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罗成方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我院急诊所救治急性期12小时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我院急诊所救治的急性期12小时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抢救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急诊抢救总时间更短且抢救成功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发病1周后的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急诊护理的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积极意义,能提高抢救效果。

关键词:急诊护理;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心肌梗死发作后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而急诊护理工作的完善与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意义积极且重大[1]。本文分析了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我院急诊所救治急性期12小时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随机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我院急诊所救治急性期12小时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临床上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胸闷、胸痛 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症状。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研究组有男性25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是(58.7±4.5)岁。对照组有男性26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是(57.7±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上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的入选标准为①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②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③年龄大于18岁;④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晚期肿瘤、严重肺部疾病等);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我科室自2016年初响应国家卫生医疗改革,优化急诊流程,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研究组患者为2016年收治的患者,为我科室开展优化时期,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对照组为我院未开展优化护理时期,采用常规护理。优化急救护理具体如下:我们为此成立了急诊护理优化小组,进行相关的调查工作,发现既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期间常发生的状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为关键词检索文献用作参考,对优质的急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明确此类患者急诊护理的优化方向及内容,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改进计划[2]。本文所纳入患者在被送至入院后立即由急诊科医生进行救治,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急诊科护理,研究组则予,优化急诊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当患者被送至医院后,院中抢救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迅速的评估,马上实施急救护理。②急诊抢救室中的抢救人员,常规护理中为经验丰富的护理急救护理人员,经优化后,在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中又进行科室培训学习,筛选超过15课时,且各项评分优异的护理人员为专业人员。③常规护理中尽快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对患者的血氧,心电,血压等一系列生命体征进行检测等。优化急救护理对静脉通路的建立,药品的输入等严格规定限制时间,5分钟内,对患者采取平卧位休息并给予供氧保证患者身体器官的氧气需求。搭建多条静脉通路,能够让急救药物及时输入[3]。对患者的血氧,心电,血压等一系列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在10分钟内,完成对患者血液标本,心电图的采集;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予以硝酸甘油减轻胸部疼痛,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⑤在15分钟内,需完成心电图的检查报告。在30分钟内,先拿药后缴费,及时做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就会越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好。办理好住院相关手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在急诊室抢救期间,密切观测患者的各项心电指标,防止并发症。如有异常,马上联系主治医师。在进入急诊室40分钟左右,主治医师和护士,将患者送至心导管室,同时向患者家属交代患者病情,说明进行治疗的方法和护理患者的注意事项[4]。

做到在施救的过程中各项操作和人员调动反应快速、有序、有效;此外,调查还发现夜间是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白班护理人员的配置往往要强于夜晚,同时也造就了夜间参与急诊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工作相对密集且人员紧张的状况。因此,我们对夜班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对抢救时工作分工加以优化,梳理好救治与护理细节,最大程度减少因繁忙紧张出现的差错事件。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急诊抢救总时间并进行对比(抢救总时间:从患者入院时开始,到抢救结束后为止);比较两组抢救效果:患者在接受抢救后心肌梗死相关症状明显缓解,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及各项检查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改善,为救治成功;患者在接受抢救后心肌梗死相关症状、各项检查结果均无变化,甚至加重或死亡,为救治失败;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发病24h时以及发病1周后的B型脑钠肽(BNP)水平[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接受急诊救治所用时间对比

研究组急诊抢救总时间是(27.6±11.6)min,对照组急诊抢救总时间是(49.7±15.8)min,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急诊抢救总时间更短,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对比

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心肌梗死属临床危重疾病,中老年人群最易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动脉出现粥样硬化,通过其他原因导致冠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液中血小板在斑块的表面集聚,导致血栓的形成,进而使心肌严重缺血而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就是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之一,该病具有发病快,病情重等特点,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往往在几分钟之内病情就能达到高峰期。

通过对既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心肌梗死最佳的救治时间是在急诊接受抢救的时间,能在此阶段保障血管再通,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而优质、及时、有效且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则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抢救效果的关键[6]。本文通过对既往心肌梗死急性发展患者在急诊救治期间抢救与护理配合经验的分析,对此类患者的急诊护理工作进行优化,给予研究组患者更加高效且具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送至急诊,重视交接并进行准确评估,强化人员协作性并实施规范化的操作流程,确保在抢救过程中每一项操作都能够对抢救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急诊抢救总时间更短且抢救成功率更高,患者发病1周后的BNP水平更低。证明急诊护理的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云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17 - 18.

[2]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 - 11.

[3]李洁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 例的临床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115 - 116.

[4]范锦娣.急救护理路径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16-17.

[5]郭刚,吴先正,苏立杰. 急诊BNP和乳酸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76-79.

[6]于春玲,杜雪莲,赵艳红.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体会[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2(31):173-174.

论文作者:罗成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优化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论文_罗成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