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创新精神源流探析_温州论文

温州人创新精神源流探析_温州论文

温州人创新精神探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精神论文,温州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温州人敢为天下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区域经济发展 路子。事实上,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如金融浮动利率、股份合作经济、 农民进城等等,都是由温州人先吃第一口,先迈第一步,然后推向全国的。温州发展市 场经济所形成的许多先发优势,都是由温州人敢为天下先所取得的。因此,敢为人先, 敢为天下先,已成为温州人的首要精神。它体现了温州人一种大无畏的勇气和胆识,一 种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冒险精神,一种永不满足、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

概括地说,温州人敢为人先,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思想解放上,温州人敢为人先。许多传统观念、传统理论,别人不敢碰、不敢破, 温州人率先冲破,在思想领域中的大解放往往走在别人的前头,为改革开放政策在温州 的贯彻落实提供了较好的思想基础。如改革初期出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许 多地方还在观望时,由于温州农村早在1956年就有过全国第一个“包产到户”试验,虽 被扼杀,但此后仍在暗中进行的实际试验,不仅没有遇到阻力,相反,广大农民兴高采 烈,求之不得。因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推行实施任务。又如商品经济, 在改革初期,由于计划经济仍然统一天下,人们的观念一时还没有转变过来,视商品经 济为“洪水猛兽”,仍认为发展商品经济是“搞资本主义”。在对待市场问题上,更是 谈“市”色变。因为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始终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 一,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主要表现之一。这些观念在邓小平1992年南巡谈话之前仍占 据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根深蒂固。温州人在解放思想这个问题上, 从不迷信权威思想,反对陈腐观念,冲破僵化思想的束缚,敢于独立思考,勇于观念创 新,走在时代前列。可以说,每次思想大解放,温州人往往比其他地方在速度上更快一 些,涉及到的范围更广一些,触及到的领域更深一些。总之,解放思想,观念更新,温 州人往往是走在全国的前头,领先一步。

在体制改革上,温州人勇于创新。在改革、试验、建设的过程中,温州人创造了一系 列全国第一。除上面已列举到的三个第一外,其他的如第一份(批)发放的个体工商户执 照、第一个专业性小商品批发市场(即桥头钮扣市场)、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及其规范 性的行政规章、第一个开辟的经营包机航线(王均瑶的天龙包机公司)、第一个集资建造 的飞机场、第一条中外合资建设的金融地方铁路等等。据有人统计,共有20来项全国第 一。所有这些都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在体制改革上取得的创新成果,必将被载入中国 的改革史册。

在发展市场上,温州人勇于争先。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是几千年来从未干过 的事,是一个新事物,需要一批不怕冒险、敢为天下先、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探索、不 断创新的闯将。有着经商传统的温州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成为开路先锋和闯将,不仅在 温州本地建市场,办市场,而且跑到全国各地办市场,闯市场,甚至于把市场直接拓展 到国外。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只要有温州人,就可开辟出新 市场,总而言之,温州人具有敢为人先、特别能开拓市场的闯劲和精神。正是具有这种 勇于争先的开拓精神,不管在哪种环境和形势下,只要有市场和生意,温州人都敢于去 开拓。商家必争之地如大上海、首都北京等,竞争愈为激烈的市场,温州人愈是不甘示 弱,敢于争先,敢于抢摊;偏远地区如西部边疆的西藏、新疆等省份,尽管生存环境和 居住条件远不如江南一带,但温州人不顾这些,也敢去闯市场。如今西部大开发,温州 人也是当仁不让。西部省份也时有向温州人招手抛绣球,吸引温州人去开发新市场、新 项目、新产品。今天的温州人成为最可爱、最受欢迎的人。国外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 温州人也敢于去闯,并且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份额;落后的亚非国家拉国家,温州人也不 放过,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努力去开拓市场。东南亚金融危机后,许多温州人早早地 到这些国家考察,发现了新市场,引起了温州商人纷纷去抢占这些国家的小商品市场。 南联盟战争还没有结束,温州人早已盯上了那里重建家园的契机,战争刚一结束,已有 温州人奋然前行。总之,温州人勇于开拓,善于开拓,敢于争先。

在发展道路上,温州人敢闯敢试。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 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 、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他反复告诫全党和人民要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 得的伟大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坚持走自己的路,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 展道路。

在温州这样的地方,如何坚持走自己的路,怎样才能成功走出一条适合温州实际的发 展路子?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温州如何具体化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是否 从实际出发,可以不可以有“一制多式”的问题。在不同国家可以有不同的模式,在同 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可不可以有不同的具体发展模式?这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在不同地区允不允许走多样化发展的问题。苏南有苏南的特殊情况,走苏南自己 的路子;深圳有深圳的实际情况,走深圳自己的路子;温州也只能根据本地的特点,走 温州自己的路子。温州的成功首先归功于温州人民群众的敢闯敢试。作为温州市委、市 政府以及上级领导则是充分尊重温州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仅做到想坚持、敢坚持,而且做到会坚持、能坚持。这是温州之所以能成功走出发 展路子的重要保证。并由此形成了政府“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发发展、自强不息” 的“四自”改革精神。

总之,敢走天下路,敢为天下先,勇于创新,勇于开拓,是温州人的灵魂,也是温州 模式发展的真谛。正是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使温州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抓住了一个个机遇,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特色优势和发展的先发优势。

然而,为什么温州人能具有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呢?

首先,是作为时代灵魂的邓小平理论激发了温州人身上特有的区域文化基因的活力。

温州的区域文化中有提倡功利、重商、富民的传统。早在宋代,逐步形成了一种有别 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区域文化——“永嘉学派”。它反对“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 儒家观点,主张经世致用,提出“义利并重”,强调“工商皆本”,呼吁朝廷给商人以 政治和社会地位。这是对当时温州商品经济普遍发展与繁荣而产生的自发性市民意识的 自觉的理性加工和提炼,反过来又促进和引导这种市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历史 上温州市民意识的区域文化基因。永嘉学派的思想经过温州宋代书院弟子的广泛传播, 代代延续,后被19世纪末的陈虬、宋平子、陈介石即史称的“东瓯三先生”所继承和发 扬光大。陈虬提出“齐商力、捷商径、固商人、明商法”;宋平子则提出“减税振商, 集股振工,薄赋振农”的“三业论”,呼吁开办“三业学校,造三业人才。”自“永嘉 四灵”和“永嘉学派”开始,温州人养成了这样一种精神传统和秉性:反对脱离实际的 繁琐议论,反对陈腐落后的观念,不迷信权威思想,不讲究来历依据,不袭用前人做法 而勇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勇于追求功利。永嘉学派的产生,标志着历史上温州 特有的区域文化的形成,经过历代的演变发展,积淀下来成为今天温州人的区域文化基 因。深受这种区域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影响的温州人形成了重实际、讲实利、求实效的 思维方式,形成了勇于思考、敢于进取、敢于创新、敢于冒险、敢于竞争的思想意识。 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在“左”的思潮盛行的年代,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得不 到充分的发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倡导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不要提倡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等,这为爱独立思考 的温州人提供了在思想解放思想上敢为人先的前提条件;邓小平提出的“白猫黑猫论” 、“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是硬道理”等等,通俗易懂富有深刻 含义的理论观点,经过广泛宣传,深入人心,为勇于独立思考的温州人提供了解放思想 的理论武器和方法论,极大地催发了温州人务实创新的精神,使温州人一直受抑制的注 重事功、讲求实利的义利观迅速得以恢复和发展,成为人们追求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 邓小平一再鼓励“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 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 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他呼吁“干革命、搞建设,都要 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他反复强调“不搞争论”,“拿事实 说话”等,诸如此类为改革开放鼓劲呐喊的精彩论述,为向来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温 州人鼓起了敢走天下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和创业激情。可以说,邓小平每次重要 讲话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重大会议,都引起温州人的极大关注,并都增强了温州人 敢闯敢试的信心。归结起来说,温州特有的区域文化,在作为时代灵魂的邓小平理论的 催发下,两者相互碰撞和融合,使温州人原本潜在的长期以来受抑制的敢为人先的精神 重新激发出来,成为温州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和开创大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其次,是温州人,作为温州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体在与温州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激烈 冲突并努力解决的精神产物。

如前所述,温州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创造的许多全国第一,大多属于体制改革方面的试 验和创新。例如,第一批发放的个体工商户执照,体现的是当时温州所有制结构改革的 问题。温州历来有个体工商业户经营的传统。但在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年代里被取 消了。可见,无证商贩和个体手工业户仍不断出现,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了又长 。至1980年,据不完全统计,市区个体工商户达6852人,其中一贯从事个体工商业活动 的4348人,主要从业人员是社会闲散劳动力,退、离职职工,待业青年,支边、支农倒 流人员,劳教、劳改释放人员等,也包括一部分在职的职工。按照当时的所有制要求只 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且只能采取国营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形式,个体私营经济当然 是没有地位的,因此不可能领到工商业户的执照。但这些个体工商业户的存在和发展, 在解决城乡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方便群众生活,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商品生产等方 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从农村逐步转向城市,新的个体工商业户大量地 涌现。如何看待和处理个体工商业户就成为当时温州的棘手问题。为了顺应发展趋势, 1980年8月,温州市在调查摸底和试点的基础上,制订了个体工商业户申请登记的政策 和规定,着手进行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与调整。至该年底,市区1844户个体工商业户经过 申请登记,领到了“执照”和“证件”。从此,温州个体工商业户的地位得到了确立。 至1998年,温州市共有个体工商业户24.3万户。

再来看,由家庭工业发展起来的股份合作企业。至1984年,温州市已有家庭副业户13 万多户,成为当时温州农村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家庭企业内涵不 断扩大,资金有了进一步的积累,追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成为家庭 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而狭小的家庭工业个体户的外壳已是愈益不能继续吸纳 新的资本积累,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于是,急于突破家庭工业的外壳,寻找 新的出路。同时,随着当时全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商品经济有了进一 步的发展,市场态势和竞争引起了新的变化,使单家独户带有小生产传统色彩的个体经 济,日益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脆弱性,形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这样,家庭工业 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大量雇工,发展为私营经营;一种是几家几户集资投股,进行 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实行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发展为股份合作企业。在中国农村, 个人作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体的积极性,与作为生产关系具体表现形式的所有制的优越 性能否统一,如何统一,具有特殊的决定性意义。“一大二公”可以容纳巨大的生产力 ,但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却扼杀和压制了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完全实行家庭 个体户的形式,虽然个体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始终停滞在小生产的规模,不 利于大生产的形成与发展;而股份合作企业,既吸取了两者的优点,又克服了两者的缺 点,利益直接,产权明晰,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捆在一起,三者联户又联心,形成 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促进了生产力的新发展。从当时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来 讲,这种股份合作制由于挂着“合作”这个名称比之于私营经济,让人感到有“集体” 的性质和色彩,易使人普遍接受。同时,这土生土长的股份合作企业,自呱呱堕地起, 既没有管吃管穿的“慈母”,也没有颐指气使的“婆婆”,即不像国营企业那样有那么 多的行政干预,企业唯市场马首是瞻。也就是说,像家庭工业一样,直接面向市场,在 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行生产要素的合理化组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据1988年温州市有关 部门对3万多家股份合作制企业、集体企业和家庭工业抽样调查,股份合作制企业各项 经济效益的指标,比集体和家庭工业高出30%至1倍。股份合作企业,在当时被称为“非 驴非马”,因为在马克思的经典本本中,只有股份制或合作制,而不曾见股份合作制的 论述。就连当时来温的世界银行专家在与我国专家研讨时也说,股份合作企业确实带有 中国的特殊性,用国际的经验很难给人们满意的回答。邓小平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 什么形式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 快地恢复发展,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 法的使它合法起来。”温州人从实际出发,凭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和精神,创造出股份合 作这种崭新的企业组织形态,确实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再次,是市场经济本质精神的内在要求和集中体现。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敢为人先的精神实际上表现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的 创新精神。市场经济的本质精神就是要求敢为人先,不断地进行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 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创新、市场开拓与创新、理念创新等。具体而言,企业 组织制度创新,可以实现企业的新发展和新飞跃;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和经济效益;生产技术创新,可以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推动企 业乃至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产品开发创新,可以激发出新的市场需求,实现产品的 更新换代,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新需要的产生;市场开拓与创新,可以引起交易 方式、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所有这些创新都是由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所 决定的。追求获利最大化是一切市场主体的根本目标,也是市场主体一切经营活动的内 在动力。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外在压力。处在市 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在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交错作用下,造就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由于温州较早地发展市场经济,因而温州人闯市场较早,往往是领先一步,形成了发 展市场经济的许多先发优势。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敢为人先,主要是受利 益原则的内在驱动,那么,在改革开放后期,温州人敢为人先,更多的则是受竞争原则 的外在压力的推动。

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计划经济是被逐步打破和缩小的,而市场经济则是逐步发 展和扩大的。在这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更需要做前人未曾做过的新事业 ,走前人未曾走过的创新之路。从某种程度上说,敢为天下先,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在 改革攻坚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概括起来说,敢为人先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法则,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精神。从这一点 来看,温州人精神在实质上也就是市场经济本质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具有普遍性和 共同性。这也是温州人精神具有共同价值观意义,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  ;  ;  ;  ;  

温州人创新精神源流探析_温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