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62219821028xxxx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本文针对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实际运用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分析了市政桥梁工程的主要特点,探究了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项日中的实际应用,期望可以对相关人员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难点;技术要点
在桥梁工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现场施工技术,如混凝土技术、钢筋技术、给排水技术等。这些现场施工技术是保证桥梁工程按时完工的必要保障,若是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桥梁的质量和安全,给后期运营带来危害。所以对施工、技术人员而言,必须做好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落实,已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
1.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难点
1.1排水问题
桥梁投入运营后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排水方面的问题,不仅降低了桥梁的通行能力,也增加了行车风险。导致排水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排水施工没有落到实处,排水管道质量存在较大问题,而且还存在局部混凝土松散引起渗漏问题,而根本原因则是排水设计不合理。
1.2过渡段处理不当
过渡段处理在桥梁施工中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引发跳车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桥头和路面的衔接存在高差而引发跳车。
1.3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在不少桥梁工程中都有出现,不仅影响桥梁的整体美观,还影响到路面性能和质量。如图1所示是某桥梁出现的裂缝问题,可以看出裂缝宽度很大,已经严重影响到桥梁安全。除了桥梁路面产生裂缝,还存在桥身裂缝的问题,主要是混凝土施工没有达到相关要求。此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捣振、养护等环节不合理,也是导致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
1.4铺装层松散图
在桥梁工程现场施工中,铺装层出现松散是比较难控制的一点,虽然其整体体积不大,但却关乎桥梁行车性能。引起铺装层松散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流程不合理导致较早出现裂缝、松散等问题。不仅如此,由于某些地区存在一些“潜规则”,超限车辆通过桥梁会对铺装层产生较大冲击载荷,导致铺装层出现脱落松散的问题。
1.5钢筋锈蚀
钢筋是保证桥梁寿命的核心关键,如果出现锈蚀就会降低钢筋的力学性能,从而使桥梁寿命下滑,安全性能降低。出现钢筋锈蚀问题的原因包括:钢筋自身状体、施工技术、施工环境以及原材料等都可能导致钢筋出现锈蚀。
2.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特点
(1)工程难度较大。市政道路桥梁不仅要受到地质、水文、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还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市政桥梁处于城市中,而城市地下管网庞杂,在施工中若是不时刻保持专注,很有可能会损坏地下管网,给电力、给排水、通信等方面造成影响。
(2)进度要求较高。市政桥梁的工期往往短于其他桥梁工程项目,这是因为市政桥梁在实际施工中必然会对周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轻则降低通行能力,重则直接封路。对人城市而言则无疑给原本就存在很大压力的交通问题又增加了新的压力。同时,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废弃等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居民生活,因此必须要尽快结束施工,使周边居民恢复正常生活。
(3)市政桥梁项目工程量很大。桥梁工程的工程量显然要高出很多,这是因为需要修建桥梁的地方一般都是城市的交通枢纽或是主干道,这在环境上就奠定了一个较大的工程规模。山于周边环境的限制,使桥梁工程的开展范围有限,无形之中增加了一些施工量。
3.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排水技术
针对排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市政桥梁工程中需要加强排水技术现场施工,确保不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
(1)需要对进行施工的管材及其它部件做好质量检测,质检证书、力学性能报告单、合格单等都需准备齐全,不得出现缺失。在施工现场,管材在正式安装之前还需再次检测,避免质量不过关的材料用于施工。(2)加强接口处的施工,确保接缝干净,密封合格。(3)在进行检查井的施工时,需要保证砂浆饱满,并且不会遗漏沟缝:若是遭遇地下水,则需将沟缝和麻面一同进行砌筑。(4)检查井和管道进行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先润湿,然后利用水泥原浆均匀涂抹,避免出现渗漏。
3.2过渡段施工
过渡段是桥梁施工的重点,处理不当将会对整桥性能产生较大影响。(1)在摊铺新料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切割机对路面塌陷进行清除,确保切线顺直。(2)对上述过程中产生的碎料进行清扫,然后涂刷沥青。(3)对新料进行摊铺,依照相关的技术标准严格执行,尤其是要加强对冷接缝的处理。同时,需要对松铺系数合理控制,按照新旧顺序对纵缝进行碾压,以便使纵缝压实。(4)在进行过渡段施工时,还需对沉降问题加强考虑,做好沉降处理,保证过渡段施工质量。
3.3混凝土技术
(1)在混凝土配比设计和材料选择上,需要结合桥梁工程的实际要求合理选择配合材料,同时科学设计配合比。比如,在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中,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要求为35~50mm,运营环境为无冻害地区。由此,确定基本原材料为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uf=2.7中砂;石子:碎石粒径5-20mm。在计算配合比的时候,以质量法进行计算,可以计算得出配置强度为38.2MPa,水灰比为0.53,单位用水量为195 kg,水泥用量368kg,粗、细骨料分别为1176kg和661kg,最后可以得出水泥、水、砂和碎石之间的比例为1:0.53:1.80:3.20。(3)具体如下数据所示。配合比设计:配置强度:38.2 MPa,水灰比:0.53,用水量:195kg,水泥:368kg,粗骨料:1176kg,细骨料:661kg,配合比:1:0.53:1.80:3.20。
(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式,挂篮浇筑就是非常好的施工方法。(3)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做好养护管理,避免混凝土发生收缩导致裂缝问题。
3.4铺装层施工
进行铺装层的施工时,首先应该确保其厚度达到相关规定,铺装材料性能良好。其次,还需加强防水施工,避免渗漏问题引起的松散脱落。防水施工在非冰冻区可以依靠防水混凝土进行:若是处于冰冻区,则可以使用沥青混凝土设置防水层。
3.5钢筋施工
钢筋可以涂层以此隔绝空气,避免出现腐蚀。同时,基于电化学原理,及时除去锈迹,避免钢筋性能进一步恶化。在此基础上,需要加强对施工的控制,考量气候、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可靠的防腐材料对钢筋进行处理。
3.6严控路面结构的质量。
路面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垫层、基层和面层。而层施工包括沥青混凝土结构和水泥混凝土结构两种,且在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面层具有不同的渗透性,且砂石颗粒、沥青使用量及配比情况都会影响到面层的渗透性。基层一般选用高密集型的集料、石灰及一定强度的水泥,以降低基层的渗透性。垫层所用的材料为无胶结砂石材料,其中砂石的使用会改善垫层的渗透效果。另外,应在基层或面层中设透水层及在道路边缘设排水渗沟,以便及时将路面积水排出,从而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3.7现场施工安全控制
市政道路桥梁是国家基建的组成内容,其现场施工安全的控制工作也应同步开展,以保证工程建设不会对城市经济建设和人的正常出行产生不便。结合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特点,其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在施工现场设安全设施;二是要求一切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佩戴安全装备:三是完善施工现场的电网安全措施,比如安装漏电保护器等:四是严格落实工程施工中的监督检验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4.结束语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但在经济繁荣、人口和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如何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正常施工日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应重视对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技术的研究,具体应从技术的应用与管理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宏宇.市政路桥施工特点及技术控制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2:221.
[2] 陶永壮.探析市政路桥施工难点及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6,(14):140-141.
[3] 刘松.路桥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219.
论文作者:张靖忠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桥梁论文; 钢筋论文; 裂缝论文; 现场论文; 混凝土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