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第二初级中学 262709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理想中的数学课,教不越位,学要到位,教师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切实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而老师的作用则是纠偏、追问、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有时会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为了给学生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感觉生活中的数学,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 设计预习方案
教师要精心设计预习方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实际需要,引导帮助学生对预习的内容学会思考。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教师只是就学习的内容进行指导、引导,让学生知道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知道教材的前后联系。当学生知道这些关系后,就找到了钻研课本的方法和途径,也就会大胆地提出问题、发现矛盾,使学习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这是一种习惯的形成,方法技能累积渐进的提升,最终实现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学习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宝贵的学习时间;只有这样,才发挥了预习的有效作用。
三、注重学生参与
教师应该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表演和探究中学习,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情境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参与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基本前提。理想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的,是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过程中要争取做到全员参与而不仅仅是个别优生的参与、全程参与而不是暂时片刻的参与。爱因斯坦说:“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学法要真正发挥指导学习的作用,必须“乐学”,并要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理想的课堂,就是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思考、发言,最终达到与老师的共鸣。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实现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场所。只有学生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动起来更精彩,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
四、体验成功的快乐
追求理想课堂,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课堂,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共同的拥有,是资源的分享。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时时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洋溢着生命的热情。只有智慧的撞击,才会产生生命的意义。学生需要的是唤醒,而不是灌输;需要的是引领,而不是强制。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会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实践来学习新知形成的过程,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具有吸引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必要的指导。学习结束,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小结。
五、做到有效、高效,有的放矢
有效的课堂追求清晰、简约,高效的课堂呼唤快节奏、大容量,循着这一条主线更深层次地去寻找理想中的数学课堂,我觉得数学课堂教学还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组织有针对性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操作活动中逐步深入,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2.数学学习离不开强化练习,我们要把知识在课堂上让学生及时巩固。因此,在练习应用环节,要精心设计一系列有层次、有坡度、有心意的习题,尽可能涵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并且以生活为素材,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的同时,感悟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六、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
要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在关注知识学习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学生学习的欲望。我想在学习时更应关注课的内容和学生学的效果,要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才会有信心和动力再次出击。课堂上,我会根据问题的难易让不同的学生来回答。比如让学习能力最弱的学生来背诵,还对他们提出表扬和肯定,激起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
论文作者:姚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数学论文; 过程论文; 理想论文; 作用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