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建筑设计分公司 北京市 11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级城市都得到了普遍发展,尤其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显著,部分特大城市已经趋向国际化。许多城市结合自身特点,从城市建设、环境生态保护、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精心布局、协调发展。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发展与需求的矛盾、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仍十分突出。因为城市化进程首当其冲的是建筑业,而建筑业具有高耗能、高排放的特点,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消耗数量庞大的资源并产生大量污染,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改变这一状况,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并强制推广执行。在城市化建设中导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从源头上引导城市化建设朝着科学、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为城市发展制定了明确的目标。本文将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研究、分析并阐述如何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整合、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从而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整合应用
引言:近年来,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国家出台诸多关于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并在各行各业中贯彻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筑行业通过在建筑设计环节强制推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为城镇居民们创造绿色、环保、低碳的宜居环境,促进城市、环境的和谐发展成绩斐然。如今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已经是首要考量的标准,也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这要求建筑师在设计工作中,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
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概述
(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始终贯彻绿色、环保的设计标准,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出发进行建筑设计。推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因为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能源、资源的过渡使用和消耗与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矛盾;会对水土、大气等自然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只有在建筑规划设计这一建设过程的开始阶段,就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规划设计,才能够切实做到改善目前的建筑行业的现状,真正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坚决贯彻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可使建筑设计行业可持续发展。未来绿色建筑必将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方向。
(二)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需要遵循的原则
坚持使用新能源的原则
想要切实解决不可再生能源过渡消耗和日益枯竭的矛盾,真正做到节约能源,首先要加大新型绿色能源研发投入,其次要大力推广新型清洁能源的使用和限制传统能源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应鼓励或强制推行使用新型清洁能源,如太阳能、空气能、风能、水能等。利用空气能为建筑解决供热、制冷;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为建筑提供动力、对建筑能耗进行补偿甚至完全替代等,都是目前经常被采用的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这样可以在建筑设计中用新型绿色可再生能源完全或部分替代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从而有效缓解不可再生能源过渡消耗的问题。
坚持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带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在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措施实施前提下,建筑行业面临着成本不断增加、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生存日益艰难状态。行业的残酷竞争本身就昭示着“创新为先,能者生存”的法则。只有努力地创新,创造出符合当前以及未来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材料,并在建筑设计、建设中加以合理利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才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硬道理。
贯彻落实保护环境的原则
国家强制推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减少建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污染物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传统模式的建筑建设、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废弃物以及二氧化碳有害气体等污染物,会产生噪音、光污染。不仅造成建设资源的浪费,也对自然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和影响。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要切实遵循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保护环境的原则。建筑设计人员要谨记任何方案、理念的开展,都不能对环境做出破坏和影响,要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确保建筑设计的质量[1]。
二、在建筑设计中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措施
(一)在建筑布局规划中运用节约用地观念
我国目前的建筑特点,普遍存在建筑物规划整合不合理与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因我国是多山多荒漠的国家,土地面积有限,人均土地占用面积更少。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规划时要充分加以考虑,在建筑规划布局首先考虑采用节约用地的布局,以解决建筑物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2]。这需要建筑师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思考和深入分析,尽可能采用节约用地的布局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是在保证建设规模,在条件许可前提下尽量增加建筑的层数,减少建筑单体的数量,从而降低占地面积,这样不但可以使建筑和周边环境进行有机融合,还可以提升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使用水平。列举实例进行分析:在进行建筑布局规划时,若建筑选地是一块平地,为了减少土地的使用面积,可以采用建设高层建筑物的方式;还要根据实际环境的特点进行强化使用,如果该建筑选地周围有一块坡地,可以将地上停车场改为地下停车场,这样不但减少了工程建设量,还能对周边环境加以充分利用,从而体现了建筑规划中节约用地的观念[3]。
(二)在建筑平面设计环节中应用建筑节能理念
建筑的平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因为建筑平面布局紧凑、合理会更加节约土地,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当然建筑设计是一项综合考量、平衡各方面因素,也是最终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结果的过程,这需要设计师具有较高的综合驾驭各方面条件的能力,同时这也是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环节。在考虑建筑平面布局时,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非常多且复杂,要贯彻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平面功能布局至关重要。
与建筑平面布局直接相关的因素是气候、日照时间、季风特点等,建筑师必须从这方面入手,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平面解决方案。比如:建筑所在地区日照充足、夏季温度较高,就要设计合理的建筑朝向和楼间距,以避免过度的日照造成室内温度过高带来的能源消耗的增加;同样某地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建筑师在设计时就应在建筑西南朝向尽可能多地设置可开启外窗,以确保建筑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从而减少夏季因空调制冷带来的能源损耗,同时降低温室效应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在进行建筑平面设计时,隔音方面也是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方面,首先建筑要尽量远离噪声源,平面布局上不同功能需合理划分区域,动静分区明确,会产生噪音的部分应尽量远离需要安静的建筑功能。同时采用一些隔音性的建筑材料,降低声音的传播,从而还给人们一个绿色的、舒适的环境[4]。
(三)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景观设计是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方面之一,建筑景观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品质、给使用者以舒适的建筑环境,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周边的小气候,也是节能环保的重要措施。对此建筑师要结合建筑周边的实际情况,在建筑周边的各个关键点进行建筑景观规划,以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需求。列举实例分析:在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建筑师应尽可能预留出多的场地面积进行绿化设计、增加绿地面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植被特点以及投资状况进行植物品种的选择及布置,尽可能做到层次丰富、立体,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给植物带来的变化,科学、经济地选择及布置。从而构建出立体的、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5]。
另外在场区道路、广场以及硬质铺装方面,应尽可能考虑选用透水材料以减小地面径流、利于雨水的渗透,从而起到保护和恢复水资源的作用。
(四)强化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不可再生资源,在建筑工程中消耗掉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这样不但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降低我国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备量。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要强化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建筑师要充分考虑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列举实例:近些年,我国政府已经将多种造成水土流失及环境破坏的不可再生建筑材料列为禁用建筑材料,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应尽可能选择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以降低建筑对水泥、沙石的依赖,这样既可以有效地保护我国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也减少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同样还可以增加太阳能、风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为建筑提供能源补充甚至替代传统的能源,从而减少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这样才真正意义上从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做到绿色环保,也为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6]。
三、结语
综合上述结论可知,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保护环境等政策相契合的,这也是未来建筑设计主要的发展趋势。这需要从事建筑设计的设计师们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节能、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要具有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敏锐感知力,并且要具有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这样才能对传统建筑设计做出创新,并为以后的建筑设计事业指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从而切实促进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智盟.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分析及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27.
[2]洪小俊.分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0):21-22.
[3]刘利娜.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居舍,2018(19):94+127.
[4]宋艳娜.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技术[J].居业,2018(11):48-49.
[5]李东.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山西建筑,2017,43(28):25-26.
[6]吴彦.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4(18):20.
论文作者:刘方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设计理念论文; 环境论文; 布局论文; 建筑师论文; 标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