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旋毛虫病(trichin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检疫列为首要、必要项目。从旋毛虫的来源、危害、检验检疫、防治4个方面进行阐述。现本人结合生旋毛虫检疫检验实践工作,谈谈对旋毛虫病的检疫检验和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关键词:旋毛虫病;检疫检验;防控措施
0 引言
旋毛虫病是由毛形科、毛形属的旋毛虫寄生于人、猪、犬、猫等多种动物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大陆 1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已知有 100 多种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感染旋毛虫病,包括肉食兽、杂食兽、啮齿类和人,其中哺乳动物至少有 65 种,家畜中主要见于猪和犬。人感染主要因食用生的或未煮熟含有活的旋毛虫幼虫的肉品而感染,猪肉和狗肉及其制品是人旋毛虫病的主要来源。国际贸易全球化增加了旋毛虫病的传播机会,为更好地防控旋毛虫病的发生,人们对旋毛虫检测技术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1 旋毛虫病的来源
旋毛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甚至某些昆虫均可感染。由于这些动物互相抓捕食物或新感染的宿主排出的粪便污染了食物,便可能成其它的感染源,幼虫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12℃可存活57 d,-23℃可存活20 d;对盐腌、腌制、腐败的抵抗力也很强;对热的抵抗力不高,80℃即可杀死。但由于肉传热不良,普通的烹调加工条件肉中心温度达不到80℃,不能杀死旋毛虫的幼虫。其主要感染来源可能是鼠类和野兽,猪、猫、狗可成为动物间散布旋毛虫病的重要来源,当人和动物吃了生的或者未煮熟的患旋毛虫病的动物肉或吃了染有虫蚴的食物即可感染旋毛虫病。
2旋毛虫检测方法
2.1压片镜检
首先用弓形剪刀在可疑病例的病灶上顺肌纤维方向取样;若无可疑病灶则在顺肌纤维方向上挑取 12 个麦粒大小的肉粒,然后将样品贴入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再用力压扁,制片即完成。制片完成后将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先在 50-70 倍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卵圆形或橄榄形包裹即可确诊;若镜检时发现比正常包囊大很多,但轮廓模糊,形体不定,这时应在肉粒上滴加 50% 甘油,几分钟后再盖上盖玻片观察;若在包囊内发现黑色钙化点,应在标本上加 10% 的盐酸进行脱钙,静置2-3 h 后再进行观察。一般处理后可见残缺不全的旋毛虫虫体。镜检时若包囊不清晰,不便观察,则可用美蓝溶液染色,染色后虫体不着色,肉和包囊呈淡蓝色。镜检时应仔细,上下左右移动,确保不漏检。
2.2集样消化法
按胴体顺序编号,以5-10个产品为一组,每个产品取 10g膈肌部分的样品,放在序号相同的采样盘内;每个产品随机取2g,每组共取10-20g,加入约100-200ml消化液(含1%胃蛋白酶,1%HCl),捣碎至其呈絮状,45℃下消化30min,其间不断搅拌,再经80目筛过筛,沉淀,漂洗后,迅速将沉淀物放于底部划分为若干个方格的平皿内,低倍镜下检查有无虫体。如发现虫体则说明该组有阳性感染的产品,将该组样品逐个复检或压片镜检。
2.3液相基因芯片检测
杨鹏欣等以旋毛虫的 18sRNA 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合成了特异性探针和引物,通过 PCR 方法扩增目的片段并测序,建立了一种基于双重PCR 的液相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旋毛虫变异系数在 7% 以内,灵敏度为 37.06ng/mL,比琼脂糖凝胶电泳灵敏度高8倍;模拟污染试验准确率达98% 以上。本研究为食源性寄生虫的检测和监控提供了高效、灵敏和特异的新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胶体金检测技术
随着旋毛虫个各抗原基因的单克隆抗体研究的深入,胶体金技术也被尝试应用于旋毛虫的检验中来。赵丽丽等应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Ab),用枸橼酸三钠还原法制备的胶体金颗粒标记 MAb,制备免疫金标试纸条,通过实验发现胶体金标记 MAb 4D10 所制备的试纸条具有重复性好、灵敏性和特异性高的优点。本实验为旋毛虫的检测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检测方法。
2.5 DNA检测技术
虽然用 ELISA 等技术检测旋毛虫病具灵敏和特异的特点,但常常受到假阴性结果的影响。为探索更灵敏可靠的旋毛虫检测方法,试图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Dupuy 等用限制性内切酶 EcoRI消化旋毛虫基因组 DNA,发现一在基因组中呈串联排列,拷贝数约为 2800 的重复序列,占整个基因组 DNA 的 2%,根据此基因序列设计一对 PCR引物,用旋毛虫 DNA 和从感染旋毛虫小鼠的骨骼肌中提取的总 RNA 进行 PCR 扩增,可扩增出602bp的特异性DNA,其灵敏度可达到2ngDNA(相当于0.02条肌幼虫)。张群子等用各旋毛虫隔离体线粒体LS-rRNA基因保守区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 TAQman MGB探针应用于对旋毛虫的通用检测,通过对其他寄生虫和宿主及水进行对照检测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重复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由于旋毛虫本身及其在宿主体内寄生部位的特殊性,难以在生前从被感染动物的血液、组织液中扩增到旋毛虫 DNA,故利用 PCR 基因检测技术对旋毛虫病生前检测受到限制。
3综合防治措施
3.1加强产品及动物产品的卫生监督检查
实行定点、集中点并进行检疫,加强产品的安全卫士管理以及生猪屠宰管理,严禁个人非法进行生产或屠宰以免造成该病蔓延。对生产包装后的产品及屠宰后的肉类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该病后方能进入市场;消灭传染源,无害化处理生产地方的环境以及屠宰场等;动物防疫执法部门搞好监督检查工作,配合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进人流通环节的产品及动物产品,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
3.2加强动物检疫工作力度
其中,在旋毛虫检疫当中,猪旋毛虫检验是寄生虫病的重要检疫项目,由于寄生在猪的横纹肌中,宰前检疫难发现,只有通过宰后检疫才能确定。因此提高检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防止误检和漏检,对检出的病害肉品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有效地消灭了病原的生存,切断了疫病的传播途径。
3.3物防治
定期在肉类产品的供应---动物,其吃的饲料中或喝的饮水中添加驱虫药物防治,如甲苯达唑、氟苯达唑、丙硫苯咪唑、左旋咪唑等。实验证明:甲苯咪唑和丙硫苯咪唑对各期幼虫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其中甲苯咪唑对成虫的杀灭作用明显,达84.6%,丙硫苯咪唑对成囊期幼虫作用最强,达96.6%。
结语
旋毛虫病对于肉品卫生及人体健康危害严重,控制甚至消灭肉用动物的旋毛虫病意义重大。控制旋毛虫感染的关键在于完善其检验体系,建立旋毛虫检测的金标准。随着对旋毛虫抗原研究的深入及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必将会建立一种灵敏性强,适用性广的检测方法,从而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肉食品。
参考文献:
[1]甘绍伯.病原生物学与感染性疾病[J].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103-2114.
[2]何光志,田维毅,王平,等.应用间接 ELISA 检测猪旋毛虫抗体[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2):51-53.
[3]徐建国.猪旋毛虫病的检疫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
[4]谢拥军,等主编.动物寄生虫病防治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许隆祺,余森海,徐淑惠.中国人体寄生虫分布与危害[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0.
论文作者:欧坚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旋毛虫论文; 动物论文; 咪唑论文; 幼虫论文; 产品论文; 包囊论文; 特异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