如聊城师范学院图书馆(其网站称为“阳光网”)[5]、厦门大学图书馆(其网站称为“知识资源港”)[6]等。总体看来,学科门户建设在中科院系统图书馆已成燎燃之势,大学系统图书馆真正进行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的并不多,但门户策略的思想已被一些图书馆所接受,并积极进行实践。

国外的门户体系建设大多都很成功,多是国家或地区间的行为。EEVL(爱丁堡工程学虚拟图书馆),是英国因特网上的工程学领域极有影响力的学科门户体系,主要包含工程学门户、数学门户和计算门户。德国的专业信息(SSG-FI)计划,1996年开始建设门户体系,完成了6个学科门户,分别为数学(即MathGuide)、地球地理科学、英美历史、英美语言文学、元数据发展、林学。国外已经建立的学科门户有100多个,总的看来,国外很重视学科门户建设,一些国家或地区还将多个学科门户组织起来作为其国家或地区的信息资源发现网络,如英国、北欧(多国间的协作)、欧洲(欧洲内部更大范围的协作)等[7]。

4 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建设实践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同国内大多数图书馆一样,有导航库、文献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自建资源,有网上咨询、文献传递等网上服务项目。其中的一些自建资源更新和维护随意,要么是“死库”,要么是信息孤岛。通常造成的问题是:一方面图书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条件进行自建数据库的建设并开展一些大众化的服务,另一方面用户需要大量的教学科研信息资源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但图书馆却不能满足,无论是资源建设还是服务,都很难提供系统的学科信息和专门的信息服务。随着信息环境的改变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迫切需要一站式的信息服务。为此,需要新的信息组织模式和信息服务策略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和建设,使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达到最大化。基于QSIGsystem的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是理想的选择,它融入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理论,有效地实现了本地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与服务,通过技术手段对学科门户资源建设的质量实现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开创了图书馆新的信息组织模式、工作模式和发展模式。本文将着重介绍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基于QSIGsystem的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建设与实践。

4.1 建设目标

以现有的、成熟的门户建设策略为核心,以我馆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http://dlib.whut.edu.cn)和各特色门户为资源整合平台,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达到最大化,为不同学科信息需求的用户提供多样化资源与服务的统一入口。通过各特色门户灵活的建设策略,在具体建设和管理上与本校或外校相关院系以及不同的图书情报单位、企业科研单位进行合作,探索建立在正常经费和政策支持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最终形成完整的武汉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

4.2 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方案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门户体系是以数字图书馆中心门户(以用户为中心,能进行个性化定制)作为所有信息资源与服务的入口,图书馆网站仅作为官方网站(以自我为中心),中心门户作为资源整合平台、服务平台和知识沉淀平台。电子馆务网是图书馆作为一个单位的知识管理和馆务公开的平台。各个学科门户和各个重大研究课题的信息门户共同组成特色门户网站群,特色数据库(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商业数据库和免费数据库通过共享和统一检索等形成特色服务。特色门户网站群和特色服务集成到中心门户,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框架结构如图1:

图1 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框架结构图

4.3 建设策略

首先建设一个学科门户,进行人员的培养、系统平台的完善和积累管理经营,然后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始建设多个特色学科门户,每一个学科的学科馆员参与一个学科门户的建设工作,同时图书馆有计划地由数字化部每年重点支撑建设一到两个学科门户,这样一方面能在短期内形成信息服务和数字资源整合的“面”效应,从而构建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的框架,同时通过每年“点”的重点建设,使各个特色信息门户逐渐成熟壮大,创出品牌;另一方面能配合我馆学科馆员岗位建设,形成有力的竞争机制。

4.4 具体措施

(1)资源的整合。通用资源(如影视、音乐、常用网络信息资源等)整合到中心门户中,大型特色数据库通过统一检索平台集成到中心门户,各学科资源直接建设到相应的学科门户中,并通过学科门户的交叉检索功能实现无缝整合。

(2)中心门户建设与管理。依托中心门户,打破部门限制,共同参与相关资源的开发和服务的推广宣传工作,使每一个馆员成为网络环境下的数字资源建设者和服务者。通过门户平台提供的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和高要求的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工作过程的知识沉淀。为此,需要重视中心门户的建设,提高标引质量,同时给所有部门和每个学科馆员分配中心门户帐号,以中心门户作为数字化工作平台,将工作过程中生成的数字资源(或记录)和服务进行即时的宣传和推介。

(3)特色门户建设与管理。以数字化部为主进行特色门户的建设与管理,学科馆员与合作院系的研究生、图书情报教授共同参与学科门户的建设,并对学科门户主题的结构设计、建设的发展方向、用户需求情况等提出建议。数字化部的学科门户负责人承担学科门户网站的日常维护、启动链接检测程序、资源审核发布、长期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制定、网站的宣传推广、寻求合作、结合用户行为分析调整资源建设方向等等工作。

(4)统一检索。主要解决已经成一定体系和规模的图书馆自建的大型数据库、购买或租赁的商业数据库以及免费数据库的集成问题。其它自建资源全部整合到学科门户体系中,通过元数据进行交叉检索。

(5)合作建设。积极探索合作建设之路,如“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不仅得到了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而且在该学科门户的建设中给予了积极的配合,进行主题框架的设计,提供大量的专业中英文词汇和信息源,并长期安排研究生进行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6)电子馆务网建设。重点对技术档案、岗位技能与知识、研究报告、解决方案、项目建设、学习研究栏目等进行建设,积累各个岗位和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知识,通过知识的收集、管理、传播,激发馆员创造新的知识。

(7)图书馆官方网站建设。仅仅作为对外宣传和交流的窗口,主要提供图书馆概况、理念、成就等信息,这些信息变化不大,而且经常浏览图书馆网站的用户并不总关心这些信息,他们更多的是希望直接进入提供资源和服务的中心门户。

5 结语

学科门户体系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合适的系统平台、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高质量的持续更新的信息资源。学科门户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和长期投入,需要在系统平台开发和资源建设等方面积极寻求合作。希望武汉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建设的实践,能为高校图书馆从事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标签:;  ;  ;  

基于QSIGSystem的数字图书馆学科门户系统建设与实践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