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扫除现代文阅读障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扫除论文,障碍论文,现代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文阅读,人人都有可能读不懂文章的情况。读不懂是因为有阅读障碍,我认为读不懂文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障碍:
一是读不懂字面意思。这是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因而扫除字词障碍对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常规现代文阅读要求先扫清字词障碍,其实就是扫除知识障碍。例如:“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记念刘和珍君》)这一句话中的“殒身不恤”是字词障碍,“殒”是死亡,“恤”是顾虑,短语意思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若不理解这个含义,或者不理解就跳过去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就会少了一个“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一事实。这样,对句子的理解就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全面。这就要查查工具书,看看注释解说。当然,当一个句子中只有一个词语是不理解的,不一定都要查工具书,还有一种方法是结合上下文来揣测其含义,这就是一种技能了。如果你有别的知识障碍,但是课文注释没有给以解释的,多数属于个人的困难,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加以解决。
二是一句话中没有上述的知识障碍,每一个词的意思都知道,但字词连成一句话时,只能读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明示信息),却无法读出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隐含信息),即文字背后的意思,就是句子的深层含义。这是语文阅读中的重点。要理解一句话的言外之意就不能只看句子本身,要联系很多的周边因素来理解。例如:“他走了,走得悄无声息,抛下这些爱他敬他的人们,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这句话中的“他走了”有不同的含义,这些含义不是句子本身带给我们的,而是在句子本身词语意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带给我们的。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逻辑关系去理解。然而有些部分却不是只靠技术就可以解决的,例如:“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为什么说“可能”?这需要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胸怀坦荡,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可能”是以不肯定的语气表示肯定的含义。
要扫除阅读障碍,熟读是关键,正如朱熹说的“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熟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这点且不多论,要扫除这阅读障碍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学会结合语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篇文章,作者在表明观点的同时,一定带有个人的思想感情:或支持某一提案,或提出某种建议,或反对某一做法;或赞美,或鞭挞,或悲哀,或激愤;或抒发强烈的情感,或流露淡淡的哀怨;等等。把握住这些感情,就能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要看用词,二要看语气。如果作者大量使用华丽而明快的词语,那一般是抒发一种愉悦的感情;如果作者使用较多的贬义词,那一般是抒发一种憎恶和蔑视的感情;如果作者使用大量激越昂扬的词语,那一般是抒发一种豪放慷慨的感情。至于语气,有的悲哀消沉,有的积极向上,有的感慨万千,有的直抒胸臆。总之,只有多揣摩,才能真正把握这些感情。对于语境的理解需要丰富的生活情感经历作基础。《背影》中的“我”看到父亲为我买桔子时笨拙的背影忍不住流下泪来。有的学生也许读到这里想发笑,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流泪。那是因为没有调动起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要想理解作者在这里的感情,一方面得有感受过父母为自己努力付出的体验,无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还是看到别人的。另一方面得能在阅读的时候产生联想,想起那种体验和感受。只有这样才可能和作者的情感世界发生共鸣,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是凭借技术无法解决的,需要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
第二,进入“读者”角色并进行各种角色的切换。进入阅读角色就是要找到“阅读点”。这里所说的“阅读点”既是指作者谋篇布局和表情达意的思路,又是指具体在作品中的线索和气脉等。那么,阅读文章时,读者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之间的衔接点在哪里呢?我认为首先应当找准自己的“读者”定位点,并不断地变换自身相应的阅读身份。当然,阅读身份的变换是建立在作品对读者要求的基础上的。例如,《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言行是作为师范的形式出现在孔子的学生面前的;孟子的言语对象大都是诸侯国的君王或孟子的弟子等;苏东坡的诗文是对有相当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或相当地位的达官贵人说的;鲁迅的文章往往是针对他的政敌、论敌而发的,也有的是奖掖后学和友朋讨论而作的;赵树理作品设想中的读者群是普通的农民朋友;安徒生的作品是需要带着一颗童心去读的;都德《最后一课》具有亡国体验的人去阅读也许最有感触;也有些作家声称自己作品的读者是他自己,作品是他自言自语的结果;等等。这就要求读者直接参与到作品中去与作者对话,与文章中的各种人物对话,与作者共同完成作品,赋予作品新的内容。当然,有些作品不一定总是要以读者的身份去阅读,读者完全可以假定自己是作者,假定自己是故事的叙述者,甚至假定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而不是一个与作品毫无关系的冷漠的旁观者,尤其是那些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作品,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故乡》《祝福》等,虽然叙述者“我”不是鲁迅本人,但读者完全可以把他当作“自我”,这样在阅读时遇到障碍就往往会迎刃而解。
第三,对于人物事件背景的把握有助于进入“读者”的角色,并较好地转换这个角色,理解作品社会层面的思想情感。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的见解是他既以作者又以读者的双重身份提出的,是他阅读经验和创作经验的总结。既然如此,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如何进入“读者”角色并进行各种角色的切换呢?我认为,阅读前了解一下作品的写作背景、人物背景,有助于学生进入“读者”的角色并较好地转换这个角色。如果不了解毛泽东生平和中国现代革命史,对《沁园春·长沙》等作品的理解自然会大打折扣;如果阅读鲁迅作品,不了解鲁迅思想转变的历程和作品的背景就很难读深读透。如果我们以一个备受冷遇的弱国的青年的身份去读《藤野先生》,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若把自己假设为一个生活于黑暗社会制度下的热血青年,同时又是鲁迅的学生和战友,去静静地倾听他向你诉说他的悲愤心情,理解他的战斗意志,就能与他同呼吸共命运;而《拿来主义》,则可以学生的身份,认真地聆听一个充满睿智的老人在对传统文化作精辟、全面的阐述和分析;等等。当然,有相当多的文章,其文化背景毕竟离我们太远了,难以进入阅读角色,这时,观看相应的电影电视,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遗址,革命圣地等),了解作品中原有的文化氛围和作者当时的创作心态,熟悉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将此作为阅读的起点,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辅助方法。现代文阅读牵扯到人生、历史、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两耳不闻天下事”是不可能扫除知识障碍、提高阅读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