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声训系联中看《释名》在名物探源上的创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物论文,筚路蓝缕论文,创见论文,山林论文,联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汉语中的名物,非随心所欲加之。而是名之于实,各有义类,应用之器,亦各有指归。因此,本文通过对刘熙《释名》中探源术语、词族面貌及其声训概况三个方面进行例析与归纳,旨在展现该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语源学 探源术语 词族面貌 声训概况
“一种观念的发生必伴以另一种与它相似的或相反的观念发生,或伴以另一种在过去经验中曾经与它一道出现的观念的发生”[①]。借用来说明语言现象,那就是新词的出现,必然会借助于已有的全民语言,具体地说,是借助于原初语词(即基本词汇中的根词部分)。因此,前世名是后世名产生的基础,后世名必须以前世名为凭借。人们在最初命名时,也必有心理文化上的凭借,这一点先秦的荀子在他的《正名篇》中早有论述[②],只不过被后来的人们忽视了。为什么人们将未理之玉与未屠之鼠皆称为璞[③]这说明人们命名时往往忽略对象本身的某些特性,而主要依据主体的感觉体验,感觉相通,其命名也就相同或相近,在汉语词汇中,很多同名的两种事物本质上是没有相同之处的,而是人们的心灵体验把它们联系到一起,因此作为一种客观事物见之于主观认识的东西——名物是有源可寻的。
季汉刘熙运用声训对“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的名物作了深入的探究,写成了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名物探源性质的专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功不可灭。他在自序中宣称:“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④]。在对1502事的名物进行得名之由来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专门的探源术语,从这些术语中我们可以窥见先民的一些命名原则;对他全书1547条声训中的同训、互训、递训作声训系联,能揭示出大量的词族关系。由此可见《释名》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
一、《释名》探源术语的归纳分析
1、言……,……之言,例:
三日不生,生者成服曰縗,縗,摧也,言伤摧也:(二十七)
奏,邹也,邹,狭小之言也。(十九)
此类术语指出释词与被释词音义相通所在。在全书中运用最广,除了一些需要特别指明得名的凭借条件和原因外,一般多采用这类术语。
2、“因以名之”,“故以为名”,“故因以为名”,“故曰……”例:
并州,并,兼并也,其州或并或设,故因以为名也。(七)
履,以足履之,因以名之也。(九)
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七)
此类术语旨在说明“得名有因”,或因历史缘故,或因凭借条件,或因地理位置。……
3、“取×以为名”,“取名于此”,“取其××之义也”例:
兖州,取兖水以为名也。(七)
(长妇)植长,禾苗先生曰植,取名于此也。(十一)
(城上垣)或名堞,取其重叠之义也。(十七)
此类术语一是指地名命名的凭借,二是指出名称的语象来源,多带有联想,譬况的特征。
4、“随形言之”,“因形而名之”,“就形名之”,“象×之形,因名之”例:
牙,樝楂牙也,随形言之也。(八)
膝头,,团也,因形团而名之也。(八)
(铒)兖豫曰溏浃,就形名之也。(十三)
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十五)
此类术语指出物名得名于物之形状特征,其用例较广,且所释大多信而可征。
5、“以×为之,因以为名”,“以×为之,故曰×”,“因所用为名也”例:
纚,以纚为之,因以为名。(十六)
(笙)以匏为之,故曰匏也。(二十二)
(盾)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为名也。(二十三)
此类术语指出物名得名于构制该物的材料,联想到今天的电灯有别于油灯,钢丝床有别于木床,皆因构制成分之不同而“异名以指异实”[⑤]。
6、“以其饰名之也”,“随所以饰名之也”,例:
翣,有黻,有画,各以其饰名之也。(二十)
金路,玉路,以金玉饰车也,象路,草路,木路各随所以为饰名之也。(二十四)
此类术语,说明物名得名于该物的装饰,有什么样的装饰,就有什么样的名称,对一些兼名说来,大抵如此。
7、“随时用作名也”,“以事名之也”例:
封刀,绞刀,削刀,皆随时用作名也(二十三)
(导)或曰栎鬓,以事名之也。(十五)
此类术语指出物名得名于它的功用,物名得名于功用是古今通行的一种命名原则。
8、“本造者之意”例:
(绮)有长命,言长命者:服之使人命长,本造者之意也。(十四)
此类术语指出物名得名于制作者的意愿(实际上是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嗜好),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制造商广泛利用这一命名原则为自己的商品命名以作广告,如“青春宝”,“百事可乐”、盖与此同类。
9、“以所驾名之也”例:
骡车,羊车,各以所驾名之也。(二十三)
此类术言所指范围较小,然因所驾而命名的原则,在车辆类名词里古今常用,现代的汽车火车之命名类此。
10、“以其色所象言之”例:
缥有碧缥、有天缥、有骨缥,各以色所象言之也。(十四)
此术语仅此一例,然揭示了一条古今通行的命名原则,今天对“白而泛青”的布俗称“鱼肚白”,盖类此。
《释名》的一整套探源术语揭示了后世名与前世名音义联系的方方面面,启迪人们:词的孳乳繁衍多可从声音上寻找轨迹。且朦胧地反映了先民的一些命名原则,有些命名原则如因所用而名,因所饰而名,因色所象而名,对地名来说,因其所在的名山大川而名,今天我们都还在使用,习焉不察。刘熙囿于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对这些命名原则作进一步理论概括,如章太炎先生以实德业来概括之一样,但在公元二百年前就有这样的识见,已经是十分了不起了。
二、《释名》声训系联反映出来的词族面貌
王力先生在《同源字论》中给同源(词)字下的界说是:“常常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或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⑥]照我们的理解:王力先生区别字(词)是否同源掌握的是两个标准:一是看有无一个中心意义;二是看是否音同或音近,据此我们对《释名》作了同训、互训、递训等系联,能够确定为词族(同源)关系的竟多达八百八十七条,占了总数的57.63%,有的竟能系联二十余条声训到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词族。它们或音近或音同,且具备一个中心意义,囿于篇幅、不能反映其全貌,只列举以下例子:
1、以“覆冒”为中心概念的词族
伏,覆也(九)覆,孚也,如孚甲之在物外也。(十二)庑,也,之言覆,言之覆首也,(十五)毛,貌也,冒也,在表所以别形貌,且以自覆冒也。(八)以囊韬其形曰冒,覆其形使人勿恶也,(廿七)以上递训。
,伏也,(廿四)匐,伏也,伏地行也(九)轐,伏也,伏于轴上也,(廿四)卯,冒也,载冒物也。(一)牟(眸子),冒也,相裹冒也。(八)髦,冒也,覆冒头颈也。(八)母,冒也,含生己也。(十一)(王后首饰曰)副。副,覆也,以覆首。(十五)帽,冒也。(十五)牟追,牟,冒也,言其形冒发,追追然也。(十五)矛,冒也,刃下冒也。(廿三)以上同训。[⑦]
根据同训,递训系联到二十余条声训,构成一个以覆冒义为中心概念的词族,如图示一。
由图示一看出、此词族由两个次中心概念组成:一是以“冒”为次中心义,一是以“覆”为次中心义,由一条“冒,覆也”的声训把这两个次中心系联到一起,构成一个以“覆冒”为中心义的词族,且覆冒在《释名》中常常是连文属辞的,我们再来考察它们的语音联系:以冒为次中心义的词都属明母字,且毛,髦,貌同为宵部字。冒、帽、卯、牟、矛同为幽部字,幽宵可以旁转,雾为侯部字,侯宵可旁转,母为之部字,之幽可以旁转,这样以冒为次中心义的词族,不仅是双声关系,韵也十分接近,完全符合同源词的音韵标准,再看以覆为次中心义的词族,除了,冔辱为晓母字外,其余都是与唇音有关的字。覆,副为滂母字;孚、伏、匐、轐、为并母字,庑为明母字,都可以视为旁纽双声。唯,冔辱声纽相差太远,王力先生认为同源字不仅要求韵部相同或相近,还要求声母也不能差得太远,可就是在黑,墨同源上不能解释何以唇喉相通,我们认为从大量的谐声字来看,明、晓二纽经常互谐,从无得声之字,庑为明母,为晓母。笔者曾作过《徐邈五经音训中的直音浅析》一文(参见西南师大学报(哲社)1991年4期)直到东晋都还有大量唇、喉相通的情况,因此把明,晓看成是准旁纽双声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这样以“覆”为次中心意的词族就在语音上找到了联结点,它们的声纽是旁纽双声,或准旁纽双声。其韵部也相差不远。孚为幽部字、副、、伏、匐为职部字,幽职旁对转,“覆”为觉部字,幽觉阴入对转,轐为屋部字,幽屋可构成旁对转关系。再看覆,冒的声韵关系,它们同为唇音字,冒、覆为幽觉阴入对转,覆与冒在语义上的联系也十分清楚,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以覆冒为中心概念的这一庞大词族具有同源关系。
2、以“联属”为中心概念的词族
,属也,衣裳上下相联属也。(十六)属,续也,恩相连续也。(十一)爪,绍也,绍续指端也,(八)(矢本)曰足,……以根而足也。(廿三)足,续也,言续胫也(八)寺,嗣也,治事者嗣续于其内也。(十七)词,嗣也,令撰善言相续嗣也。(二十)以上递训。
赘,属也,横生一肉,属著体也(廿六)祝,属也,以善恶之词相属著也。(十二)续,续靷端也。(廿四)(以上同训)
以上十条声训构成的词族关系图示如下:
从上图看出,表联属义的词族有一个特点,续有三个双音近义词,续嗣、嗣续,绍续都含有续义、是续的直接派生词,因此可以视为续的同源词,此外还有一个特点,矢本曰足,取义于人足,这反映了先民命名的一条原则:“物有同状而异所者,予之一名”。这一词族条目不多(九条),实际也包括两个次中心义,“属”、“续”、属有附著义,续有连接意,它们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存在着密切的音义联系。、属同为禅纽屋部字,赘为章纽月部字,祝为章纽觉部字,它们在上古都属舌音,为旁纽双声,韵也有旁转,近旁转的关系,语音是很接近的,续为邪纽屋部字,爪为庄纽宵部字,足为精纽屋部字,词、寺为邪纽之部字,由此看出图二所示:横向递训皆为同部之字、词,寺与续的语音联系主要是声纽,同纽双声,爪与续音也十分相近,庄组字和精组字在上古同为齿音,可视作准旁纽双声,宵与屋可旁对转,因此以联属为中心概念的词族同样也可以肯定地说是具有同源关系的。
3、以“荫翳”为中心概念的词族
阴、荫也,气在内奥荫也(一)阴、荫也,言所在荫翳也。(八)阴、荫也,横侧车前,所以荫笭也。(廿四)假葬于道侧曰肂。肂,翳也。阴而风曰曀。曀、翳也,言云气掩翳日光,使不明也。(一)殪,翳也,就隐翳也。(廿七)翳,陶也,其貌陶陶下垂也。(廿三),隐也,所以隐桷也(十七)
以“荫翳”为中心概念的词族可以用图三示意。
由图示三看出:阴阳的阴,男阴女阴的阴和车前遮阳挡雨的阴都同训为荫,有掩翳、隐蔽之义,这样又和表示天气的曀,表示丧葬的殪、肂发生词义联系,联系的枢纽就是可以同训为翳,由翳又孳乳出两个双音节词:“掩翳”和“隐翳”。作为建筑构件的和隐蔽的隐有音义联系,翳作为名词表示旗幡,其貌下垂,故与陶发生意义联系,叶德炯以为此陶与叠韵为训,《诗》:君子阳阳,左执叠韵为训,《说文》羽部作左执翳,翳、古字通。笔者认为:陶有定、余两纽读音,余母字和影母字从谐声系统看,有一定的联系:
从牙得声:邪、釾为余纽,鸦为影纽;
从臽得声:阎、焰为余纽,淊为影纽;
尹为余母字,而从尹得声的伊为影母字。
可见余、影二纽的字可看作准旁纽双声字。因此陶、翳仍有语音上的联系,此词族除陶、肂外均为影母字,其中翳为脂部字,曀、殪为质部字,脂、质阴入对转,、隐为文部字,阴、荫为侵部字,侵文主要元音相同,可旁转,文与质可旁对转,声韵都比较接近,唯肂字,《说文》不收,有“肂”训为“瘗也”,《玉篇》所训同《说文》,又出现“肂”字,注音是思利切,《集韵》注音为羊至切,按《玉篇》注音当为心纽,质部字,按《集韵》注音当为余纽,质部字,肂从聿得声,聿为余纽,《集韵》注音可信,因此肂与翳的语音关系是准旁纽双声,韵可阴入对转,以掩翳为中心概念的词族也具有同源关系。
4、以裨助义为中心概念的词族
脾,裨也,在胃下裨助胃气主化谷也。(八)批,裨也,两相裨助共击之也。(九)(域上垣)亦日陴、陴、裨也,言裨助城之高也。(十七)鼙,裨也,裨助鼓节也。(廿三)臂,裨也,在旁,曰裨也。(八)
以上五条为同训,它们反映的词族关系可用图示四表示。
五条同训构成一个词族的,在《释名》一书中还有以“高悬”、“久存”、“推测”等义为中心概念的词族,以上五条声训的音义联系是一目了然的。它们都是唇音字,裨古有两音,一是府移切,当为帮纽支部字,当“补助”讲,一是符支切,当为并纽支部字、当“副佐”讲。按刘熙的解释是将二义溶合为一,不论是帮纽还是并纽都与其余五个词构成旁纽双声或双声关系,韵部和陴,陴,鼙构成叠韵关系和臂构成阴入对转关系,和批(脂部)构成旁转关系,毫无疑问,以裨助为中心概念的词族是具有同源关系的。
诚然,《释名》中有些同训、递训还比较牵强,但从整体看来是可信的,比如:
梠,旅也,连旅之也,或谓之橘,橘,绵也,绵连榱头使齐平也。(释宫室十七)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七上·释宫》在引了《释名》这段话后进一步推阐云:“凡言吕者,皆相连之意,众谓之旅,紩衣谓之絽,脊骨谓之吕,桶端橘连谓之吕,其义一也。”王氏正是受《释名》启发推而广之,因声求义的。
《释名》声训系联到七条以上构成词族达23组,包括声训239条,从同训,互训,递训的比例看,同训最多,占总数的59%。递训其次,占总数的38%。互训较少,仅占2.03%。能系联到二至三条的多为同训,这些同训比较一致地揭示了古代“物有同状而异所者,予之一名”的命名原则。例:
襈(十六)与唇(八)同训缘:弓(廿三)与宫(十七)同训穹,裙(十六)与郡(七)同训群,……。可见《释名》一书在名物探源上确有它独到的创见。
三、《释名》不能系联为词族的声训概况
《释名》有887条声训能通过同训、互训、递训系联到一起,构成条目多少不等的词族249组,还有652条不能系联到一起,其中有以本字为训的96条,以相同偏旁为训的124条双音节词(包括多音节词)251条,只有181条单音节词是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况的,下面就这四种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1、本字为训
本字可通,不假异字,这是《释名》全书的通例。其中又可分叠本字和就字释义两种:
(1)叠本字例
帟(十八):帟帟然 笭(廿四):(孔)笭笭
粥(十三):粥粥然
瑟(廿三):瑟瑟然 帖(十八):帖帖然 耄(十):耄耄然
以上摹形,计有十条。
铙(廿二):(声)铙铙 汋(十七):声汋汋 铚(廿一):铚铚,断禾穗声
以上摹声,计十三条
(2)就字释义
有两种情况,加本字为训和单字为训:
糜,煮米使糜烂。(十三)斩,……直剪斩而已。(廿七)形,有形象之异也。(八)
节,有限节也。(八)鹿兔之道曰亢。行不由正,亢陌山谷草野而过。(六)以上加本字为训例,计有四十九条。
不得其尸曰捐,捐于他境也,(廿七)重,死者之资重也。(廿七)炙,炙于火上也,(十三)示,示也。(十九)
以上为单字为训例,计有三十四条,就字释义中反映了两个重要的语言现象:一是物有同状,取名亦同;二是动名同词。例:
少壮而死曰夭,如物中夭折(廿七)舟中水以荐物者曰笭,如笭床。(廿五)(弩)其柄曰臂,似人臂也(廿三)
以上属物有同状,取名亦同例。
易,易也,言变易也。(二十)咽,咽物也。(八)宿,宿也,星各止宿其处也(一)以上属动名同词例。
2、相同偏旁为训
《释名》以同偏旁为训的多达124条,其中有以滋生词(文字学上叫分别字)为训的,如:
对以上联绵字(双音节单纯词)的训释,除了加△号的外,刘熙都把它们当成合成词一样拆开来训释,是本书的严重缺陷之一。
其余237个属于合成词,《释名》对合成词的训释采取了(1)随文释义;(2)类名(大名)为常义,仅释别名(小名);(3)本字未现,但隐含其义这样三种方式:
(1)随文释义
将合成词的构词语素意义相加为训,此类计有184条。其中以释器物,释饮食的名物居多,由此可以推求古人制度之遗,同时它所揭示的得名之由也足可以信从。是考察汉代的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2)类名(大名)为常义,仅释别名(小名)例:
軿车,軿,屏也,四面屏蔽,妇人所乘牛车也。(二十四)
鲍鱼,鲍,腐也,埋葬淹使腐臭也。(十三)
训軿为屏,训鲍为腐都是有文献资料可证的。此类计有四十七条。
(3)本字未现,但隐含其义例
(隆疆)其上竹曰郎疏,相远晶晶然也。(廿四)案:“相远”即“疏”义,“晶晶然”即“郎”义。
罗枷,三杖而用之也。(廿一)案;三杖含罗枷(连加)之义。
元戎车,在军前启,突敌阵,周所制也。(廿四)案:“军前突敌阵”就隐含有“元戎”义。
此类计有五条,容易被误会为义训,实际上仍是声训,是换本字为训的一种。
4、对不能系联的单音节词的训释
对不能系联的单音节词的训释,从形式上看没有多少特征,其思维取向不外乎从文化象征,名物功能,特征等方面加以联想,计有190条,为避免重复,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刘熙《释名》一书对名物的解释不只是简单地找一个和它音义相近的词加以联系,还进一步阐明了它们之间联系的契机,由此而形成了一套专门的术语,这套术语可看成是探索汉语词源的经验总结。通过对《释名》中的同训、互训、递训进行系联,我们得到由887条声训构成的249组词族,能系联到七条以上的也有23组。这些词族的各个成员都具有音近义通的关系,由一个中心概念到它们联系到一起,这一基本事实无可辨驳地证明《释名》的确是一部探索汉语词源的专著,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它的独特价值,认真地加以整理和总结。
本文从构思到写作都得到导师刘君惠教授的悉心指导,笔者谨表谢忱!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语,转引自R·S武德沃斯,H·施洛斯贝格《实验心理学》第三章。
②即著名的“缘天官以辨同异”论。
③见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六》。
④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本。
⑤《荀子·正名》。
⑥引自《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本。
⑦括号数字表示释名篇次,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