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索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结果:100例患者经密切观察后发现,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发生低血压、导管感染、心律失常、肌肉痉挛发生率例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急性并发症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232-02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治疗方式是将病人血液排出体外,与透析器内的透析液进行互换,使过多的代谢物排除,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其可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再重新把血液运送回体内[1]。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常会并发一些急性并发症,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水平。本文旨在探索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的100例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患者,收治时间在2011年2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并对所有入选的患者采取随机的分组方式,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患者,入选患者标准均达到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标准,包括贫血、低血压、眩晕、低蛋白等临床症状。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2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48±4.37)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29~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9±2.86)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之间各项资料没有差异(P>0.05),之间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 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观察血流量,脱水量等指标。为患者讲解各项透析的相关知识,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不同的健康指导,教会患者积极面对透析,并学会如何预防。
1.2.2观察组护理和透析方法
1.2.2.1透析使用方法 采用碳酸盐透析以及针对性的改变透析技术,透析液流量为每分钟500毫升,血流量为每分钟120~260毫升,诱导透析为两到三小时,持续性透析为240分钟。
1.2.2.2低血压 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需检查患者的血压、白蛋白以及血常规,对于血压正常患者,透析时避免使用降压药,对于血压低患者可提前给予升压药,对于贫血患者,可提前给予输血,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可提前输入白蛋白。使用较好的透析设备可提升透析液中钠和钙离子溶度。
1.2.2.3感染 血液透析前严密监测患者的免疫十项、梅毒以及有传染源类疾病,对显示阳性患者采取专区的隔离血液透析,并且专人护理,单独使用透析机,避免和其他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现象,透析前使用地塞米松消炎药,在做透析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应遵循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使用较好的透析设备可降低炎症和细胞因子的产生。
1.2.2.4心律失常 透析前告知患者禁止使用高钾食物,透析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对冠心病以及心肌损害的患者脱水不宜太快,适当的可增加透析液内的钾离子浓度。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要情绪过激,保持心情舒畅。
1.2.2.5失衡综合征 应使用小面积和低通量透析器,有效的控制血流量在合适的范围,适当增加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使用透析时一旦发生失衡综合征,可给予氧气吸入和镇静剂等方式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包括低血压、导管感染、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使用统计学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对比,总有效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代表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对比低血压、导管感染、心律失常、肌肉痉挛发生率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经两组对比后发现,观察组发生发生率、低血压、导管感染、心律失常、肌肉痉挛例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所示。
3.讨论
血液透析在临床上简称之为血透,其能代替损伤肾脏,协助完成机体的正常代谢,是至今为止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最为有效的办法[2]。血液透析可增加患者生存率,提高其生活水平,然而使用血液透析过程中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因此也是风险较大的一类护理操作,就此护理人员对待其患者的护理方式极为重要。
预见性护理指的是预防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并发症,提前使用针对性的有效护理,从而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预见性护理是患者主诉身体不适时,护理人员根据个体差异推测病情的发展变化可能存有的潜在问题,做出准确的护理评判,给予针对性的护理[4]。
低血压是在行使血液透析时最常见的并发症,其死亡率高。所以进行血液透析后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低血压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嗜睡、严重时引发心律不齐、意识模糊。其发生的主要原由为血容量降低、血浆渗透压发生变化、长期的尿潴留、血管收缩降低都可导致心功能损害[5~8]。感染、失衡综合征、心律失常在临床上也较为多见。
经本次研究发现,使用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发生低血压、导管感染、心律失常、肌肉痉挛发生率例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采用预见性护理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急性并发症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所以使用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急性并发症患者的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宋洋.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3):377,379.
[2]罗颖.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2397-2398.
[3]李霞,陈翠杰,孙莉媛等.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预见性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2):1411-1412.
[4]耿兴玉.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诱导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60-62.
[5]冷芳芳,徐兰.整体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的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5,21(6):51-52.
[6]曹建侠.整体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1):27-28.
[7]王小美,周霞,徐辉等.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预见性护理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9):3284-3286.
[8]郑荣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23-24.
论文作者:陆燕梅,赵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并发症论文; 预见性论文; 低血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