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迄今为止,关于阿炳及其作品和音乐贡献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史料的发掘几近穷尽。从一定程度上说,“阿炳”已从人名延伸为一种文化,即“阿炳文化”。于是,关于阿炳的研究不再单纯地拘泥于音乐本体分析或史料解读层面,而是需要有新的理论来支撑。立足民族音乐学的“主体观”角度展开相关研究工作,便是“阿炳文化”研究拓展出新视野之一。
关键词:阿炳;主体观;民族音乐;音乐文化
一、民族音乐学“主体观”的考察与研究
民族音乐学的“主体观”强调以人类社会共同体中的个体或群体为中心对象来展开各民族传统音乐的考察与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脱离具体社会个体或群体的孤立影响和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视听,这就顺理成章地引导出‘以人——音乐事象操纵者,为对象主体;以人的音乐活动——音乐实践内容(音声、行为)和音乐认识内容(理念),为音乐对象客体;音乐事象——即音乐对象主体与音乐对象客体之统一体’。”无疑,近几十年,各领域关于阿炳的种种研究就是围绕他这个人的个体作为主体展开的,凸显了民族音乐学的主体观特色。从时空关系上看,我们关于阿炳的部分研究可以说是在一种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生态环境错位的情况下展开的,即我们不能回到阿炳生活的年代进行田野调查,我们不能亲历和体验阿炳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我们更不能与阿炳本人及其周围的人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流,说白了,我们所进行的部分研究工作就在做文献的整理和解读,属于音乐史学范畴的一种相对静态的研究工作。
二、民族音乐学音乐事象主体研究
今天,在阿炳研究中,我们所关照的主体已经远远扩大了。除了包括前面关于阿炳的生平和作品研究外,关于阿炳作品在不同时空中的演出和传承情况,阿炳作品的改编情况,阿炳作品在不同时期的美学内涵,阿炳的人文精神,阿炳作品及阿炳精神的海内外传播情况,以及阿炳的品牌效应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等领域,则是当下民族音乐学学者关注的核心内容。可见,今天的阿炳已经不限于其人、其事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提升为一种民族音乐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品牌,阿炳其人、其事则变成了这个文化、品牌的信息源。随着阿炳及阿炳研究主体的转变与扩大,处于客位身份的研究者,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研究视野也随之转变,在立足“主体观”的前提下,以“多位网”的视野审视和定位所要研究的主体构成和属性。“操控音乐事象的主体是人,而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的社会性远远大于其躯体和技能本身。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除了‘主位-客位’这对双边角色以外,我们不能忽视了诸如亲属、管理部门、邻居等其他角色的客观存在,而这些角色的观念、行为、态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操控音乐事象的主体——乐人。”处于各种社会角色的作用力是现实存在的,且发挥着或积极或消极,或大或小的作用,有时还是方向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
“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和范围指向,确定了这一学科是一门注重深入实际音乐生活,并要求从中吸收和积累丰富现场资料和现场经验的音乐理论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特别强调要进行实地调查。”所以,田野调查依然是关于阿炳音乐文化研究的主要途径之一。自然,怎样赴田野调查,调查什么便成为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既然研究工作从阿炳其人、其事扩展至阿炳文化,进而延伸至民族音乐文化和地方品牌文化等层面,那么我们就需要分析研究对象的组成要素。首先需要分析该文化的操控主体——个人或群体的构成,以及与该文化操控者相关的其他个人、群体或者部门,即田野调查的“多位网”随之形成。此时,“主位”的身份除了以前处于客位的相关专家、学者,还包括部分参与阿炳作品改编的作曲家,表演和阐释阿炳音乐作品的演奏家,与阿炳相同身份的民间音乐活动者,以及阿炳文化建设的领导者、资助者和传播者等。原来处于“主位”的阿炳本人及其作品和音乐活动,便成为今天阿炳音乐文化发展的一个信息源,由动态的“原型”转变为相对静态的“现形”,即“源位”;当时处于“管位”的国民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对阿炳及其音乐活动的管理是比较松散的,而在今天,在各级政府的积极主导下,在良好的文化政策的引导下,文化管理部门似乎成为主导阿炳文化发展、建设和繁荣的主力军了(如无锡市政府)。另外,我们还不能忽视部分专家、学者、民间音乐活动者及政府职员在参与阿炳文化建设的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处于“亲位”的亲朋好友们的态度及观点。“亲位”支持他们的工作,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较高,工作的动力较强。“亲位”的作用或许对专家、学者和政府职员来说,影响较小,因为这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但对那些民间音乐活动者、演奏者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阿炳的身份是民间艺人,他的音乐是根植于民间文化土壤之中,其音乐传承和普及也应该在民间,不仅限于舞台或课堂上。如果民间音乐活动者、演奏者的相关活动没有给家庭带来经济收入,而是将本该用于家庭经济建设的精力和时间都用于从事与自己没有关联的阿炳文化建设上,“亲位”对此有可能会持反对态度,进而影响工作质量及进展,甚至会阻碍工作进程。最后,我们在研究中不得不关注阻碍阿炳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力量。因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或者人为因素,在一种文化发展和建设中,总会有来自反面的阻力,本文称之为“阻位”。比如,在观念不一致的时候,某些部门领导会借助行政权力干涉某些文化建设的方向或进程。
参考文献
[1]董维松.中国传统音乐学与乐种学及分类法[J]中国音乐学,1988,(2).
[2]陈应时.开创民族音乐形态学的新局面[J]中国音乐,1984,(4).
[3]吕骥.悼念卓越的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J]人民音乐,1984,(4).
[4]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J].中国音乐学,1996,(3).
作者简介:王钰玉,女,汉族(1992年—),山东人,聊城大学在读,2016级音乐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二胡。
论文作者:王钰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阿炳论文; 民族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主体论文; 文化论文; 作品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